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天人合一之路(10-1)

关于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
黄鹤昇
font print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 ,

否定之否定,是黑格尔学说最“精华”的部分。他认为事物在矛盾的对立统一中不断发展,经过否定之否定的不断扬弃,最后达到“绝对精神”。

威廉﹒文德尔班(Wilhelm Windelband)对黑格尔的评价认为,“黑格尔哲学本质上是历史的,是对整个历史思想材料的系统改造。”(文德尔班:《西洋哲学史》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罗达仁译,1998年8月初版第一刷,684页)

黑格尔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关系放在人类历史长河恢宏的框架上,进行抽象的否定之否定,从量变到质变的扬弃,来阐述他概念之间系统的组合:第一阶段的主观(个人的)精神;第二阶段是法、道德、国家和历史的客观精神;最后阶段是艺术中的直观、宗教中的表象、哲学史中的概念的绝对精神。

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似乎解决了康德的“物自体”不可知论,经过他的否定之否定的扬弃后,最终他获得了“绝对精神”。我们不管黑格尔如何辩证得天花乱坠,所谓事物发展螺旋式上升是自欺欺人的。

从二个方面可看出黑格尔“绝对精神”的不可能:1、辩证法的矛盾论。事物不断发展,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就是说矛盾没有终极。矛盾没完没了,何来绝对?2、从康德的四大悖论来看,否定之否定根本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无论你如何说人类从古至今,世界宇宙很多奥秘都被认识了,但只要还有未知,康德的“物自体”不可知就有效。这个所谓的“绝对精神”就只能是相对精神。黑格尔兜了个圈,还是回到康德的原点:“物自体”可以认识了吗?这个问题还是悬而未决,认识还没有止境。

你不能画了一个圈圈或打一个括号就说,看,人类从刀耕火种,到今天火箭上天、电脑的神机妙算、原子能的发现等,来充塞这个圈子(黑格尔的总体),就宣布说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就说康德的“物自体”是荒诞的。但如果你跳出这个圈子,反问一句:世界已经全部认识了吗?认识已经到了顶点吗?答案是否定的。至今人们的认识还没有完结,未知还存在,那么康德的“物自体”还在管用。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者也搬来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论,不过他把黑格尔的三阶段精神辩证法改为“实践论”。他们认为人类总体的社会实践已经证明世界是可知的。人类通过实践,不断认识相对真理,而这个相对真理不断向绝对真理靠拢,接近绝对真理。这种论调,与黑格尔同出一辙,并无新东西。

可笑的是,中国有一个研究康德的专家李泽厚,他对康德的“物自体”解释得清清楚楚,并对康德的四大悖论也作了详细的论述。但不知他是故意,还是一时糊涂。他竟搬出马克思的实践论来证明可以解决康德的“物自体”。他说,人的认识通由实践的检验不断地日益符合客观对象,即通过实践,人是可以获得客观真理的认识的。所以,不存在什么可望而不可即、可思而不可知的“物自体”(理性理念),而只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而独立存在、可以通过实践而为人们认识、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客观物质世界。

(待续)

(转载自黄花岗杂志社《通往天人合一之路》一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