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典故: 道路以目

心音
font print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 ,

“道路以目”出自《国语‧召公谏厉王止谤》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话说周朝传到第十位的暴君周厉王(姬胡),他把山川林泽全部收为己有,使人民断了生计,又加重税负致民不聊生,人民都在骂他,甚至引起骚乱。

大臣召公就力劝:“人民已经无法忍受大王的政命了!”厉王听了生气万分,就更加严厉统治,派宠信卫巫监视人民,发现批评朝政及厉王者杀头,城内郊外遍布尸体,整个国家变得非常恐怖,人人自危。

大家都怕被密告杀害,因此百姓都不敢再骂厉王,甚至在道路上也不敢随便说话,只敢以眼睛表达意思,这就是“道路以目”的历史典故。

于是,召公再劝:“杀人虽能堵住民口,但此后虽然没人敢再批评朝政及大王,却堵不住民心怨气啊。”

果真三年后,人民造反攻入王宫,厉王仓促逃命到彘,太子(姬靖)只好避难召公府,却被愤怒的群众团团围住,召公不得已逼儿子穿上太子衣服,硬推假太子到府外被打死,才平息了这场暴动。

召公含悲隐藏真相与大臣们共商收拾国家残局,最后由召公与诸侯一起执政来治理国家,历史称这暂无国君的时期为“共和时期”。

十四年后厉王死,太子才敢公开身份即位为周宣王,政治清明故历史称为“宣王中兴”,无愧召公儿子的牺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春秋初年, 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 令齐国日渐强大。

  • 楚国想称霸中原,晋国的公子重耳回到晋国,就是晋文公。 在晋文公的整顿下,晋国开始强大起来。

  • 唐朝刘肃《大唐新语.公直》上载︰“公卿大臣初拜命者,例许献食,号为烧尾。”书中所记载“烧尾”的意思,是说唐朝大臣初拜官时,为了表示感恩,就向皇帝进奉食品。又唐朝封演《封氏闻见记.烧尾》中有:“士子初登荣进及迁除,朋僚慰贺,必盛置酒馔音乐,以展欢宴,谓之烧尾。”这里“烧尾”的意思是指士子登第或官吏升迁的庆贺宴席。那么,为什么庆祝升官要称为“烧尾”呢?
  • “人浮于食”出自《礼记‧坊记》,现代人常说“人浮于事”,但意思却有所不同。
  • 顾恺之是东晋著名的画家。他性情幽默,喜欢开玩笑。由于他博学多才,所以开玩笑时经常能说出一些既幽默又耐人寻味的话。
  • 古代,在云南的南部,有一个国家,国中几乎所有的人都信奉佛教。有一个人犯了罪,应该被砍头。他在被追捕时,跑到寺庙中,跪在佛像面前,并抱住佛脚表示忏悔,希望可以免罪。
  • 春秋时期,孔子有一个学生,姓司马,名耕,字子牛,人称司马牛。传说司马牛是宋国大夫桓魋的弟弟。桓魋在宋国犯上作乱,失败后全家被迫逃亡。
  • 宋朝有一个叫张乖崖的人,曾任崇阳县县令。一次,一个官吏从存钱的府库中出来时,头巾中藏有一枚钱,被张乖崖发现了。经过盘问,那个官吏承认是从府库中偷来的。
  • 隋朝时,有一个叫薛道衡的吏部侍郎,来到钟山(今南京市东)的开善寺游览。当他看到寺庙中的佛像时,就问小和尚:“金刚为什么怒目?菩萨为什么低眉?”
  • 孔子十分不高兴,就说道:“仲由弹琴,为什么要在我这里弹呢!”孔子的其他弟子听见孔子这样评价仲由,也就都不尊敬他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