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的起源与发展

蔡惠智
font print 人气: 316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29日讯】小提琴属于提琴家族的一员,提琴家族包括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差别在于尺寸的大小,但是发声方式跟共鸣方式却是相同的。提琴是以弓擦弦的方式演奏,统称为弓弦乐器。弓弦乐器在人类的历史上起源很早,随着文化的传播跟历史的演变,所以在不同的地区同一个乐器可能有不同的名称,或者同一个名称指的却是不同的乐器,慢慢的随着当地的风土名情也会演变出不同的乐器。

诞生

根据印度的亚利安人古籍记载,在五千年前,在亚洲印度的锡兰岛国王拉瓦那(ravana)就发明了以弓擦弦的乐器“拉瓦纳斯特隆”(ravanastron),后来“拉瓦纳斯特隆”传入阿富汗及波斯,在公元1世纪初,及阿富汗的大月氏王国时代,乐器形态演变成琵琶状、其面板是平的、背板是整块木头挖凹、较为精致、音箱与共鸣力也较大。7世纪时传入阿拉伯,在穆罕默德兴起的的时代,称之为“列巴布琴”(rebab)。

传入欧洲

约8世纪时,随着穆斯林的势力“列巴布琴”(rebab)传入了西班牙,此时西班牙为亚拉冈王朝,西班牙称此种琴为“雷贝克琴”(rebec 或 rebeca)。同一时间也进入了罗马、希腊、东欧及意大利。

在欧洲中古时代,弓弦乐器主要的发展地区为意大利、德国与法国地区,虽然弓弦乐器的发源不是在欧洲,却在欧洲发扬光大。进入欧洲的弓弦乐器开始分为两种类别“直立式握琴法”、“臂上式握琴法”。

“直立式握琴法”是弓弦乐器原始的演奏法,从最早的阿拉伯列巴布琴到雷贝克琴,到数百年后由雷贝克琴演变成的“维尔琴”(viol)都是直立式的演奏,直到18世纪小提琴的兴起而被取代。但“直立式握琴法”至今能有保留在各地的不同的乐器中,例如:中国的胡琴、东欧的加都卡琴(gadulka)、印度的萨阮姬琴(sarangi)与萨雷达琴(sardi)、蒙古的莫林阙琴(morinchur)等等。

“臂上式握琴法”是把雷贝克琴放在手背上或夹在腮下演奏,可能受的埃及的里拉琴(lyra)的影响,也因欧洲的吟游诗人跟流浪艺人走唱演奏的关系演变而成,这也是现代提琴的前身。

“维尔琴”(viol)比提琴早一个世纪出现,因为它是直立式握琴法,所以并非是小提琴的前身,此后两种乐器一起并行了两个世纪。维尔琴的音色清晰甜美、柔美细腻、温润典雅,所以通常是用于高尚的场所演奏,如宫廷中演奏;而小提琴音量较大、音色灿烂亮丽、能演奏强弱对比,所以适合广大的场所,如集会或酒馆等地。后来在17世纪(1650年)左右,小提琴明显的被世人所喜爱,小提琴的需要及地位已远超过维尔琴。

小提琴的出现

在文化的交流与冲击之下,现代小提琴最早出现于16世纪(1520年左右)意大利北部,16世纪正是文艺复兴时期最辉煌的时候,在文艺复兴的时代背景之下,小提琴渐渐趋于现代的形状,制作精致,工艺设计符合科学与美学的原理,更使它以甜美明亮的音色,活泼有力的音响,突出于当代的乐器。之后又在意大利的克理蒙纳(Cremona)发扬光大,克理蒙纳最有名三大制琴家族:阿玛第(Amati)、史特拉底瓦里(Stradivari)、瓜奈里(Guarneri),至今他们所制作的琴仍为现代的收藏家争相竞购,在目前世界上还是公认最好的琴。现代的制琴家一直有人在努力寻求改进与创新,但始终无法超越前人的设计,有些个人风格或细微的变化,但仍脱离不了原始的构造,所以有人说,小提琴是人类工艺史上无从超越的项目。


http://www.youmaker.com/

16世纪末小提琴的演奏技巧跟地位还未达到达顶峰,毕竟乐器的发展跟着演奏家、作曲家是相辅相成的。17世纪中期,作曲家开始专注于某一特定表演形式作曲,如小提琴曲或声乐曲,且小提琴也经慢慢取代维尔琴。

意大利的作曲家蒙台威尔第(Monteverdi)正式将小提琴编入乐团里演奏,并发明了许多小提琴技巧,让小提琴音色上更丰富。马里尼(Marini)位小提琴写了许多独奏曲。而柯列里(Corelli)有“现代小提琴技巧之父”的名称,他是一位专业演奏家也是位作曲家,他开始了创做小提琴的奏鸣曲式及12首管弦乐的大协奏曲(大协奏曲是早期的协奏曲)。因为有了以上的作曲家,使得小提琴的发展跟地位往前的一大步,也影响了古典乐派的作曲家,巴哈、韩德尔、莫札特等音乐家。在巴洛克时期因为提琴音乐的进步,乐曲逐渐脱离教会音乐的声乐演奏方式,而造就出室内乐的演出形式。到了巴洛克晚期,曲式的规模与复杂性逐渐增加,及乐器的演奏技巧也越来越复杂与多变化。小提琴的技巧也在19世纪初由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Paganini)达到巅峰。

