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相声史《巨变》

1949年~1956年
汉霖民俗说唱艺术团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共党执政︰
1949年,大陆上共党执政后,中国的相声艺人全都经历了一个不得不“重新学习与改造”的历程;所有演出的内容,都必须要通过严谨的思想检查、教育、改良,要达成能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要求;以避免演员说着“未经整理”的传统相声,或是提及羡慕富贵权势、贬损“劳动人民”的内容。

当时,社会舆论不断批评相声“低级、庸俗”,不能为“社会主义”服务,各种口诛笔伐声浪不断,几乎面临着相声艺术能否生存下去的危机。因此,摆脱危机、推陈出新,是当时相声的唯一出路。

*成立改进小组︰
面对上述情况,相声演员的情绪低落,对自己的艺术失去了信心,有人甚至改行。也有一部分演员认识了事态变化,参加了1949年8 月11日开办的第一期“北京市戏曲演员讲习班”。通过“学习”,那些参加的相声演员有了以相声为“社会服务”的信心。

为了彻底改变相声被“新时代”冷落的状况,他们从1949年冬季开始酝酿把相声演员组织起来,成立“改进”相声的团体。

*老舍改写引路︰
于世德﹙著名相声艺人﹚在《我的半辈子》一文中,描写了相声演员拜访刚刚由美国回到北京的老舍先生,希望老舍能出主意帮他们改变相声的现状︰

“一九四九年底,侯一尘打听到老舍先生已自美国归来,下榻北京饭店。第二天,侯宝林、侯一尘、刘德智、罗荣寿、于世德等往访。当谈到大家思想消极时,老舍对刘德智说︰ ‘你说了好几十年相声,怎么会带头胡思乱想起来了?我就不信,相声一点前途没有啦?我同意宝林他们几位的意见,大伙抱成一个团儿,都出主意——改嘛!’

接着又说︰ ‘早些时候有段相声说︰这个庙、那个庙的叫什么来着?’侯等回答︰‘《地理图》’老舍说︰‘对。还有《报菜名》……’一连气提了十几段相声。…在历数了这些传统曲目之后说︰‘依我看,这些东西把骂大街、贫嘴废话去掉,加上些新内容、新知识,既有教育意义,还有笑料,大家照样受欢迎。’”

“最后他自告奋勇的说︰‘大家回去,把这些本子找来,我给改改,先蹚蹚道儿,改出几段大家先演着,不过大家都得动手才行哪!’拜访共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第二天《人民日报》发表了《相声艺人访老舍》的消息。老舍在两个月内改出了《贾博士》、《维生素》、《两条路线》三段相声。从此之后,老舍就成了这些相声演员的引路人。

*掀起“改进”高潮︰
之后,其他几位爱好相声的语言、文艺工作者也加入了改造相声的行列,在众多的相声演员和文艺工作者的积极配合下,掀起了改进相声的高潮。接着,有十一位相声演员作为发起人﹙孙玉奎、刘德智、侯宝林、侯一尘、高德亮、罗荣寿、高凤山、佟大方、全常保、常宝霆、于世德﹚,拟出了以下四大步骤︰
一、成立“相声改进小组”,把全体相声艺人团结在一起,从事改进工作。
二、成立“相声大会”, 一面改进、一面实习,所有收入,做为演员生活费。
三、成立“识字班”,消灭文盲,并进行时事教育。
四、使个人的文化、政治水平逐渐提高,随之而彻底改造相声,以达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的目的。

他们的计划得到全体相声演员的支持,经过签名以后,又经“北京市曲艺公会”协助,“相声改进小组”便于1950年1月19日在前门箭楼宣布正式成立。

*“相声改进小组”︰
“相声改进小组”的活动主要是在组织演员学习、改进旧相声和创作新相声以及演出、出版等方面。

*1.“学习”﹙教育艺人﹚工作︰
1949年8月到11月,北京市成立戏曲讲习班,前后举办两期,在北京的大部分相声艺人都参加了。1950年也为此成立了北京市业余艺术学校,“相声改进小组”的领导人如侯宝林、孙玉奎、罗荣寿、全常保、常宝霆等都参与学习。

当时的《相声改进小组工作总结》表示︰“从1950年3月起,小组每天上午组织学习一小时,包括政治、识字、名词解释、时事解说等内容,并由小组发给每人认字课本一本、笔记本一本、金星钢笔一只。”

