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纪元】用胶卷写经典 密勒日巴传奇上映

文 ◎ 陈柏年 图片提供 ◎ 群体电影公司
font print 人气: 52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4月28日讯】这是一个流传久远,令人流泪赞叹,却真实不虚的故事。随着《密勒日巴》这部电影的问世,千年前美丽的雪山传奇重现人间。

西藏圣地,由于与世隔绝,形成了特殊且一脉相承的藏传文化。也因为久浴佛法,素来被誉为“离天堂最近的地方”、“人间最后一块净土”。虽然历经政治上的可怕浩劫,藏人珍贵的自然环境与佛教文化,遭到史无前例的破坏,然而在群魔乱舞的世间,世人依旧渴望光明与智慧。于是流亡藏人国际声望日高,圣洁的藏传佛教也日益为众人所知悉。

近日,第一部由藏教喇嘛拍摄、还原一代瑜珈大师修炼史实,且由纯正藏人担纲演出的电影《密勒日巴》即将在台湾盛大上映。本片在美国上演时获得极大赞誉。达赖喇嘛曾多次公开赞叹这部影片,并亲自主持美国的首映。他表示:“每当我阅读或听闻这个故事,都会流泪,并生起强烈的信心。”

本片也同获十七世大宝法王、宗萨钦哲仁波切,以及佩玛‧丘卓等当代佛法大师一致推荐,认为是一部精彩好看且有益世道人心的电影。被《纽约时代》周刊誉为全球最有影响的二十五位人物之一,著名女星邬玛舒曼的父亲伯特舒曼,是一位藏学专家,他说:“密勒日巴是藏史传记里,首位以凡夫之身,能够即身成佛的人物。他是普通人,却能与鬼怪和野兽为友,完全不是我们想像的那样苦行,他乐在其中,一无所有,却非常地快乐,这才是我们最叹息、羡慕之处。”

或许你对于西藏一无所知,或许你不是佛教徒,但是听闻这个故事,都会感到生命的伤痛被抚平、慈悲的力量涌生,从而获得心灵的平静与启发。

藏传佛教丰富的文化艺术美



不丹籍导演秋宁仁波切



导演秋宁仁波切指导演员拍戏

这部影片导演秋宁仁波切,是一位自小受到严格佛法教育的修行者,目前为印度和西藏一所寺院的精神领袖。影片在二零零六年上映,二零零九始在台湾上演,由首位台籍经过认证的转世活佛——台南噶玛居寺的住持洛本天津仁波切义务发行,所有收入完全捐作社会公益基金。


不丹籍导演秋宁仁波切以电影弘法

洛本天津仁波切说自己与热爱电影的秋宁仁波切,本就有累世的因缘,促成本片在台湾上映并非偶然。对于本片广受欢迎,洛本天津仁波切说:“西藏人是一个热爱大自然,愿意拥抱大自然的民族,藏传佛教给人的感觉是很艳丽的,很艺术,这个民族是地球上的珍宝,所以受到世界各地的欢迎。”

一位佛教修行者拍摄电影,起用一群修炼多年、毫无经验的僧侣为演员与工作人员,初试啼声却有非常好的成绩,在一般人眼中可能有点匪夷所思。而洛本天津仁波切这么说:“每一个转世的仁波切都会有他的人格特质、他特别的特长,去从事与其他人不同的弘法事业。人的心都是有缺憾的,但是最完美的也是人的心。我们如何将内在的完美,透过外在的形式表达出来,每个仁波切都有不同的方式。”



拍摄地点美景如画

“有人问过秋宁仁波切:‘你为什么热爱电影?’他说人的一生很短暂,真正留给世人的东西很有限、很短暂。人的一生也像拍电影一样,很辛苦;但是最后留下的胶卷,一定会比人的一生存活的时间来得长、影响来得更大。”洛本天津仁波切说:“所以别的大师是用贝叶经写经典,他是用胶卷写经典,这是他很了不起的地方。”

“因为现今影像的力量太大了,他选择现代人最容易接受的电影来弘法。所以这不是一部商业电影,是心灵艺术、是宗教。这样子的电影很冷门,想赚钱的话几乎是不可能,所以我们一开始就不是为了赚钱,是为了理想。”

重现千年前大师修炼的场景

密勒日巴的传奇在西藏家喻户晓,以优美的道歌流传千年,并奠定藏人文学的基础。密勒日巴是十一世纪末,一位极具智慧的伟大上师。这是一个神话般有趣的时代,被描述为巫师漫游山间、而瑜珈士飞越天空的时期。密勒日巴成道的过程曲折离奇:他出身富庶家庭却惨遭亲戚抢夺家产,尝尽人情冷暖后,奉母命学黑法术屠杀村人;背负了三十六条人命的重业后,在忏悔痛苦下,步上艰险不易的修炼成佛之道,过程犹如一首可歌可泣的史诗。而这部电影作品能够在众多流亡僧人经历千辛万苦之下终于拍摄完成,实是不易。



