金融海啸声中 缅怀蒋硕杰院士

吴惠林(中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font print 人气: 136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10月23日讯】在全球的经济学界,能占一席之地的华人经济学家并不多见,蒋硕杰先生却毫无疑问的,是其中出类拔萃的一位。他的文章多次出现在国际第一流的专业杂志上,成为无数后学者必读的经典之作,也曾被提名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候选人之一,因此,更加强我们想了解他的期盼……(引言)

又到每年诺贝尔奖揭晓的10月,今年(2008)此时的全球却被金融海啸侵袭着,同时也引发对诺贝尔经济学奖历年来多所表彰的“自由市场理论”之质疑,因为自由市场理论被有些人认为是这波经济风暴的罪魁祸首。就我看来,这是因果颠倒的指责,甚至有诬蔑之嫌呢!

信用败坏、人心沈沦是祸源

简单的说,包括这次的金融风暴,源头都是“信用败坏、人心沈沦”,将金融或货币的本质扭曲、毁坏,于是原本作为“信用工具”或“交易媒介”的金融或货币,回过头来酿成巨祸,使市场机能受到严重的创伤,甚至于无法运作。由所谓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人们在“杠杆原理”的催眠下大肆进行金钱游戏,大演“五鬼搬运”戏码,造成偌大金融泡沫,于是“真实经济”和“虚拟经济”严重不对称。现在全球金融衍生工具总市值估算超过681万亿美元,实际上全球的GDP还不到60万亿美元,所以虚拟经济可以无限放大很多机构的资产,这个资产反过来又可以扩张他的信贷,这样一个过程非常危险。比如说杠杆投资,它可以放大到二十倍到三十倍。三十倍如果下降到3%的话,其整个本金投资就会消失掉。

在次贷危机爆发前,雷曼兄弟持有大量的次级债金融产品(包括MBS和CDO),以及其他较低等级的住房抵押贷款金融产品。其有可能减值的“问题资产”为71亿美元,大大超过了它的缓冲资本32亿美元,两者的比率高达2:1,于是当房屋滞售、价格跌落、信贷紧缩时,这个有着158年悠久历史的投资银行,最后不得不宣布破产。

所以,可说一切的一切,其实都是“货币过多”和对“货币角色”误解惹的祸。说到这,我不禁怀念1993年10月23日去世的蒋硕杰院士,也为他生前未能获颁诺贝尔经济学奖而叫屈。因为他毕生就是在捍卫“货币的本质”,紧守“货币为交易媒介”,要各国央行严控货币数量。终其一生,蒋先生始终坚持货币是“流量”而非“存量”的基本观念。

货币是“交易媒介”

货币流量之说就如同视货币为人体的血液,流动不已,让经济体系动态地顺利运作,而经济体系的运作当然是无数的“个人”之交互关系、或交易行为的持续不断进行。说得白话些,货币是当“交易媒介”之用的,应采用“狭义货币”定义。蒋先生这么说:“……我所以坚持要用狭义的‘货币数量’的定义,其理由是在通货膨胀威胁之下,货币只可能被用作‘交易的媒介’或‘支付的工具’,不会再被广泛的用作‘价值的储藏工具’了。同时也只有狭义的‘货币’才能用作‘支付工具’,其他附有利息的储蓄性存款,虽然可以用作‘价值储藏工具’,却不能用作‘支付工具’,而必须转换为‘货币’才能用以购买或支付,与其他‘票据’等并无二致。所以我一向主张不可将储蓄性存款与狭义的货币合并在一起而统称之为广义的货币M2。”

流量概念或狭义货币,就是只承认货币作为“交易媒介”功能,货币是需以生产或服务行为的价值作后盾,本身并无价值,蒋先生又说:“在通用货币为交易媒介而不准私人自制货币的国家,一般人民及厂商要想得到一些货币以供行使之用,必须先从事一种生产或服务行为以赚得相当价值之货币。其所赚得之货币,即是他对国民生产的贡献之指标。他们以如此赚得的货币来购买一切商品,就是享受他们自己的生产行为应得的成果。”

可惜的是,蒋先生的理念并非主流,于是让货币的面目模糊,各种金融商品大肆炒作让膨胀不已的虚拟经济形成金融泡沫、不断荼毒人类。让人难过的是,由政府纾困、救市频频循环出现,可知人类还是没从历史得到教训,依然误解货币、滥用货币、滥发货币。如此,金融风暴怎会止息?在叹息声中我不禁更怀念起蒋先生来了!