“相声改进小组组织的‘相声大会’两次赴天津演出,把儿童演员留在北京,成立短期讲习班。教相声的教师有数人,并且另教京剧与口技。通过这样团体性、组织性的学习,小组成员普遍“觉悟”到︰‘侮辱穷人和轻视劳动人民是最大的错误,今后应把讽刺对象转为帝﹙帝国主义﹚、封﹙封建主义﹚、官﹙官僚主义﹚,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待续﹚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坎坷起步︰
    张杰尧﹙1893—1971年﹚,艺名“张傻子”,汉军旗人,祖籍浙江嘉兴,世代作官,后渐衰落。因此从他父亲张武林起,成了变“戏法”、说“评书”的艺人。
  • *出身及特色︰
    马三立,回族,1914年生于北京,祖籍甘肃永昌县,出生于曲艺世家;祖父马诚方是著名的“评书”艺人,擅说《水浒》,名噪一时;父亲马德禄是“相声八德”之一,又是相声前辈艺人恩续的宠徒和门婿;母亲恩萃卿曾壆唱“京韵大鼓”;兄马桂元师承李德锡,以擅演“文哏”段子著称。
  • 常宝堃﹙1922—1951﹚,满族正白旗人,原籍北京,出生于张家口。父亲常连安,艺名“小鑫奎”,原在富连城科班学戏,后来与吴铁庵一起研究戏法,以变戏法谋生。常宝堃六岁开始随父“撂地”卖艺,表演戏法的“说口”。童声清亮、口齿伶俐,抓哏取笑、机敏聪慧,颇受观众的喜爱。张家口盛产磨菇,人们亲昵的给他取个绰号,叫做“小磨菇”。
  • 侯宝林﹙1917—1993﹚,满族,四岁时被舅舅张金斌从外地送到北京地安门外侯家。养父在涛贝勒府当厨师,家境清贫。从懂事起,就饱尝了都市贫民生活的艰辛。抱着碗领施舍粥,捡煤核,卖冰核,卖报,打执事,什么杂活都干过,最后沦落成小要饭的,经常忍饥捱饿。他只免费念过三个月的小学,不到一百天。
  • 在侯宝林漫长的六十年艺术生涯后,他因病在1993年去世,临终前说了这样一段《最后的话》︰“我侯宝林说了一辈子相声,研究了一辈子相声,我的最大愿望是把最好的艺术献给观众。观众是我的恩人、衣食父母,是我的老师。我总觉着再说几十年相声也报答不了养我爱我帮我的观众。现在我难以了却这个心愿了。我衷心希望我所酷爱、视为生命的相声发扬光大,希望有更多的侯宝林献给人民更多的欢乐。我一生都是把欢笑带给观众,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永别观众,我也会面带微笑而去。祝愿大家万事如意,生财有道。”
  • *“单口”大王︰
    刘宝瑞﹙1915—1968﹚,北京人,自幼家境贫寒,曾向崇寿峰学艺,十三岁拜张寿臣为师,学说相声。十四岁赴天津,与马三立、赵佩茹、李洁尘等人在南市“联兴茶社”相声大会演出,并在广播电台播音,开始崭露头角。1940年从济南回北京,声誉鹊起。后去南京、上海等地演出,被誉为“单口大王”。到了四十年代末,他赴香港演出,首先把相声艺术介绍给港、澳观众。
  • *讽刺艺术︰
    相声具有优秀的艺术传统。处于成长期的相声更以“讽刺”为突出特色。相声的“讽刺艺术”并非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和文学艺术的根源。
    从“谈笑讽谏”的古代“俳优”,到“直言敢谏”、“实不让当时言官”的唐朝“参军戏”,宋朝的“滑稽戏”,到“滑稽幽默”、干预生活为特色的历代笑话,“讽刺”的传统是一脉相承。到了相声艺术,可以说是集其大成!
  • “九一八事变”之后,著名相声艺人张寿臣曾经编演这样一段“垫话”︰“小日本想灭亡中国,那是痴心妄想!中国人同仇敌忾、团结御侮,谁想亡中国也亡不了。您只管放心,历史上记载得明明白白;元朝来亡中国,没几百年,连蒙古也送来啦!清朝来亡中国,没几百年,连吉林、黑龙江西半边都送过来啦!日本不是也要亡中国吗?好吧!待不多少年连蓬莱三岛也得送给中国。亡?亡什么?全日本国的人都到中国来,还不够站岗的哪!”
  • 成长期的相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由发祥地—北京,向外地普及的过程。在北京,相声艺人队伍逐渐扩大,竞争日益激烈,促进了相声艺术的成长。尤其是相声登上广播电台以后,拓宽了观众面,提高了相声演员的知名度,社会影响也愈来愈大。
  • 1947年一月中旬,当时著名的民俗学家金受申在《北平日报》连载题为《相声》的文章,具体描述了那时相声在社会上发展的现状,指出了相声存在的问题。这篇文章发表到今天,已经超过一甲子,然而,文中提到的一些问题,与相声界的一些流弊,仍然可作为当时的见证与目前的参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