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元甫医学园地】中医的养生之道(中)

王元甫 医师、中医博士

人气: 89
【字号】    
   标签: tags:

养生的原则

《黄帝内经‧素问》的前三个篇章《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基本上都是讲养生之道,可见中医对于养生是非常重视的;毕竟,预防疾病要比治疗疾病来得有效、容易。中医养生最重要的依据是《黄帝内经‧素问》的第一篇《上古天真论》,主要讲述养生的要旨是保养人的天真(上天所赋予人的“真气”与“元神”)。

上古天真论

黄帝问岐伯为什么上古的人活到一百岁还能动作灵活,而当时的人活到五十岁就已经动作迟缓,岐伯回答黄帝的问题讲到上古养生家的作法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岐伯又谈到当时的人不知道养生反而耗散真元的作法说:“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上古之人 今时之人
养生原则 法于阴阳(以阴阳之道作为养生的法则),
和于术数(娴熟养生的方法),
形与神俱(形体与元神都能保养健全)
不知持满(不知道保养天真),
不时御神(不知道保养元神),
务快其心,逆于生乐(尽情享乐,违反养生之道)
饮食方面 食饮有节(适宜且有节制的饮食) 以酒为浆,以妄为常(把酒当水喝,时常喝醉酒)
起居方面 起居有常(生活有规律) 起居无节(生活没有规律)
劳动方面 不妄作劳(工作不要过于劳累)
房室方面 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喝醉酒行房,耗散肾精与真气)

最后,岐伯以上古圣人的养生之道告诉黄帝说:“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岐伯所说圣人的养生之道简要的说包含下列两个方面:
(1)外避邪气的入侵:对于外界的环境,要依照四季的变动,而有所因应,以避免外邪的入侵;
(2)内守精、气、神三宝: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修养,要做到“恬惔虚无”,才能达到“真气从之,精神内守”(保养精、气、神)的最高养生目标。

《黄帝内经》不仅谈到养生的原则,也讲出养生的具体方法,两者常相互关联、不能分割。本文将先讨论养生的三大原则:
(1)顺应自然(天地、四时),
(2)调和阴阳,
(3)保养精、气、神。

生命 养生的理论 养生的原则
生命的来源 天地合气 顺应自然(天地、四时)
生命的法则 人法天地、阴阳、五行 调和阴阳
生命的组成 生命三宝:精、气、神 保养精、气、神

(一)顺应自然(天地、四时)

《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也就是说,人是天地作用下所产生的(天地合气),人也依循着四季变化的规律。此外,《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五味”;人必须得到天地所供养的五气与五味才能够生活。总而言之,人生存于天地自然之间,所以养生也必须顺应天地自然的法则。

(1)人体之气与天之大气是相通的

人体之气与自然界的大气(天气)是相通的,而且两者之间维持着动态的平衡。除了肺脏的呼吸作用外,皮肤也具有气体进出的作用。吸气时大气经由气管进入肺脏,同时大气也由毛窍经由皮肤进入经络;呼气时人体之气经由气管离开肺脏,同时人体之气也由毛窍经由皮肤离开经络。

(2)人体受到四季变化的影响

人体的生理现象也受到四季气温变化的影响。当天气变冷时,人体就必须产生更多的能量来维持正常体温(冷空气会进入体内),而且小便会变多(水汽蒸发变少);当天气变热时,人体就必须排出过多能量来维持正常体温(热空气会进入体内),而且小便会变少(水汽蒸发变多)。

(3)顺时养生法(四气调神法)

《黄帝内经‧素问》的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接着讨论人也要因应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四季变迁与万物生、长、收、藏的变化,调整养生的方法,以使起居与精神方面能适应天地的变化:

