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中国古代建筑的抗震智慧(图)

font print 人气: 9391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6月22日讯】与西方砖石结构建筑的“以刚克刚”不同,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在抵抗地震冲击力时,采用的是“以柔克刚”的思维,通过种种巧妙的措施,其目标是以最小的代价,将强大的自然破坏力消弥至最小程度。我国许多古代建筑都成功地经受过大地震的考验,如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县木塔等建筑,千百年来均经历过多次地震仍然傲然屹立。当代建筑设计以抵御9度地震为目标,而我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基本上能达到这个要求,而且其代价远远小于西方的“刚”,不能不让人叹服”柔”的力量。

柔性的框架结构:墙倒屋不塌

中华民族不但自文明伊始就睿智地选择了木材等有机材料作为结构主材,而且发展形成了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持续时间最长、技术成熟度最高的结构体系——柔性的框架体系。我国木结构技术的发展,若仅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算起,迄今至少已有近7000年的历史。作为对比,西方数千年中一直采用承重墙体系,直到工业革命以来、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之后,才意识到框架结构的优越性,遂开始大规模地普及,更值得玩味的是,这种框架体系仍然是“以刚克刚”。而中国的传统木结构,具有框架结构的种种优越性,如“墙倒屋不塌”的功效,但其柔性的连接,又使得它具有相当的弹性和一定程度的自我恢复能力。这次汶川大地震中,许多文物建筑的墙体均不同程度地受损,但主体结构仍未倒塌,就是这种柔性框架结构抗震能力的表现。

整体浮筏式基础、斗栱、榫卯:抗击地震的关键

我国古代很少建造平面复杂的建筑,主要采用长宽比小于2:1的矩形。规则的平面形态和结构布局有利于抗震。传统建筑往往是中间的一间(当心间)最大,两侧的次间、梢间等依次缩小面宽,这样的设计非常有利于抵抗地震的扭矩。


七千年前的榫卯 (国家地理)

中国古代建筑一般由台基、梁架、屋顶构成,高等级的建筑在屋顶和梁柱之间还有一个斗栱层。中国古代建筑的台基用现代结构语言描述,堪称“整体浮筏式基础”,好比是一艘大船载着建筑漂浮在地震形成的“惊涛骇浪”中,能够有效地避免建筑的基础被剪切破坏,减少地震波对上部建筑的冲击。中国传统建筑的梁架一般采用抬梁式构造,在构架的垂直方向上,形成下大上小的结构形状,实践证明这种构造方式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优雅的大屋顶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最突出的形象特征之一,而且对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也做出过相当的贡献。形成大屋顶(尤其是庑殿顶、歇山顶等)需要复杂结构和大量构件,大大增加了屋顶乃至整个构架的整体性;庞大的屋顶以其自重压在柱网上,也提高了构架的稳定性。

斗栱是中国古代建筑抗震的又一位重要战士,在地震时它像汽车的减震器一样起着变形消能的作用。历史上,很多带斗栱的建筑都能抵御强烈地震,比如山西大同的华严寺,在没有斗栱的低等级附属建筑被破坏殆尽的情况下,带斗栱的主要殿堂仍能幸存,充分说明了斗栱对抗震的贡献。斗栱但能起到“减震器”的作用,而且被各种水平构件连接起来的斗栱群能够形成一个整体性很强的“刚盘”,按照“能者多劳”的原则把地震力传递给有抗震能力的柱子,大大提高了整个结构的安全性。


转角结构(国家地理)

除了这些较显着的手法外,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还使用了大量的其他技术措施,这些措施是古建筑抗震的关键。比如榫卯的使用:榫卯是极为精巧的发明,我们的祖先早在7000年前就开始使用,这种不用钉子的构件连接方式,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刚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又比如柱子的生起、侧脚等技法降低了建筑的重心,并使整体结构重心向内倾斜,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柱顶、柱脚分别与阑额、地袱以及其他的结构构件连接,使柱架层形成一个闭合的构架系统,用现代术语来说,就是形成上、下圈梁,有效地制止了柱头、柱脚的移动,增强了建筑构架的整体性。

梁架系统通过阑额、由额、柱头枋、蜀柱、攀间、搭牵、梁、檩、椽等诸多构件强化了联系,显着增强了结构的整体性;柱子与柱础的结合方式能显着地减少柱底与柱础顶面之间的摩擦,进而有效地产生隔震作用;在高大的楼阁中,如独乐寺观音阁、应县木塔等,都在暗层中设有斜撑,大大强化了构架对水平冲击波反复作用的抵抗能力;在外檐柱间设置较厚的墙体,起到现代建筑中“剪力墙”的作用诸如此类,举不胜举,大到建筑群体的布局处理,小到构件断面的尺寸设计,处处都展示出古代工匠们在抗震设计方面的知识和匠心。

应县木塔:中国古代建筑抗震能力的杰出代表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杰出抗震能力的集中代表。这座木塔是当今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竣工于1056年,处于大同盆地地震带上。木塔建成200多年即遭受大震,余震连续7天,木塔附近的房屋全部倒塌,而木塔岿然不动;在此后的近千年中,木塔经历了多次大地震的考验而安然无恙。在战乱之际,木塔还承受过200余发炮弹的轰击,亦无大损。

