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与做人趣谈:从摹仿到创造

郑念行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张小菊同学在一则日记中写道:

半个月前,我做了一件傻事,这十多天里,心中好像钻进一个肮脏的老鼠,折腾得好难受啊!我刚学习了课文《白杨礼赞》,就写了一篇作文《老槐树礼赞》。课文说:“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我就写:“老槐树是不平凡的,我赞美老槐树!”课文写白杨树“一丈以内一律向上,绝无旁枝斜出”,我就写“老槐 树五尺以内一律向上,绝无旁 枝斜出”。课文写:白杨树象征了朴质的农民,我就写:老槐树象征了勤劳的工人……

我把作文誊清后上交给了王老师,但是,草稿却放在家里的桌子上,被我爸爸看见了。他在吃晚饭的时候,当着弟弟的面,念了一遍,还一边念,一边笑话我。妈妈也笑得直不起腰,弟弟笑得把一口饭都喷出来了!这时,爸爸又抓住时机,说了一句俏皮话:小菊的大作,真是“令人喷饭”啊!

这一个星期里,我天天象怕被人发觉的小偷似的,提心吊胆,深怕王老师把我的那篇“大作” 在课堂上念了出来。今天的第三、四节课,就是王老师的“作文讲评”了。我感到有些头晕,就早早地回到座位,伏在桌上,等待老师的批评。

王老师开始讲课了。他像往日一样,平静,安详,循循善诱。他说:“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可见,初学写作的同学们,摹仿课文是正常现象,见到好的就想学,本身就是一种好愿望。”(我听到这话,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了,我那绷得很紧的神经,一下子就放松了下来。)

王老师接着讲:就人们学习语言和写文章的发展过程来看,完全离开摹仿,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孩子学习语言,就是从摹仿大人开始的。作文也有一个从摹仿到创 造的过程。宋代大诗人陆游就曾说过:“我昔学诗未有得,残余未免从人乞。”“从人乞”就是摹仿别人。陆游这样的大诗人,也曾经摹仿过别人嘛!但是,摹仿毕 竟是写作的低级阶段,它有待于进一步去发展,去提高!

怎样由摹仿走向创造性的作文呢?俗话说:“比着葫芦画个瓢”,摹仿的是葫芦,画的应该是瓢。在摹仿中,应该准确恰当的写出自己的新内容:瓢!

由摹仿到创造,这个过程,有的人持续的时间很长,有的人却比较短。要想缩短这个过程,就得讲究方法,而不是生搬硬套。比如学习课文的结构安排,摹仿它的开 头、结尾的方法,来写自己的内容;学习课文的表现手法,摹仿它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等等技巧,来表现自己的人物特点。这样摹仿,就是好的。

为了说明什么是正确的摹仿,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张小菊同学,由生搬硬套而写出的《老槐树礼赞》,她的家人,都笑说那是一篇喷饭之作。她没有被笑倒。她主动找 到我那里,积极主动的学习正确的手法,另写了一篇《桂花赋》,终于写成了。这样,她就从单纯的摹仿,走进了学习与创造的阶段。张小菊同学,学习了几位著名 作家写的《菊花赋》,《兰花颂》等优秀作品,但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学习他们的基本手法,吸取其神韵与技巧,写出了自己的《桂花赋》。下面是《桂花赋》的全文——

桂花,当开花的时候,在浓郁的绿叶丛中,托出许许多多小黄花,整个树周围都被花儿的香气缭绕着,并向远处扩散。人们不经意的走过树旁,当香气沁入他的肺腑时,他一定会赞叹地说:“真香啊!”

香,是桂花的特点。人们爱桂花,就是因为它具有那独特的香味。

我家住在公园附近,每当桂花盛开时节,整个公园都充满香味。就连我们在家中,也能闻到飘来的桂花香。每天都有许许多多的游人,来到公园,赏花饮香,流连忘返。人们临走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对着桂花,再一次依依难舍的、深深地吸一口香气……

花香花美离不开种花的人。平时,我常进公园,经常见到工人们在精心修剪桂花树,喷洒药水。小时候顽皮,有时爬到桂花树上,老工人看见了,便十分疼心地抱我下 来,教育我要爱护花木。我从老工人的话语中,了解到他们对一花一树都有深厚的感情。是啊,如果没有这些园林工人的精心护理,树怎么会长得这样大?花又怎么 能开得这样美,这样香? 花,是香是美的。人们的生活中少不了花。 我爱桂花,是因为它的香气清芬;园林工人更爱桂花,是因为这花香中倾注了他们辛勤的汗水。

赏花者,请不要忘记了那育花的人!

