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师交流篇(下):专家想对亲师说

李佩芬
font print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双方都别在孩子面前道彼此不是:家长在孩子面前批评老师,只会增加孩子对老师的不尊重,让老师在学校更难教导孩子,大人的事情就让大人当面解决。同样地, 老师在孩子面前,也千万别说家长不是,即使是孩子主动抱怨也别附和。如真要评论,不妨正面引导“你妈妈太爱你了,可能一时情急才会那样做”或“爸爸可能最 近工作压力比较大,要不要找时间跟老爸吃顿饭聊聊?”

互留管道,主动联系:若亲师是搭档,但一方却总是找不到另一方时,又如何能“合作”起来?老师别假设家长都是爱聊天的长舌妇,父母也别先入为主认为老师打电话来必无好事,讲清楚方便联络的时段,留个容易找到人的管道,让疑惑与不满有及时泄洪的出口。

理念问题,别打笔仗:联络簿比较适合沟通单纯交代作业、表达感谢等事项;但若涉及比较深层的理念问题,建议还是当面谈或电话比较好,书面语句由于个人解读不同,比较容易产生误解。

电话沟通,注意礼节:要记得对方看不见你的表情与肢体动作,所以请务必把讲话速度放慢,语调轻柔些,先给对方台阶下,别让沟通像打指责的连珠炮!例如班上 学生家长总是没有签联络簿,作业又常常没写,打电话时可以说,“妈妈,您最近可能比较忙,忘了帮小明签联络簿喔,我在联络簿上的留言您可能没看到,所以我 打电话跟您说一下。小明最近常忘了带作业本,我想在学校指导他写也没办法。所以想请您帮忙一下,每天检查他作业是否完成并放进书包,如果有困难,麻烦跟我 说一声。”

让联络簿成为孩子的“夸奖园地”:白纸黑字写在联络簿的语句,孩子可是得放在书包里一整个学期呢!亲师在写下“数落”的语句前,岂可不慎?

有需要改进事项固需提醒,但更建议每周发掘孩子的优良事迹。违规行为,建议用能更深度的当面访谈、电话来沟通。

透过“劝勉孩子”方式,间接把问题行为告知家长:有些老师在联络簿中提醒家长留意孩子的违规事项时,会采取“小明,老师很伤心,你今天开玩笑帮同学取的绰号,同学很难过呢!”的方式,婉转提醒家长协助,降低家长因面子问题迁怒孩子、甚至往后避不见面的概率。◇

转载自:亲子天下双月刊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完美的沟通经验,有赖双方一起努力。亲师何妨就从自身做起,让每次沟通,都化为孩子成长的养分。
  • 千头万绪的教育工作无法“炒短线”,不论家长或老师都得随时自备“打气筒”,当自觉面临情绪黄灯时,提醒自己保持微笑的正向情绪,这样老师看家长,才不致于左看右看都像“怪兽”,家长看老师,也不会上看下看都很“机车”。
  • 老师出了一道奇怪的作业:列出所有你讨厌的人。不过,没人知道下一步是什么。然后,老师请学生带蕃茄来上课,并且在蕃茄上面写下那些讨厌的人名。
  • 孩子们惧怕老师是极为常见的事情,尤其在新学期伊始。这种事情也会发生在长周末或寒假结束后返校时。家长们既要教会孩子对陌生人保持适当的警惕,还要让孩子轻松地面对那些可信任的成年人,这对我们来说还真有些难度。不像稍大点儿的孩子,年幼孩子的大脑发育还未达到能区分事物的程度,也无法凭直觉感知危机,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经年累积才能达到的。
  • 以前读书的时候,我不明白为何孔子要提倡“无讼”,而古时地方官政绩良好者,为何以“民间无讼”来赞美其德政。等到年龄渐长,更尤其是当了老师,耳闻也亲历一些诉讼事件,才晓得许多投诉原本都是意气之争,原本都能慈悲善解。
  • (大纪元记者温婧编译报导)开学之际,我知道许多家长正考虑去见孩子的老师。家长去见老师可能会有多种原因。例如,自我介绍、向老师提供更多关于自己孩子的信息、关心学校如何开学等等。如果你正打算去见孩子的老师,在这里我想与家长们分享一些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
  • 一位教授女儿,疑因遭受班上同学言语及关系霸凌,致使母亲愤而向4位同学提告,导致班级掀起“集体转学”。最后全班愿意和这个孩子同班的仅剩一人,母亲也只能让孩子转学了事。这个事件,由于家长不满校方与教育局辅导不当,甚至上诉到监察院,经媒体报导后,立时引起舆论纷纷。
  • (大纪元记者冯阅编译报导)俄文老师萨利提出了一些家长与老师面谈时的窍门,教我们如何从家长会上获取最大的收益,以及一些能有效提升孩子在学校全面发展的方式。
  • 教育是百年大计,孩子是社会国家未来的希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贵人,老师是孩子的再生父母,任何人都不应该轻言放弃这上天赋予的神圣使命。
  • 聊天时,有一位老师略带抱怨的对我说:“每一次,只要我们班的哪个同学出问题,我把家长约来学校商谈以后,下一次的班亲会就再也看不到这个家长。”她认为,因为孩子的作为让父母感觉失尽颜面,为了不想面对这种不愉快的状况,家长就选择“淡化与脱离”。自然这样的处理方式,对于亲子或是亲师之间的关系与成长,完全没有加分效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