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神来之“笔”(四)

玉观
font print 人气: 21
【字号】    
   标签: tags:

两大制笔中心

自古以来,中国最有名的两大毛笔制笔中心为安徽的宣笔、浙江的湖笔。当然,其它各省亦有制笔,但名气不如二者。

⊙宣笔︰

因产自安徽省宣城县而得名。自唐到元,宣州是全国制笔中心。宣笔是以兔毫为原料,制作精良的紫毫笔。这种笔选料考究,制作技巧细腻,笔杆雕镂亦精致绝伦。书写时运笔顺畅,颇能适应不同风格书法的要求,故深受文人名士所推崇,并且是年年向朝廷进献的贡品。

当时许多诗人都曾赋诗称颂,如唐薛涛《笔离手》︰“越管宣笔始称情,红笺纸上撤花琼。都缘用久锋头尽,不得羲之手里擎。”及白居易《紫毫笔》︰“紫毫笔,尖如锥兮利如刀。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宣城工人采为笔,千万毛中选一毫。”另宋朝欧阳修《试笔.宣笔》曰:“宣笔初不可用,往时圣俞屡以为惠,寻复为人乞去。今得此甚可用,遂深藏之。”都可见其对宣笔钟情之深。

宣州当时最有名的笔工有黄晖、宣州陈氏、诸葛氏。黄晖,据传他得到蒙恬制笔方法,所制之笔称为“鸡距笔”。鸡距是指雄鸡跖后突起似脚趾,因笔锋短而犀利,故名。白居易曾作《鸡距笔赋》︰“不象鸡之羽者,鄙其轻薄。不取鸡之冠者,恶其柔弱。斯距也,如剑如戟,可击可搏。将为我之毫芒,必假尔之锋锷。”赞扬此笔劲健的特色。

宣州陈氏,为唐朝制笔世家。陈氏制笔在晋朝即享有盛名,所制之笔特别为当时书法名家所喜爱。据宋朝邵博《闻见后录》上载︰“宣州陈氏家传右军《求笔贴》,后世益以作笔名家。柳公权求笔,但遗以二支,曰公权能书当继来索,不必却之。果却之,遂多易常笔。曰前者右军笔,公权固不能用也。”

这段记载大意是说,唐朝时宣州陈氏家尚藏有王羲之《求笔帖》,可见陈氏笔深受王羲之喜爱。唐朝名书法家柳公权亦曾向陈氏求笔,但却不合用,此笔并不适合柳体刚硬劲健的笔法。

诸葛氏是宋朝宣州制笔世家,与宣州陈氏齐名。宋朝郑文宝《江表志》上载:“宜春王从谦喜书礼,学二王楷法,用宣城诸葛笔,一枝酬十金,劲妙甲于当时,从谦号为‘翘轩宝帚’。”大意是说,唐朝时诸葛氏笔倍受诗人书家所推崇,当时有人为求得一枝诸葛笔,愿酬以十金,并号为“翘轩宝帚”。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曾写《书杜君懿藏诸葛笔》赞扬此笔。

直到宋朝诸葛笔仍甲于天下,诸葛氏还创制了“无心散卓笔”,此笔毫长约寸半,藏一寸于管中,一枝可抵他笔数枝,经久耐用,深受苏东坡所钟爱,故有《东坡题跋.书诸葛散卓笔》:“散卓笔惟诸葛能之,他人学者,皆得其形似而无其法,反不如常笔。”

另据宋朝叶梦得撰《避暑录话》上载︰“自唐惟诸葛一姓世传其业,治平、嘉祐前有得诸葛笔者,率以为珍玩,云‘一枝可敌他笔数枝’。”所以,诸葛氏笔尖劲神妙,拥有此笔的人,都视为古玩珍品。

⊙湖笔︰

到了元朝,制笔工艺更为精湛,产地遍及江南一带,尤以浙江省湖州(旧称吴兴)所产之“湖笔”最有名,并逐渐取代宣笔,成为制笔中心。当时先后出现一批制笔名家,他们技艺精深,承揽包办所有的“御用笔”,使湖笔声誉日隆。如《清一统志.浙江.湖州府二》中载︰“旧志︰‘元时冯应科、陆文宝善制笔,其乡习而精之,故湖笔名于世。’”

