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琴中有道 汉学家新书让读者悠游古琴世界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4月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舜协台北1日电)瑞典汉学家林西莉(Cecilia Lindqvist) 新书“林西莉古琴的故事”从古琴的型、指法到蕴藏其中的“道”,林西莉以深入浅出的文字,让不懂古琴民众也能悠游古琴世界。

林西莉是猫头鹰书房民国95年出版的畅销书“汉字的故事”作者,她以大量考古资料讨论汉字的象形字起源,以简明、通俗的说故事方式,已在台湾建立庞大的读者群,让“林西莉古琴的故事”于今年 2月首刷出版就造成抢购。

林西莉在书中指出,“古琴”即“琴”,是古代文人四艺(琴、棋、书、画)首位,是中国最古老的弦乐器,又称七弦琴,因琴弦用蚕丝,又称为“丝”。

根据林西莉考证,古琴与古代文人生活及天地观息息相关,例如琴身大出音孔取名“龙池”、小出音孔名“凤沼”,音柱称为“天柱”、“地柱”等,即象征国家、个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

七根琴弦则代表皇帝、臣子、人、事、物、文、武,宽六寸则代表六合(天、地、四方),中国文人的天地、人文观在小小一座古琴上显露无疑。

除具象的琴身结构外,林西莉指出,要弹奏古琴要先学会弹奏的指法,虽然只有七弦,却有26种颤音、54种单音指法,如何能把握这些单调的音,与天地交心,表达、传递其中之美,没有极富耐心的老师,一步步指点,无法窥其堂奥,也就得不到“道”。

林西莉考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曾向师襄子学古琴曲“文王操”,藉由弹奏过程,体悟到周文王的形貌风度,是古代文人藉琴追求更高的精神层面的极致表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