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中的人生】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贯明
font print 人气: 18206
【字号】    
   标签: tags:

唐诗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一座灿烂夺目的艺术宝库。尤其是盛唐的边塞诗,意境高远,大气磅礴,韵调优美。不仅格调豪壮,而且朗朗上口,广为传颂。今天信手打开了一本《全唐诗》,映入眼帘的恰好是盛唐的边塞诗人王之涣所写的〈凉州词〉,诗中的名句“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像一幅美丽的画卷,使人感到心潮澎湃,气吞山河。它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 不愧为千古奇句。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语出王之涣的〈凉州词〉(其一),原诗是:“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翻译成白话文就是:黄河滔滔奔流,消失在远处白云之中,孤零零的一片城池坐落在万仞高山之中。羌笛为何要吹出哀怨的〈折杨柳〉的古曲呢,这是因为自古以来春风是吹不到玉门关的。

首句设想奇特,好像是溯流而望。这与诗仙李白〈将进酒〉中“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视觉方向相反。在如此山长水远天高地阔的浩瀚背景中, 一片孤城形影孤单,兀然独立于万仞群山之中。 而那条黄河则如丝如带一样把蓝天白云、孤城、群山系结在一起。这多像一幅泼墨写意的边塞图画!诗人把一座城说成一片城,以一片对万仞突出孤独之感:孤城如一叶扁舟在瀚海中漂泊, 如一朵白云在天地间淹滞,正如戍守者那孤独无奈的情怀。这偏远荒凉的边塞啊, 春风都不肯光顾,而人却要背井离乡地在这里苦熬岁月。寥寥数字,就形象的勾画出了人世间的艰辛,突出了一个“怨”的主题。

根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唐朝开元年间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到酒店饮酒,偶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结果三人的诗都被唱到了, 而诸伶中最美貌的一位女子所演唱的就是“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因此甚为得意。 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由此看来,王之涣这首〈凉州词〉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这是一首流传千古的著名诗篇,从中反映了西北边塞的寂寞、荒凉的情景。王之涣这首诗写出了戍边士兵的怀乡之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了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人的一生中要经历生老病死或生死离别,在各种磨难之中要想走出困境,保持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态是非常有益的。唐诗的热情豪放,充分体现了盛唐精神,是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宝贵的遗产。背诵唐诗,振奋精神,是古今中华文人所特有的一种精神乐趣。@*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所谓浩然正气,就是正大刚直之气,也就是人世间的正气。正气源自于人的正信与正念。儒家的孟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具有了浩气长存的精神力量,即使面对外界一切巨大诱惑或威胁,也能处变不惊,镇定自若,达到“不动心”的崇高精神境界。
  • 我在自己的博客网站上放了一株铃兰花的照片作为头像,引来了许多有好奇心的朋友的询问其缘故。其实在人生的修行中,我最仰慕的是清莲,冰肌玉骨,出污泥而不染;在遇到磨难之际,我心中想到的是菊花,傲霜斗雪,在凄风冷雨中保持着一份特有的从容与淡定;在写诗作文之时,我的脑海中则经常浮现一朵朵兰花,清香远逸,从不因为无人来欣赏而失去芳香。
  • 在中国古代,“吾日三省吾身”是儒生为学为人的基本功夫。苏格拉底说过:我最大的智慧就是知道自己无知。每一个成熟的人都知道如何反省自己的过错,这个道理在古今中外都是相同的。一个能经常反省自己的人必定具有高尚的人格,一个善于反省自己的民族必定是一个优秀的民族。
  • 古诗中说:“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袴少伟男。” 在现实生活中,人生的道路崎岖坎坷,没有一个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伟大的人生必定要经受失败和挫折的磨炼,要想成为一 位伟大的人就必须经受住这种磨炼,而经受住这样的磨炼就需要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人生中的各种苦难与生老病死可以使一般的人感到不幸,然而苦难却同时也可以磨炼人的意志并造就高尚的人格魅力。
  •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 人一旦看淡了名利,放淡了欲望,马上就会有解脱之感,有心修行的人应该先从清心寡欲做起。冷眼看尘世,人这一生营营碌碌,究竟是为了什么?什么 时候才能忘却?不再苦苦追寻?最能贴切的表现这种心境的莫过于苏东坡词中的名句: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 人世间的大声喧哗与吵闹,大多是虚张声势之举,各种社会现象的本质则需要以平静与祥和的心态去观察,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诚如古典名句中所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拥有人世间的一切学识也不是大智慧,已经超脱世俗、可以透彻天机、听懂天意的人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者。
  •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是一句经久广泛流传于世间、警世喻人的格言。在孔子门人所撰的《孔子家语‧六本》中也有记载,孔圣人也曾说过“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 自从十六岁一别故乡,我已经有近三十年没有回去过。在异国他乡谋生,历经重重磨难,每当凝神静思之时,脑中时常闪现出故乡的山河。然而,最让我怀念的景物却不是青山绿水,而是故乡冬天的雪。风雪严寒的北国景象对一些惧冷的人来讲,或许是一种折磨,但是对一些性格乐观的人来说,相反却能带来莫大的乐趣。
  • 对于有信仰的人来讲,神灵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俗语说“三尺头上有神灵”,所以他们会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自觉的约束自己的言行,不做损人利己之事。无神论者则无法感受到神灵的存在,因此即使作出了伤天害理的丑事也无所顾忌,只要没被人发现,他就难有悔过之心。由此可见,没有信仰自由的国家是非常可怕的,那样的国家绝不会有真正的和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