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俗印记】翠堤春晓

杨纪代
font print 人气: 15
【字号】    
   标签: tags:

小学时没什么娱乐,只有学校偶尔带大家到戏院观赏武术气功表演,什么开砖、卧钉板、金枪刺喉、耍刀弄剑……等等,也看过几场魔术和马戏团表演!那不可思议的戏法,那匪夷所思的变化,看得我们惊叫连连!还有那些狮、虎、马、猴、象……精湛的演技以及小丑逗趣的肢体语言,引得大伙儿欢声雷动!当时收费低廉,每个人出几角钱就能满足那小小心灵的好奇与刺激感。不久,有了外国电影输入了,旧戏院纷纷改装成电影院,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不断的出现!随着国民所得的增加,人们开始注重起休闲消遣来,因此只要换上新片,电影院里就门庭若市!

从民国四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末的十几年期间,我的闲暇之余都泡在电影院的大银幕前,心境随着剧情的进展而起伏波动,就这样,日子在黑白与彩色影片里飞逝,年华在买票观赏、影院进出中流失,可也因影片的媒介而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和一些简单易学、旋律优美的短曲、民谣共渡了不少寂寞时光。

记得好像还念女师吧!有那么一天,和同学一起去观赏心仪已久的音乐经典名片“翠堤春晓”。史特劳斯优美动人的华尔滋舞曲,虽不会跳却早就耳熟能详,再经报纸影剧版着力推荐,我俩早已迫不及待,好不容易上演了,怎能错过?那时晚上演两场:七点和九点。我们买了七点那场的票,进场时已八成满哪!

当那青春洋溢的男女主角,清晨里驾着马车出游兜风,四周景物依稀、迷濛,两旁暗沉沉的树丛,在斜织的晨光里苏醒。寒意渐消,温暖笼罩,叶片儿在微风里轻颤,鸟儿在曙光中惊觉,开始了此起彼落的鸣叫!那场景!那气氛!立刻挑起了两人音乐创作的灵感与热情!我清晰记得:随着搭拉—搭拉——搭拉拉的随口吟哦,到声声的鸟叫适时伴奏,俄顷“维也纳森林”流畅迷人的旋律倾泻而出,满溢每个人的胸怀,全身的细胞都不由自主的随着悦耳的音符,欢快的跳跃、舞动……。那感觉、那震撼!只能用“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来形容!

剧情告终,灯光打亮了,我们仍意犹未尽的沉醉在轻快柔美的乐音里,舍不得离去!忽然!我俩对视一眼,心照不宣的同时往洗手间冲去!出来之后,磨磨蹭蹭的觑准两旁角落里的一大片空座位上挪去!就这样,名不正言不顺的接下去又免费观赏了一遍!

散场后,快步踩着脑海中仍回旋萦绕的舞曲拍子,往家奔去!心中隐隐浮现不安,事先没打招呼,这会儿已过十一点,家教甚严的父母……果不出所料!宿舍木制拉门,由里边紧紧锁上!敲了半天,声息全无!心知闯了大祸!愣在漆黑的夜空里不知所措!也不知过了多久,心软的母亲才开了木门放我进去。面对怒气冲天的父亲,免不了一顿数落。