蒋先生是一位终其一生执著一贯理念,且能不计毁誉的学者,我们当然对其心路历程深感兴趣,更想知道他为何得以参透并揭穿流行的凯因斯理论之谬误。尤其,在全球的经济学界,能占一席之地的华人经济学家并不多见,蒋硕杰先生却毫无疑问的,是其中出类拔萃的一位。他的文章多次出现在国际第一流的专业杂志上,成为无数后学者必读的经典之作,也曾被提名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候选人之一,因此,更加强我们想了解他的期盼。底下就先由蒋硕杰的生平谈起,再谈他给我们的启示。


蒋硕杰(左)欢迎来台湾演讲的诺贝尔经济学家密尔顿.弗利曼(Milton Friedman)夫妇(右)。

蒋硕杰生平

蒋硕杰于一九一八年六月二十七日在上海出生,祖籍湖北省应城县,幼年在中国接受小、中学教育;一九三三年留学东京,阴错阳差的进入庆应大学经济学系就读。中日战争爆发后返回中国,一九三八年转赴英国伦敦政经学院,次年发生欧战,伦敦政经学院迁至剑桥,借剑桥大学园地开课,蒋硕杰也因而得以兼听到剑桥教授的课。一九四一年得到伦敦政经学院“科学学士”,一九四五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并以该年度最佳博士论文获得该校之“赫其森银牌奖”(Hutchison Silver Medal)。一九七五年再凭其历年发表之著作,荣获“科学博士”(D. Sc.)学位,一九八五年更获选为伦敦政经学院之“荣誉院士”(Honorary Fellow of L.S.E.)。

一九四五年学成回国后,恰逢抗日战争结束,被张公权先生延揽至东北行营经济委员会任调查研究处处长。不久因东北局势逆转,乃离沈阳赴北平,承胡适先生延聘至北大任教,并先后在燕京大学、南开大学兼课。直至北平撤守,乃于一九四八年辗转至台湾大学担任教席。次年应聘就职于国际货币基金(IMF),一九五四年应中华民国政府邀请,由国际货币基金借调来台数月,任行政院经济顾问。也就在那时,受知于尹仲容先生,才对台湾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而在一九五八年膺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一九六○年离开国际货币基金,赴罗彻斯特(Rochester)大学任教,一九六九年再转至康乃尔大学,直至一九八五年退休;一九八一~九○年担任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院长,一九九○年至一九九三年为该院董事长,一九九三年十月病逝于美国。在美国任教期间,蒋硕杰时常利用假期来台,以备政府财经当局咨询,同时也多次邀请国际知名经济学家来台讲学,而且协助台大设立经济学博士班,对培育人才卓有贡献。

蒋硕杰在伦敦政经学院求学时,受到三位老师的影响最大,一为罗宾斯爵士(Lord Robbins),奠定其正确的经济学基本观念;二为罗伯森(D.H. Robertson),虽然蒋硕杰是在写完博士论文后才听到他的课,但由罗伯森的书得到很大的启示,也促使蒋硕杰坚信货币理论的流量(flow)分析法优于存量(stock)分析,而也由于罗伯森的影响,蒋硕杰全力转向货币方面的研究,我们由蒋硕杰声称自己属于罗伯森学派,就可得知罗伯森应是影响他最深的了,而蒋硕杰之所以不遗余力的批判凯因斯理论,也是相信罗伯森理论的缘故;第三位对蒋硕杰有所启发的是高举自由火炬的海耶克(F. A. Hayek, 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他是蒋硕杰的博士论文指导教授。

了解并揭穿凯因斯理论的缪误

在伦敦政经学院搬至剑桥上课的那段期间,蒋硕杰参与剑桥大学老师的课,因而对于凯因斯学说有直接而充分的了解。凯因斯的那本钜着《一般理论》,是蒋硕杰在一九四○年大二暑假到威尔斯逃避轰炸时看的。在看完该书时,对书中的新颖看法极有兴趣,也仰慕凯因斯,再加上在剑桥听了许多关于凯因斯理论的课,有一度对海耶克的主张怀疑。但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反而认为凯因斯理论大有问题,于是成为日后抨击凯因斯理论的根源。

蒋硕杰在当研究生时,就表现得极为出色,在完成博士论文前,就已在有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三篇论文。第一篇是批评凯因斯关于人口成长和经济成长的论文;第二篇讨论股票投机与所得水准的关系,是批评凯因斯学派健将卡尔多 (N. Kaldor)见解的;第三篇则指出庇古(A.C. Pigou)《就业与均衡》一书中的一项错误,并提出改正方法。他的博士论文题目是“景气循环和边际利润的波动”,是海耶克向他建议的。终其一生,蒋硕杰以英文写作并发表于著名学术刊物的论文计四十余篇,主要的贡献在货币理论和国际金融方面。


1984年蒋硕杰演讲“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

蒋硕杰对世人的启示

对于经济学家们的意见纷歧,蒋硕杰打比喻说:“同样看天上的一朵白云,有人会说像骆驼,有人却说像罗汉,有人说像棉花”,他因而认为经济学家们的意见分歧不足为怪。他又认为,经济学不能脱离现实社会,经济学家最起码应有物理学家的精神。而且,理论要与事实相契合,不能像有些数理经济学家一样,将经济学当作一门和几何学差不多的学问,从几个定义的基本原则出发,来推演出一些命题来。蒋硕杰不能苟同他们只问这些命题是否合乎逻辑,不问其是否合乎事实的态度。

