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赏析:〈哭晁卿衡〉

与遣唐使的异国友谊
文/杨纪代
font print 人气: 327
【字号】    
   标签: tags:

晁衡,又作朝衡,日本人,原名阿倍仲麻吕。唐开元五年(公元717),随日本第九次遣唐使团来中国求学。学成后留在唐朝廷内作官,历任左补阙、左散骑常侍、镇南都护等职。与当时著名诗人李白、王维、储光羲、刘长卿、包佶、赵骅等友谊深厚,曾有诗篇唱和。

天宝十二载,晁衡五十六岁,以唐朝使者身份,随同日本第十一次遣唐使团乘船返回日本,途中遇大风,不幸溺毙。李白知道了死讯之后,非常悲痛,写下这首〈哭晁卿衡〉。很显然的,阿倍仲麻吕在唐朝与日本的学术交流上,是一个重要人物。又有传言,此次海上遇难,晁衡未被溺死,他随风飘至海南,辗转回到长安,继续仕唐,于大历五年卒于长安。说法莫衷一是,他的生死倒成了个传奇。“卿”是卫尉寺卿,唐时官名。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想起我的日本挚友晁衡,与我们作别之后,就离开了长安,乘着船,如一片树叶儿般的飘泊远航。(帝都,即唐京都长安。蓬壶,即传说中的蓬莱仙岛,此处泛指海外三神山。)】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他高尚的品德如同皓洁的明月,就这样沉沦于大海之中,层层的白色愁云,笼罩着海上的苍梧山,沉痛的哀悼他的仙去。(苍梧,指郁洲山。据《一统志》,郁洲山在淮安府海州朐山东北海中。)】

诗忌浅而显。李白在这首诗中,把友人逝去、自己极度悲痛的感情,用优美的比喻和深邃的联想,表达得含蓄、丰富而又不落俗套,体现了非凡的艺术才华。李白的诗歌素有清新自然、浪漫飘逸的特色,在这首短诗中,我们也能品味到他所特有的风格。虽是悼诗,却是寄哀情于景物,借景物以抒哀情,显得自然而又潇洒、寄兴而又贴切。清丽幽婉让人回味无穷。

Across the fields of  Heaven
Casting my gaze I wonder
Whether over the hills of Mikasa also
That is by Kasuga
The moon has risen

这是日本诗人阿倍仲麻吕以“明月”为题所写的诗,英译者是英国学者亚瑟威利。据亚瑟威利所说,这首诗最初是用中文写的,后来被译成日文,他再由日文译成英文。直到今天为止,文献上仍保有阿倍仲麻吕的两首中文诗。可惜的是我们无法得知那首英译的中文诗,原来是怎么写的。

李白与晁衡的异国友谊,不仅是盛唐文坛的佳话,也是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交往历史的美好一页。@*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床前皎洁的月光洒落,朦胧中我还以为是地上的霜,可抬头一望,原来是明月在看着我呢,低下头来发觉孤身一人,令人不禁遥念起远在他方的故乡。
  • 很高兴又到了我们相聚的时间了,在这一季新的“天韵舞春风”里,我们要和大家一起欣赏美丽的“唐诗”,以及历史上一些有趣的名人轶事。除了可以怡情养性之外,还可跟着千变万化的诗文,遨游在无边的风景当中,远离紧张、繁忙的生活,开辟另一个宁静悠远的世界。
  • 本诗短短数语间,就将时、空、情感三者合而为一:既描述了好友辞别远行的来龙去脉;又轻快的带领读者乘长江飞奔而去,万里风光尽收眼底。
  • 诗仙李白,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生于唐武后大足元年,死于肃宗宝应元年,年六十二。李白自幼博学而才气纵横,杜甫称他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而诗人贺知章读到他的诗后,赞叹他是天上下凡的“谪仙人”。
  •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 将竹马写在诗中,最早的作品可能就是李白(公元701→762年)的乐府〈长干行〉。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典故,就是出自这首诗中的名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 按唐玄宗追求边功,自天宝改元以后,连年和吐蕃、突厥、回纥、奚、契丹等进行战争,特别是天宝八载(公元749)哥舒翰攻取吐蕃所据石堡城(今青海西宁市西南),唐兵战死者数万人;十载(公元751)因石堡依附吐蕃,派高仙芝率兵三万人往讨,石国又乞援于大食,仙芝军与大食军相遇于坦逻斯(今苏俄奥里阿塔附近),大败,士卒死亡殆尽。
  • “郑公樗散鬓成丝”其实是一句反语;杜甫在之前写给郑虔的诗中曾说:“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这样有才学的人,却被贬官到台州担任司户参军。杜甫担任的左拾遗也是从八品,所以才会拮据到“朝回日日典春衣”的窘迫境地。所以这首诗替郑虔及自己鸣不平。“万里伤心”与“百年垂死”,表面说的是郑虔,这何尝不是杜甫自身的写照呢?
  • 阅读古典近体诗,常可看到“得句”这个词,“得句”是一种创作状态,也就是创作时,在潜意识(下意识)中脑海里闪现出一句诗(或几句诗),可根据所得到的句子马上创作一首诗或几首诗,或记录下来放入诗囊中。如谢缙“濡豪还自适,得句共谁论。”大意是“挥毫作画自得其乐,得到的好诗句又有谁能够分享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