这部片子还有一支著名的插曲,因为旋律简单易唱,而且英文歌词浅显易记,所以随着影片的上映流传开来,那就是:“当我们年轻时”。(Onedaywhenwewereyoung)那一阵子,街头巷尾以及校园的各个角落,总能听到有人哼唱,一来练习英文,二来享受这优美的乐曲所带来的愉悦。那欢乐、轻快的音符,在那个物质不丰厚的年代,虽然微薄若此,可却是我们的最佳精神食粮呢!一晃五十来年啦,那纯真年代,少女时光以及父亲当时严肃的面庞,都随着这首插曲的再次重温而浮现眼前……@*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每年就那么个半天,没有多少小时,借着它──小学同学会,重新将记忆掀开,再次把心湖搅动……
  • 陪着我走过启蒙阶段的母校,在六年中,也和我们同步成长:由简陋到稍具规模,由破旧到重新改建;地面铺上了水泥,课桌椅由不断的钉钉修补,到全面的汰旧换新;操场的一头儿,有了一方水泥打造的躲避球场,司令台也矗立起来了。只有那中庭的花园,不受影响,依然生气盎然,有名、无名的草、树、植物,花开花落,兀自生长不歇……
  • 二十几年前,每逢教师节,总有学生捧着鲜花来祝贺,那时刚由荷兰进口的姬百合、葵百合最受青睐,又因价格昂贵反而成为抢手货。看着那经由杂交的五颜六色新兴花卉,徒具台湾百合的外型,可少了那高雅、淡然的特色,洁白纯净的风姿。尤其那刺鼻的浓郁香气,闻久了让我头发晕,插在花瓶里,十天半个月下来,简直受不了,心中老是怀念小时那淡淡的扑鼻花香,那幽幽的撩人气息……
  • 今天大儿子夫妻俩都要早出门,由我接班,到点了叫醒两个孙子吃早餐、上学去。看着小兄妹俩,心不甘情不愿的起了床,睡眼惺忪的边啃面包边打盹儿,催紧了又急眼,怨奶奶多管闲事。眼看快迟到了,才瞥见媳妇的留言,孙女感冒,得招呼她吃完药再走。看着她慢条斯里的撕开小药包,熟练的倒出几粒花花绿绿的小药丸,放进嘴里,再喝口白开水,一仰脖子,“咕”的一声,利落的吞了下去……看着看着,我的胃又习惯性的揪成一团,隐隐发热,从“吃苦”中长大的岁月,一下子全都“倒带”倒回来了……
  • 经过岁月的洗礼,这两本挤在书架角落里的书:《理想夫人》、《理想丈夫》,纸质早已发黄,散布着点点霉斑;内页有不少的脱落,更多的是岌岌可危的订书针和时时洒落的铁銹;封面那层薄薄的塑胶保护膜,年久风化,都已龟裂,稍一翻动,即化为一阵阵细粉四处纷飞。
  • 上小一了,既兴奋又胆怯,全是陌生面孔和不太敢抬头仰视的女老师,这启蒙教育的第一道难题,这开天辟地的第一次执笔,这前所未有的头一遭写字,深刻的镌镂在我的脑海里,六十年之后,那狼狈的情景与过程,记忆犹新,依旧无法忘怀!
  • 那个年代,还留有日式遗风,学校每年十月份总要举行一次运动会,目的是向乡宦士绅、医生富贾、政商名流募款,顺便展现学生的教育成果。所以开学之后不久,各年级就开始筹备节目和表演项目的练习。
  • 当年什么都在草创阶段,因此小学课业和现在两相对照,显得轻松多了,所以我和大弟俩,经常利用放暑假的机会,俩小买上火车票,结伴回乡下老家,和堂兄弟姊妹们团聚。
  • 我觉得人生是块画布,由初始的洁白无瑕,到懂事起,开始提起了画笔,慢慢的、逐渐的,调出了属于自己的特殊色调,涂上自己认为悦目的色彩:或灿烂夺目或清新可人;或瑰丽奇绝或鲜艳七彩……随着时光的流逝,世故的堆叠,遍尝人情冷暖,苦捱世道艰辛,到老了,可能只余恬淡的蓝灰与刻意的留白吧。
  • 清晨的小公园是银发族的天下,尽管动作不流畅,节拍跟不上,可这元极舞的浩大阵容里,闪亮的白发红颜,特别出色。那绕圈儿疾走、挥汗如雨的身影中;那气定神闲、慢悠悠跨步出手的太极拳法;那甩动双臂、偶尔吐气开声的外丹功;开合自如的扇子舞;如灵蛇出洞的剑法演练……在在都是老年人占多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