蒋硕杰认为经济学家如果能够提出正确的主张,对社会的贡献是不能忽视的,因为人民的福利大多与经济有关,正确的经济政策对人民的生活,影响太大了。其实,他自己的行事就是很好的印证。

至于如何开始研习经济学较恰当,蒋硕杰以他为例,强调学经济学和其他科学一样,首要训练独立思考的能力,逻辑和数学是两样必备的工具。他之所以在当学生的时代,就胆敢批评凯因斯、卡尔多、庇古这些当红的学者,就是拜在庆应大学时学了些基本逻辑之赐。他对华人学生不敢正面跟老师们冲突一事,很不以为然。蒋硕杰虽也认为数学是了解经济学的重要工具,但特别提醒,切忌本末倒置地反以数学为主,以致脱离现实,使经济模型失去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就得不偿失了。

蒋硕杰木讷寡言,不善言词,每说一句话和每写一个字都再三斟酌。写学术文章固然如此,就是写一篇时论,也是修修改改,精益求精,不到满意程度不轻易送出门,因此产量不多,但每一次出击却都引起大震撼。已故的张兹闿先生形容蒋硕杰是“君子和而不同”,亦即,秉性是温和的,但不轻易苟同别人的看法,就连对深交的刘大中先生之某些论点,也殊不以为然。此种追求真理和严谨的做学问精神,与一般的世界级大师殊无二致。就是在退休之后,也仍本此精神孜孜矻矻作研究,蒋先生虽已于一九九三年十月二十三日离开尘世,但他坚持自由经济理念的精神却永不消褪,并已显现出路遥知马力的事实呢!此种典范足资后学者遵循!◇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乍看这个题目,大家或许都会满腹狐疑,因为现代人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育乐,柴米油盐酱醋茶,有哪一样不是用“钱”买来的?而钱更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礼物,不去“赚”行吗?
  • 对于“开放陆客”这道开胃菜来说,残酷的现实是:来台观光的陆客人数严重缩水,对于台湾相关业者无实质帮助,投下钜资准备的业者只能盼望镜花水月般的“马政府政策的充分兑现”陆客很快会蜂拥来台”。等不到陆客,竟然连日本旅客也萎缩,简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两面落空也就罢了,台湾政府人员所表现出的卑躬屈膝,大损尊严的模样,更令人感慨万千!而包机通航又提供台湾人民更方便到中国观光消费,一来一往,大消小增的结果,对台湾经济不是大失血吗?
  • 日前新闻报导,中共国家主席胡锦涛公开说出希望听到好消息,于是中国奥运选手代表队的压力,越来越沉重,不仅要求选手在最后关头,超时训练,甚至连短跑好手刘翔都被警告如果没有夺金,过去的纪录,全部一笔勾销。
  • 美国总统布希决定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开幕典礼,受到国内外诸多批评,对于他等于认同中共戕害人权表示遗憾。或许为了消弭批评,布希在行前接见了部分中国民运人士,在前往北京途中也呼吁中国开放言论自由。
  • 德阳市广汉中学的教师刘绍坤,因为在网路上刊登五月四川大地震震垮的学校建物照片,被送往劳改营一年。……其实,早在六月十日,中国天网人权事务中心负责人黄琦,就因为对死亡学生的家长提供帮助,被成都公安人员以“非法持有国家机密”的罪名拘留,在七月十九日正式遭到逮捕。
  • 对经济成长的影响,不能将出口和进口分开来看,应该两者合起来,亦即以整体“贸易”来看。此外,有的学者认为“大陆型或内需型的经济体,贸易入超就是好事”,反之,“海岛型或外需型的经济体,贸易出超是好事”,也是一种不正确说法
  • 葬礼时由老张儿子的致词中揭晓老张这么快去世的谜底,原来他从头到尾没有接受治疗。老张还特地录制一卷录影带在其丧礼中播映,他在影带中说癌症细胞是最健康、最有活力的,癌症细胞的分裂永远不会停止,于是将人体中其他正常细胞的养份吸得一干二净。
  • 马政府上台已经一百天了,在这期间可说天灾人祸不断降临台湾,百物齐涨,唯独薪水没涨早已成为人民的口头禅,而股市的积弱不振更反映人民“信心”的低落。在这期间,马政府也推出不少财经政策,以结果看,成效似乎不彰,除了“开花结果需一段时日”,必须有耐心等待之外,是否有值得检讨的呢?
  • 人爱钱、追求钱、不知钱为何物,于是“钱太多反过来危害人,具体的表现就是股市、房市的泡沫化,以及通货膨胀的山雨欲来。虽然这些已成各国、尤其是新兴国家的共同现象,但最严重的则非中国莫属。
  • 台湾行政院经建会发布7月份台湾景气指标,景气对策信号亮出“蓝灯”,正式宣告台湾经济陷入不景气的衰退局面。就在诸多国人茫然之际,我的耳边却响起“只有不努力,没有不景气”的声音,这句话是天仁茗茶老板多年前在电视上说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