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与身心健康:身心的和谐

周正
font print 人气: 25
【字号】    
   标签: tags: , , ,

打坐冥想为什么对人的身体健康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呢?这也是过去科学界很难回答的问题。美国《时代》杂志曾出了一期特刊,题为“打坐冥想 ”(Meditation)。在此之前,也出了一期特刊,题为“精神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作用” (How your mind can heal your body),对这一领域近年来的进展做了综述报导。

文章中说,东西方的修炼已经延续了几千年。过去尽管科学家对这个物质身体能进行一些研究,而我们的思想、情绪、精神状态则很难用现成的科学方法去研究,几乎是无法着手。

报导中又说,近年的一些新发现使得医生与科学家现在都认识到了人的心理状态与身体状况是紧密相关的。比如,科学家发现精神紧张会大大降低人的对疾病的抵御能力,宗教信仰有助于心脏病的康复等等。

作者还写到,在近代的西方哲学中,存在着精神与物质的二元论说法,认为此二者是独立的,没有什么联系。而在传统的东方文化中,则讲究天人合一,认为此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过去,不管是医生还是科学家,都普遍倾向于二元论说法。然而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精神世界了解的深入,他们渐渐开始认识到二元论是错误的,而东方文化中精神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认识才是真正的科学。这一点已经得到现代科学界的多方证实。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打坐冥想能让人感到身心都受益。心理学家和神经学家现在都认识到,其实精神与物质是一回事儿。当人能够思想纯净、去除不必要的杂念时,精神和身体这个统一体就会优化到更好的状态 。表现出来就是袪除疾病和增进健康。

古往今来的修炼、宗教及气功大都强调重德,行善,也是这个道理。近年来在海内外广泛传播的法轮功则倡导 “真、善、忍”为标准,去指导自己的人生和生活;并以提高心性、做好人为修炼之根本。

不仅如此,科学家们还发现,打坐冥想会让人更加恬淡、祥和,接近大自然。

(本文摘编自正见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Bill Blass服装的设计致力于让人充分体会“令人炫目的豪华”,创造华丽雍容,但又不入俗套,令服装总体感觉时髦、和谐、舒适而又潇洒。
  • 也许有人会认为中西方社会近年来的打坐冥想热是一种消遣或赶潮流,其实并非如此。据美国《时代》杂志介绍,现代社会人们热衷于打坐冥想并不是在追求一种时尚,而是因为它的效用。比如它对很多慢性病能起到预防和控制作用,包括心脏病、爱滋病、癌症、不育等,所以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推荐它。另外,它对于多种心理疾病也效果显着,比如忧郁症、多动症障碍(hyperactivity)、注意力短缺症(attention-deficit disorder,ADD)等等。
  • (中央社华盛顿17日路透电)美国“环境保护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今天宣布,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等,确实有害人类健康与福祉,此举为可能立法规范踏出第一步。
  • 晓士顿中国教会“健康日”活动已订于4月25日(周六)上午10时至下午4时举行,提供华人免费医疗咨询及专题讲座服务,今年特增免费法律咨询服务。
  • (大纪元记者林欣怡综合报导)日前美国才传出由大陆进口的毒干墙造成十余万住户健康受损,经台联调查发现,台湾去年也进口840万公斤大陆干墙,忧心恐有上万户受害,台联呼吁政府尽速采取防护措施。业者也建议消费者,要购买符合绿建材标章的干墙,才能住得安全又健康。
  • (大纪元记者陈佳蓉综合报导)媒体报导,有陆客团无入境许可证依然搭机抵达小港机场,移民署竟配合赶办证件协助其入境,由于时值一名中国女子疑似患SARS在搭往莫斯科的火车上死亡,对此民进党抨击,移民署“开后门”作法,台湾将因此付出国安、健康代价。
  • (中央社记者林芥佑华盛顿17日专电)美国总统欧巴马倡言新能源,美环境保护署今天宣布,温室气体污染源确实是人类健康与地球气候的重大危害。这项声明等同是欧巴马政府推动立法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背书。
  • (大纪元记者Alexander Hamrle荷兰阿姆斯特丹报导)俗话说,有苦才有甜。没有经历过身体的病痛、精神的痛苦,未必能体会身心快乐的幸福价值。
  • (中央社华盛顿17日法新电)美国环境保护署(EPA)今天作出重大调整,认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健康造成威胁,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变,进而可能影响气候变迁立法。
  • 联邦政府正在起草一个旨在核查家庭医生是否在申报领取全民健康保险费的过程中有欺诈行为的议案。根据这一议案,当政府发现一名医生不正当申领的健保费超过2,500元时,政府将会对该名医生处以罚款。但医界人士则认为,联邦政府的这一议案是极为不妥的,因为该议案将使民众属于个人隐私的病历资料有可能落入行政官员手中,并接受后者的核查。更有甚者,政府官员还可在只通知有关医生,而无需得到病人的许可,甚至无需知会病人的情况下察看病历资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