传入中国

之前提到“拉瓦纳斯特隆”(ravanastron)琴一直没有传入中国,有传入印度演变成“科加琴”,到了13世纪才传入中国,也就是宋朝时的马尾胡琴。经过四百年后,才有现代的提琴随着清朝的传教士及商人到来,传入中国。小提琴最初的传播只局限于传教士在宫廷里的活动,鸦片战争之后,小提琴才藉由大批的传教士跟洋人涌入中国传入民间,教堂或教会学校纷纷成立管弦乐队,培育了很多演奏西方乐器的人员。直到1927年蔡元培跟萧友梅先生在上海成了国立音乐院,这是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音乐学院校,而开始了自行培育演奏人才。﹝参考资料:庄仲平─提琴的秘密﹞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总是想起与父亲在一起的时光﹔他的力量,他的精神,令人敬畏的天分,谦卑, 远离政治和不拘泥于条条框框,都成为我效法的榜样。他更愿意与一个商人谈话, 而不是那些音乐界的拥有好几个大学文凭的假学术人物。他蔑视一切真实和诚实之外的东西,还有他说话从不含糊。他为自己从未成为一名家喻户晓的人物而感到骄傲。当他说“好”的时候,其实只是达到了一个基准,他所说的“美妙”则代表真的“好”。
  • (大纪元记者何清心温哥华报导)4月27日,神韵纽约艺术团在大温哥华地区素里市贝尔艺术中心的第四场演出,一如既往,好评如潮。曾经在大陆演奏小提琴的李艳女士看完演出后,表示中西方音乐在这台演出中融合的非常完美,在大陆从未见过这样的演出,并表示神韵演出令华人深感自豪。
  • 这是目前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学习的年轻小提琴陈佳峰,在今年4月参加第13届梅纽因国际小提琴赛前夕所写的博客中的一段,他在这次国际大赛中获得第二名。陈佳峰在参赛期间渡过了他的21岁生日。
  • 两位小提琴巨匠,查尔斯‧里伯伟(Charles Libove)和大卫‧纳迪安(David Nadien),现都住在曼哈顿,而且二人都年近80岁,他们的小提琴技艺可与当今任何对手媲美。
  • 大纪元记者唐景睿多伦多报导)亭亭玉立的丰采,深情动人的演出。日前侯以嘉在多伦多的演奏会,赢得了现场观众热烈不断的掌声。自己主持自己的演奏会,一种让观众参与她内心世界的新型古典音乐会。她令人感到那样的亲切,用自己独到的声音,音乐,与观众共鸣。4岁便开始演出的以嘉,在舞台上有如鱼得水般的轻盈自在,观众也被感染得很放松很自在。
  • 【大纪元6月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李先凤台北九日电)国立台湾交响乐团“菁英系列”,六月十八日及二十日将与旅美小提琴家胡乃元在台北国家音乐厅及台中市中兴堂共同演出,透过音乐带领乐迷重温音乐之都─维也纳的美丽与哀愁。
  • 【大纪元6月10日讯】(据中广新闻报导)六月十八、二十号的国立台湾交响乐团菁英系列音乐会,杰出的华人小提琴家胡乃元不只担刚小提琴独奏,更要以客席指挥的身份,带领乐团演出,透过音乐带领乐迷们重温音乐之都“维也纳的美丽与哀愁”。两场音乐会将在台北和台中登场。(陈映竹报导)
  • 大纪元记者关浩香港报导)香港华人古典音乐界多年来都传颂一个传奇:当年一位只有10来岁的年轻人,凭着其个人在小提琴上的才华,成为香港管弦乐团史上最年轻的首席小提琴手。他就是黄卫明。今天,他已经是中文大学和香港演艺学院的资深小提琴教授,执教鞭达30多年。这些年来在音乐教育工作上,他具有深刻的体会,并在小提琴演奏上有着独到的观点。
  • 苏丁选出生在台湾屏东东港的一个木工家庭,那儿是一个以渔业、农业为主的乡村。小学二年级时,苏丁选偶然从国小校长家的日式宿舍旁经过,无意中看到国小校长的儿子正在拉琴,小提琴美妙细致的琴音及高雅的外型深深触动了他,他心中热切的渴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拥有一把自己的琴。
  • 小提琴曲目是所有弦乐器中最多的,世界各国的著名作曲家写作了大量的小提琴经典作品。大赛规定的这些曲目都是很传统、经典的音乐。西方的经典传世作品大多是为宗教颂神而创作,表达对神的歌颂和敬仰以及对生命的探索,使人有超凡入圣、净化人心之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