四季 特性 天地变化 原则 养生方法
春天 发陈
(推陈出新)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天地之气生发、万物欣欣向荣)
养生 夜卧早起(晚睡早起)
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配合春天万物生发的特性,在情志与行为上要与之同步)。
夏天 蕃秀
(茂盛华美)
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天地之气相交,万物繁荣茂盛)
养长 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晚睡早起)
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使情志舒畅、神气宣通,阳气向外发泄)。
秋天 容平
(状态平定)
天气以急,地气以明
(天之秋风急促,万物颜色改变)
养收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早起)
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使情志安宁,神气收敛,使秋气平、肺气清,以缓秋刑)。
冬天 闭藏
(阳气伏藏)
水冰地坼,无扰乎阳
(水成冰、地冻裂,阳气闭藏,不受扰动)
养藏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睡晚起,等待阳光)
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深居家室,不要外出接触寒气)。
无泄皮肤,使气亟夺(不要发汗,使寒气入侵)。

(二)调和阴阳

中医的原理是阴阳。老子《道德经‧四十二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不仅是万物,人体亦由阴阳所组成﹔而且阴阳之道是阴阳的调和,养生就是要使人体的阴阳调和。

《黄帝内经‧素问》的第三篇《生气通天论》讲述到阴阳的重要性、本质与要旨:
(1)阴阳是生命的根本:《生气通天论》说:“生之本,本于阴阳。”生命的根本就是阴阳。
(2)阴阳的本质是阴内守、阳卫外:《生气通天论》说:“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精属于阴,是人体构成的基础,性趋内藏,主乎静;气属于阳,与精阴阳相结合,护卫着人体,性趋外走,主乎动。如果阳偏盛,阴不足,就会血脉循环快速,甚至人会发狂;如果阴偏盛,阳不足,就会使血脉、九窍不通。
(3)阴阳的要旨是阴阳调和:《生气通天论》说:“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又说:“阴平阳密,精神乃治”。阴阳的要旨是阴阳调和;阴为内守,阳为外固,阴阳平衡。阴与阳两相平衡而且紧密结合,精与神就会健全。如果阳太强,气会外泄,会使阴精消亡;如果阴阳分离,精与气都会相继消亡。所以阴阳调和是养生的最佳状态,会使脏腑功能正常、气血循环良好。

阴阳调和的养生方法

阴阳调和的养生方法体现在许多方面,例如饮食要讲究食物与身体的阴阳调和,起居要讲究四季寒暑与身体的阴阳调和,精神养生法是调和情志使精与神阴阳调和,气功养生法是使全身气、血、精、神的阴阳调和。

(三)保养精、气、神

人体虽然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有形的结构所组成,其内也蕴涵着无形的部分,但是人体最重要的基本成分就是“精”、“气”、“神”三宝,所以养生的要诀就是保养人的三宝:养精、养气、养神。

(1)养精

“精”属于有形,是人体摄食、运化后所生成的精华物质,是构成人体的基本成分。五藏主藏精,储藏人体的精华物质(称为后天之精)﹔肾又藏五脏六腑之精,所以肾精(又称为先天之精)是人体极为重要的物质,与人体的生长、生殖、衰老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体之精分为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所以养精的方法包括:
①养后天之精:中医讲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气血化生之源。补养脾胃,可强化运化功能,使食物能正常地化生为精华物质(精与血)。饮食养生法可调养人体的阴阳体质。运动与气功养生法可增进脾胃的运化功能,促进气血循环与脏腑的功能。
②养先天之精:除了补养后天之精以充养先天之精之外;更重要的是,注重房室(性生活)的养生,勿过度行房,耗散宝贵的肾精与真气。另外,精神修养也很重要,可调养神气,促进“精”与“神”的健全。

(2)养气

“气” 属于无形,是人体摄食与呼吸大气所运化成的更精微的物质;简要的讲,气是一种能量形式,是人体活动力的来源。气的强弱与人体的健康好坏有直接的关系﹔此外,气也是人体抵抗外邪入侵的保卫力量。《黄帝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又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以养气是养生的要点。养气除了补养正气与调顺气机外﹔更重要的是,保养先天之真气(又称元气、命门之火、肾间动气)。

(3)养神

“神”又称为元神,是人真正的主宰,所以养神是中医养生最重视的部分。养神的方法除了基本上保养能涵养元神的精与气,做到“积精全神”;还要更进一步专注精神的修养,也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也就是说,要能够清心寡欲、看淡名利,不受外物的引诱,才能养护丹田的先天“真气”,并使“精”与“神”紧密结合,内守而不外泄。(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