木塔之所以有如此杰出的抗震能力,在于前述诸多抗震技法的综合和提高:木塔平面是规则的正八角形,利于抵抗地震波产生的扭曲力;木塔高达4.4米的砖石基座坚实、稳定,形成一个“浮筏”,承载着全塔的重量(约1300吨);木塔内梁与柱的连接完全通过斗栱完成,各种构件则通过榫卯连接,全塔的主要构件不用一钉一铆,这种连接形式类似于半固结半活铰的状态,能承受较大的弯矩;构架水平分层,在地震波中的垂直冲击波攻击下,可以通过“弹跳”的方式消解巨大的破坏能量;构架的整体性有力地抵抗旋转波,所有的柱子都用顶部的梁枋连结成一个筒形的框架,保证了构架的稳定性;柱子之间砌筑有厚实的墙体,牢牢地“抱”住各柱子,增加了构架的整体性,而且这些墙体能作为剪力墙发挥作用;立柱侧脚、平面逐层缩小,有效地降低了塔的重心,并使整体结构重心向内倾斜,增强了塔的稳定性,这样既使塔身形成美丽的曲线,又能把水平的地震冲击力分解成垂直方向的压力;周边有一圈柱廊,各圈柱廊被水平构件连接成一个刚中带柔的整体;为了加固结构框架,在八边形木塔的四个斜向应面上,自上而下采用了剪刀撑做法。

整座木塔表现出结构、技术与艺术形象的高度和谐,表里如一,这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在近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能建造出如此庄严美丽而坚固耐久的建筑,充分显示出当时的匠人对数学、力学、材料学、结构学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而且对地震的破坏机理已有了相当的了解,抗震经验已积累到了很高的水平,既令人惊奇,也令人自豪。

文章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记者文华综合报导)6月14日发生在日本东北地区的里氏7.2级地震,尽管地动山摇,山崩地陷,导致5个堰塞湖的出现,但人员伤亡量不大。目前已知九人死亡,受伤者逾两百人。对比一个月前汶川地震的巨大伤亡,专家解读说,除地震威力仅为四川地震的1/16外,震央人口少,楼宇抗震能力强,有效的预警系统这三方面的共同作用,促使了人口伤亡数量的降低。
  • 当地时间6月14日发生在日本东北地区的里氏7.2级地震,尽管地动山摇,山崩地陷,导致5个堰塞湖的出现,但人员伤亡量不大。目前已知九人死亡,受伤者逾两百人。对比一个月前汶川地震的巨大伤亡,专家解读说,除地震威力仅为四川地震的1/16外,震央人口少,楼宇抗震能力强,有效的预警系统这三方面的共同作用,促使了人口伤亡数量的降低。(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 汶川地震导致一个个学校的学生成片死于豆腐渣工程,杀人部部长周济又在惺惺作态。6月15日的《新京报》报称:“教育部部长周济日前表示,在设计上要提高学校的抗震标准,学校建筑抗震标准应高于民用建筑最高标准,要把学校建成最坚固最安全的地方。”
  • 在2008年5月12号,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级地震之后,中国立刻从事抗震救灾的工作。据中国官方的新华社发表的到6月10号的灾情数字显示,这次地震给灾区已经造成了6万9千1百46人死亡,37万4千零72人受伤,1万7千5百16人失踪。新华社在另外的报导中指出,累计受害灾民高达4千5百71万多人。财物和经济的损失更是以数以千亿的人民币来计算。 (m2008-06-16-voa78.cfm)
  • 在地震救灾的最初时段,时间就是生命,早一刻把人从废墟堆里救出来,就多一份生还的希望。并且一旦超过72小时救人黄金时间,绝大多数人就失去了存活的可能。这是抗震救人的基本常识,一般人不用想都会明白。
  • 动笔之时,恰恰是汶川大地震的满月祭日。连日股市的暴跌也无法转变自己对地震带来的诸多现象的反思:预报与掩盖;教学楼、办公楼和书记的别墅;死难孩子的父母之苦来自何处;“多难兴邦”的忽悠 掩盖着什么真相;“中国特色”的抗震庆功会之罪恶;……
  •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安培报导)四川大地震发生已经1个多月了。中国宣传部门的官员又开始要求各地抗震救灾报导弘扬“主旋律”。分析人士认为,中国进一步收紧了地震后稍微放松的新闻控制。
  • 转发文章:6月6日,山东《齐鲁晚报》A26版"青未了"副刊发表作者名为王兆山的"词二首",第一首"江城子 废墟下的自述"以废墟下遇难者的口吻,感叹国家人民抗震救灾的努力,面对"党疼国爱"和"民族大爱",发出了"纵做鬼,也幸福"和"亲历死也足"的感慨!并表达了"只盼坟前有屏幕,看奥运,同欢
    呼"的愿望。笔者读后,却感觉胸中如堵,难受至极!在灾区人民面对亲人罹难,仍心如刀绞之时,作者却借死难者之口拍生者马屁,实在不恰当的很!将词拿给笔者同事看,纷纷以为不妥!打电话到该刊编辑部表达反对意见,指出该词立意和思想有问题,编辑却说笔者这种说法还是第一次听到,他了解到的反应却是"很多人都说好"!不过该编辑还是对笔者的意见表示了感谢。
  • 风水局中的天花板!每一处都精心设计。天安门是仙凡两界通道?皇帝为什么是“九五之尊”?
  • 明末三斩龙脉事件,谁笑到最后?为什么袁世凯的“龙座”要后移三米?紫禁城中轴连接泰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