王老师把《桂花赋》念完了,同学们都领悟到怎样正确地学习课文,怎样由摹仿走向创造的途径。
我没想到王老师会在课堂念自己的新作,予以表扬。我原先是准备挨批的,现在却受到表扬与鼓励,实出意外。但是,当我正在高兴的时候,却又受到了批评--

王老师讲:张小菊在受到家人取笑的当初,心里还着实难受。如果她当时心里不难受,并且笑着讲:“我的作文,能让各位喷饭大笑,增进食欲,有益健康;这样看来,你们还应该感谢我呢!” 你如果能以自嘲的方式,加入到共同欢笑的行列之中,那你就有大将风度,而不是个孩子了。处变不惶,堪为大将!人是应该经得起各种风雨的……

这一点,我当时没有做到,同学们也没有想到,但是经老师一讲,他们都明白了:人应该笑着与旧我告别,一步步地走向成熟……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近些年来,大陆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志士仁人,不满意现行教育的严重弊端,组建起家庭学堂,以免子女或儿孙受中共恶党的污染。王老师受“小骏马学堂”的聘任,主讲《作文与做人趣谈》。

  • 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今天王老师要讲:关于文章的标题。出人意料的是,王老师啥话没说,竟然在黑板上写出《丰子恺作画“不要脸”》--这样一行字。同学们看了都很惊奇:这究竟是咋回事啊?
  • 一提起作文,同学们都感到文章的开头很难写。刘德海同学甚至十分幽默的说:这叫“老鼠啃西瓜--不知从何下嘴!”
  • 赵幼刚同学问:我在写作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材料倒是有了,可就是把它们捏不拢,凑不成一篇文章。这是怎么回事? 王老师还没有来得及回答赵幼刚的问题,刘德海又问......
    王老师说:我暂时不回答你们的问题,我先讲一个故事给你们听。

  • 罗西尼是十九世纪意大利的著名作曲家。有一天,他家来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带来一大堆自己作的曲子,坐到钢琴边,弹奏给罗西尼听,目地是炫耀自己的才华,希望得到罗西尼的赞赏。罗西尼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地脱帽鞠躬。
  • 上午,王老师在课堂上告诉大家,写作要象高明的摄影师那样,善于选择角度,从一个好的侧面,选择一两件有教育意义的事件,具体深透地进行叙述和描写。刘小海对这个问题还没有吃透,还有点似懂非懂。于是,他在当天晚上,又和几位同学去王老师家中请教。
  • 王老师发现,近来同学们的写作热情很高,自动写作文的数量不少。但仔细一看,每一篇都写得有些草率,就像一个混事的跳高运动员,虽然天天在练跳高,但敷敷衍衍地跳一下,每跳一次,并没有多大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王老师讲了一个作家和他儿子的故事:
  • 写作是一项包含许多动态内容的活动。孩子必须先将词汇、语法和思绪结合在一起,然后再依靠手写或键入单词来完成。这就是为什么孩子需要足够的练习和广泛的语言接触,才能培养出较强的写作能力。年纪小的学生不可能一坐下来就写出完美的文章,他们也需要学习修改的艺术。
  • 在生活的不同阶段,写作能力都会派上用场,这也是为什么必须磨练这些技巧的原因。那么作为父母,如何帮助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呢?以下是六个循序渐进的步骤。
  • 当你的孩子开始写作时,你会看到什么?潦草的字迹还是错别字?或是望着窗外发呆、一个字也没写?这些写作困难很常见。有的孩子写作能力提高很快,有的则需要更长的时间,还有的则需要更多的写作帮助和指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