湖州一带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气候温和,所产山羊羊毛质地佳,是制笔最好的锋颖首选,也是取代宣笔的主要原因。湖笔以羊毫笔最著名,选料以上等羊毫为主,配以少量兔、黄鼠狼毫毛,锋嫩质净,柔软而弹性适中,经百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被誉为毛笔之冠。湖笔书写起来挥洒自如,得心应手。

湖笔笔杆的制作,是选用当地优质竹子为原料,除棕竹、斑竹、湘妃竹管,有的以玉管、象牙、瓷管、珐琅、黑彩描金、填漆及檀香、榉木、乌木管等,再刻以云龙、八仙、山水等图纹,雕镂细致,色彩艳丽,兼具实用与观赏价值。

湖笔是毛笔中珍品,制笔名师辈出,元时出现冯应刻、张进中、沈日新等制笔名家,乡人受其直接或间接指导切磋,技艺相承,所以制笔技术提升,制作更精巧,也因此湖州出现了“吴兴三绝”之称。明清时先后又有陆文宝、陆继翁、施文用等制笔名匠出现。

据唐朝书法名家张怀瓘《书断.僧智永》︰“(智永)住吴兴永欣寺,积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后取笔头瘗之,号为‘退笔塚’。”是说王羲之七世孙释智永世居湖州之永欣寺,他勤练书法,并将写秃的笔头放入瓮中,前后三十多年,日积月累,居然装了十瓮秃笔,后来他把笔头掩埋起来,取名为“退笔塚”。而他学习书法的决心毅力,必定也起了带动湖州制笔的兴起。@*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笔、墨、纸、砚,是书房中常备的四种书写与绘画的工具,所以合称为“文房四宝”,又称为“笔墨纸砚”、“文房四士”、“文房四物”。文房四宝,古代文人书房必备的四种书画文具,是中国独具传统特色的文书用具。
  • 各朝代的历史演变因为有笔的书记,我们才得以进入文字世界,方能窥得唐太宗以仁德布于天下,让人能深刻理解什么是“仁”.........
  • 唐朝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鼎盛时期,绘画艺术也呈现多样化发展,书画名家辈出。当时的制笔技术已能因应各种不同书体、画风的要求。
  • 明代万历年间的《增广贤文》有句名言:“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古书《寿康宝鉴》中的“福善案”记载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报的故事。让人看到“拼功业”和“道德实践”的密切关联。古人讲的“积德”、“积阴德”,其言不虚,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话啊。
  • “为政以德”的内涵是很深、深广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讲的“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本章,孔子没有具体解说什么是“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个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极星一般安居其所,别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
  • 红楼梦这本书成书的缘起,是圣主康熙皇上赐的这一场富贵。红楼梦这本未能完成结局的书,这本自传性质的小说,对应的康熙雍正年间江宁织造府的兴衰景况,都是有史料可查的。荣国府,宁国府最早的主人,荣国公和宁国公,从小说内容“焦大跟着太爷出兵”这一细节,结合历史背景来看,应该是清兵入关时,随着满洲人一起入关的那批汉人,类似于大清的开国元勋范文程(范仲淹后人)这样的汉人。
  • 明代《耳谈》作者王同轨的街坊林广儿的杀妻事件,钻法律漏洞逃过刑罚,在当地引起不平的鸣冤声震天价响,而最后的结局,更让人心震动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体现了孔门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求诸己”, 即向内求,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处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养,在寂寞中成就事业。
  • 在无神论者看来,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实在传统文化里,披露了很多人死后的去向,有的人甚至还去了天堂担任神职。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间新城(现杭州市富阳区一带)秀才姚中。
  • 明朝时期,浙江嘉兴府李定在人们眼中是一个真正的正人君子,但他的科考之路却不顺利,十几年屡考不中,就在他已经慢慢放下了对功名的执著时,人生路竟然起了大翻转!他是怎么积的阴德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