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言语篇:以失敬罹罪

刘义庆
font print 人气: 127
【字号】    
   标签: tags:

《司马德操在颍川》

南郡(1)庞士元(2)闻司马德操(3)在颍川(4),故二千里候之。至,遇德操采桑,士元从车中谓曰:“吾闻丈夫处世,当带金佩紫(5),焉有屈洪流之量(6),而执丝妇之事。”德操曰:“子且下车。子适知邪径之速,不虑失道之迷(7)。昔伯成耦耕(8),不慕诸侯之荣;原宪桑枢(音:书)(9),不易有官之宅(10)。何有坐则华屋,行则肥马,侍女数十,然后为奇?此乃许、父(11)所以慷慨,夷、齐(12)所以长叹。虽有窃秦之爵(13),千驷之富,不足贵也!”士元曰:“仆生出边垂(14),寡见大义。若不一叩洪钟(15),伐雷鼓(16),则不识其音响(17)也。”

1.南郡:今湖北襄阳县。
2.庞士元:蜀庞统,字士元汉末襄阳人,有凤雏之美号,少时朴钝,未有识者,唯德公重之,后与颖川司马徽共语,自昼至夜徽异之曰:“生当为南州士人之冠冕。”由是渐显,刘备召以为治中从事,与诸葛亮并为军师中郎将,佐刘备取蜀。后因围雒县,攻城时中流矢而卒,时年三十六。
3.司马德操:汉司马徽,字德操,颖川阳翟人,居荆州,知刘表性暗,必害善人乃囊括不谈议。刘备曾向徽探询人才,徽因推荐诸葛亮及庞统。荆州破,为曹操所得,操欲大用,后病死。有知人之鉴,庞德公称为水镜先生。
4.颖川:今河南许昌县。
5.带金佩紫:带金印,佩紫绶。言位居高位。
6.洪流之量:比喻才器之大。
7.子适知邪径之速,不虑失道之迷:言你但知捷径之速,而不虑及迷途之苦。喻言子徒知速取富贵,而不虑其将迷失通路。适,仅。
8.伯成耦耕:禹为天子,伯成辞诸侯而耕于野。耦耕,两人并耕。
9.原宪桑枢:原宪字子思,宋人孔子弟子居鲁。桑枢,用桑枝作门枢。比喻居处简陋。枢,门户的转轴。
10.不易有官之宅:言不愿以有官守者之居宅易其桑枢也。
11.许父:上古高士许由、巢父。
12.夷齐:指殷孤竹君之伯夷、叔齐。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义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
13.窃秦之爵:秦吕不韦以千金货于华阳夫人,请立子楚为嗣,及子楚立,封不韦洛阳十万户,号文信侯。以诈获爵,故曰窃。
14.边垂:边远之地。
15.洪钟:大钟。
16.雷鼓:击雷门之鼓。古代祭神时所用的大鼓,或六面,或八面。
17.不识其音响:言不加叩问,即无以知德操胸中之所怀。

《以失敬罹罪》

刘公干(1)以失敬罹罪(2),文帝问曰:“卿何以不谨于文宪(3)?”桢荅曰:“臣诚庸短,亦由陛下纲目不疏(4)。”

1.刘公干:汉末刘桢字公干,东平宁阳人。为建安七子之一。
2.以失敬罹罪:建安十六年,世子为五官郎将,妙选文学,使桢随侍太子。酒酣坐欢,乃使甄夫人出拜,坐上客多伏,而桢独平视。他日为操所闻,乃收桢减罪免死,发服劳役,使磨石。
3.文宪:法规。
4.网目不疏:魏武纲纪严密,能够明察秋毫,不疏漏网之鱼。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
  • 范宣(1)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邪?”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2),是以啼耳!”宣洁行廉约,韩豫章(3)遗绢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韩后与范同载(4),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人宁可使妇无裈(音:昆)(5)邪?”范笑而受之。
  • 殷仲堪(1)既为荆州,值水俭(2),食常五碗(3),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4),亦缘其性真素。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5),云我豁平昔时意(6),今吾处之(7)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8)其存之。”
  • 王仆射(1)在江州(2),为殷、桓(3)所逐,奔窜豫章,存亡未测。王绥(4)在都,既忧戚在貌,居处饮食,每事有降(5)。时人谓为试守孝子。
  • 孔仆射为孝武侍中,豫蒙眷接。烈宗山陵,孔时为太常,形素羸瘦,着重服,竟日涕泗流涟,见者以为真孝子。
  • 边文礼(1)见袁奉高,失次序(2)。奉高曰:“昔尧聘许由(3),面无怍(音:做)(4)色,先生何为颠倒衣裳(5)?”文礼答曰:“明府(6)初临,尧德未彰,是以贱民颠倒衣裳耳。”
  • 孔文举(1)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2)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儁才清称(3),及中表(4)亲戚乃通(5)。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6),与君先人伯阳(7),有师资之尊(8),是仆与君奕世(9)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音:委)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10),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音:促及)(11)。
  • 孔融被收(1),中外(2)惶怖(3)。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4),了无遽容(5)。融谓使者曰:“冀(6)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7)亦收至。
  • 荀慈明(1)与汝南袁阆(2)相见,问颍川人士,慈明先及诸兄。阆笑曰:“士但可因亲旧而已乎?”慈明曰:“足下相难(3),依据者何经(4)?”阆曰:“方问国士(5)而及诸兄,是以尤(6)之耳。”慈明曰:“昔者祁奚(7)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仇,以为至公。公旦(8)文王(9)之诗,不论尧舜之德,而颂文武者,亲亲(10)之义也。春秋(11)之义,内其国而外诸夏(12)。且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不为悖德(13)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