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国大学第一届学术月特稿

吴震宇:中华民国第二次卫国战争

吴震宇
font print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中华民国分前期与后期,前期即大陆时期,其特征是,为争取中华民族大义而不断被迫战争。后期即伪中华人民共和国统治时期,其特征是,马列民族取代了华夏民族,炎黄文明在大陆被彻底摧毁,中华民族进入历史上最低落的亡国时期。

在前期中华民国发生的卫国战争有两次,第一次是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战争:自1931年9月18日,日本正式侵略中国开始,一直到1945年以中华民国彻底胜利结束。其间苏联为了获取更多自身利益,通过其代理机构“中华苏维埃全国临时中央人民政府”疯狂抢夺中华大好河山,与日本人南北两线夹击我中华民族。

第二次卫国战争是在中华民国艰难寻求国家统一民主道路上的由中共挑起的一场破坏式战争。它的本质是华夏族与马列族之间的战争,时间从1927年到1949年,而以1946年后为烈。其间因第一次卫国战争而暂停,战争虽暂停,马列的掠夺从未停止。尤其是在中华民族为第一次卫国战争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国力几乎消耗殆尽的情况下,马列代理人共产党则急不可耐,抓紧时机趁火打劫,主动挑起战争并取得最后胜利。

“第二次卫国战争”是史学的新概念,中华历史哲学的主线是以文化及中华民族大义为基准的“夏夷之辨、内外之分”,惟有如此,历史的真实脉络才能被清晰地展现出来。其一,既然明了内外之分,马列子孙非我族类,那么这场战争就是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维护民族主权和利益的外战,和中日战争的性质相同,也和历史上的宋元之战、明清之战的境况类似,而不能再称为“内战”;其二,有人称之“国共战争”,让人误以为只是两个党之间夺权的战争,把维护主权的意义彻底抹杀为夺权的利益之争,不但使英雄受辱、正义遭劫,更使马列族可以堂而皇之地炫耀他们“夺权”的历史功绩,而掩盖了其“亡我中华”的真实面目。

第二次卫国战争,中华民族大败,退守台湾孤岛,整个大陆全部沦陷,其后民族文化更被马列族彻底毁灭,产生的破坏主要有:第一、摧毁中华民族的灵魂——道德修炼体系。5000年的中华文明有着一脉相传的完整文化体系,马列族占领中华后,一步一步地有计划地摧毁了这个人类文明最宝贵的遗产。第二、毁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汉字。第三、半废半弃中华民族的书面语——文言文。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亡国,并一直沿袭至今。但保存在台湾的华夏文明的火种,经受了半个世纪的风雨飘摇,顽强地生存下来,并创造了更为辉煌的中华文化,为未来的中华复国及华夏族的再次复兴埋下伏笔。

参看文献:李后主,《伏魔十三式第6》。

(本文转载自未来中国大学校刊《大学视野》)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贯穿中国文化的是一个“道”字,整个文化的各个层面都是在围绕这个“道”来开展和演绎,上到治理天下,下至婚丧嫁娶、起居风俗,尊重。全部中国传统文化一个用“道”字概括。各个层面都是“道”的延伸和扩展。道的本质是注重内在的神,而轻视外在的形,人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处无道,无不体现人们对“道”的尊重。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儒释道三家思想也都处处体现了“道”的理念:《老子》五千言,反复的论述了这个“道”到底是什么。孔子自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由此可见,儒家的核心也是道。
  •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术”的概念。是道指导下的一种具体领域的学问,比如“方术”、“算术”、“武术”、数术、建造术、堪舆术、医术、艺术、技术等,对应于西方的科学一词,应该名之为“科术”,即相当于西方科学概念里的“科学”,但是来源不同。
  • 中华文化中,信仰实际上是理性的结果,即修炼悟证过程中现实理性自然延伸至暂时实证不到的地方而产生的超验性认识。
  • 在一个中世纪小镇上,许多家庭都有自己的羊群,人们靠出卖羊毛和羊肉维持生活。所有的羊都到小镇周围的草场上吃草,那块很大的草场是镇上的共有地,居民们到那里去牧羊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起初,镇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幸福的。随着时光的流逝,镇上的人口不断增加,到那片共有草场上吃草的羊也在增加,公共草场逐渐失去自我保护能力,终于变得寸草不生,牧羊活动无以为继,曾经繁荣的羊肉和羊毛业也就破产了。所有的家庭因而失去了生活来源,人们只得背井离乡。
  • 君主帝制在中国是从秦始皇开始的一种政治管理制度,是君主制的一种。历史上的君主制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封建制为共主君主制,帝国制为中央集权君主制,共和制为立宪君主制。
  • 中国的君主制从采集、渔猎文明开始,贯穿农业文明始终,是中国社会发展史的重要阶段。在此期间,君主制从酋长联盟开始,经由以氏族为主体的酋长邦国组成联盟,推出共主,逐渐根据经济的发展形成封建共主制,之后发展为以郡县制为主体的大一统国家格局,其中加杂着王道政治与王术政治的角逐。
  • 历亡秦之乱,汉王朝定鼎中原。西汉立国之初,中央机构的设置基本上是承袭秦制,仍为三公九卿,但“三公”在名称上对应改为“相国府”、“太尉府”、“御史大夫府”,分掌政治、军事和监查三权。对于“九卿”诸机构,内部结构亦有所调整、充实,职能亦有所增加,分工更加细致。
  • 中华民国第二次卫国战争是在其艰难寻求国家统一、探索民主道路上的由中共挑起的一场破坏式战争。它的本质是华夏族针对马列族入侵的卫国战争,时间从1927年到1949年,而以1946年后为重点。战争的结果是马列代理人共产党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中华民国则失去了中国大陆,退居台湾。但要说中华民国失败则为时过早。那么中华民国为什么没有赢得第二次卫国战争的胜利?
  • “统”是指事物之间的连续的关系,国统就是国体的连续的关系!法统就是一部根本大法或者是一部根本纲纪的连续的关系!中华民国的国统和法统,就是对中华民国共和国体继承关系,以及在中华民国国体之内制定的具体的根本大法或大纲的继承关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