拍摄寺庙的实景



密勒日巴成道前,向村人施邪法降祸。

如果观赏过这部电影,就会被辽阔的藏地之美、流利的叙事手法、演员自然的演技风格所感动。而由于电影具有练魔法与施展咒术毁村的情节,效果逼真且气势磅礡。对于演员的生动演技,洛本天津仁波切说:“这部电影虽然都不是专业演员,但因为演的都是藏人日常生活的事,所以特别自然。”群体娱乐媒体联络人郭志成说:“这部影片阵容坚强,后制是魔戒第三集《王者再临》的班底,音乐音效是伍迪艾伦的班底。”超凡的科技更增加影片的精彩。

谈到该片所遇的困难,首先是政治上中国共产党的打压,禁止团队进入西藏境内拍摄。因此仁波切在卜卦探问、工作人员在多方探询下,意外找到在印、藏边境一个与世隔绝,海拔四、五千公尺高的“思比堤村庄”。这个村庄千年来都没有改变,更能具体重现十一世纪的西藏。洛本天津仁波切说:“以往只有台湾有关于喇嘛的电影,不管是服装、道具,都是不对的。



古庙壁上充满法喜的佛像

因为藏人在不同的族群、阶级、服装、食物上都有鲜明划分。这是一部原原本本的、真实贴近西藏人的西藏故事。”

为了确保电影的真实性,本片特地向寺院与村民商借大量的道具和服装,片中可见稀世的西藏古董和珍宝等收藏,让观众重返千年前密勒日巴大师所经历的成道之路。于是,在好不容易筹措了美金二百万(台币七千万)后,开始拍摄,完成密勒日巴前传:由凡人习黑法术,到发心向佛的过程。



藏人喇嘛修炼实景

广受佛恩 台湾上映意义非凡

在得知台湾将上映本片时,不丹导演涅琼‧秋宁仁波切亦感性地说:“台湾是一个平和的社会与幸福的国家,是广被佛法加持祝福的地方。”洛本天津仁波切也建议观众在观赏此片时,须细细体味电影的每一个片段:

“密勒日巴是千年前的一位大瑜珈士,他的著作等身、影响力历久弥新,许多西方人看了这部影片都热泪盈眶。他的一生有许多不可思议的故事流传。”他并列举密勒日巴坚忍百苦修炼成道、以纯净强大的正念面对磨难、与一苇渡江的达摩祖师论佛道法、向世人施展不可思议的神通。对于这部影片的上映,他说:

“以正面观察,会让台湾人对西藏人更加认识。但是这部片子仅是密勒日巴前半生,其实他最精彩的是后半段解脱之道,他如何求法、精进;他的师父如何磨练他。所以这部电影无妨从亲情、人性贪婪、仇恨角度来看,导演绵密的用画面告诉我们人世无常,世人以为要报复成功才能获得喜悦,但在密勒日巴身上找不到一丝喜悦,反而是不安、忏悔、流泪。我想这些是很珍贵的,前半段如果是非佛教徒看的话,会觉得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没有错,因为密勒日巴不是一出生就是圣人,他和我们平常人一样,但他告诉我们平常人如何转凡入圣,关键在自觉、自己发觉慈悲。现在人常常错了还要掩饰,或诬赖他人;这部片子的密勒日巴却告诉我们他是怎么的转化、如何改变。”

洛本天津仁波切语重心长的说:“第一次看和第二次看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如果第三次看你会泪流满面。因为他的话语背后有太多的故事。我每次看完那天晚上会五味杂陈。或许对心怀仇恨的人会有一些帮助,这也是目前台湾最需要的。”

相信本片将如三月十九日首映会上,洛本天津仁波切转述导演秋宁仁波切的话:“希望这部电影,为我们台湾带来平安与幸福!”

苦难的西藏良心胜过政治决定

原仅六百万人的西藏,在中国共产党入侵后,屠杀一百二十万人。当年十世班禅记载,过去西藏虽然是“落后的封建社会”,但因为笃信佛教,有济贫施舍的好习惯,讨饭也可以维生,从来没有听过饿死人的情况。而当西藏在一九五七实行人民公社以后,很多人吃不饱,连树叶、树皮、草根、草籽都拿来吃,不少人家死光了。达赖班禅返藏巡视时,许多藏民长跪不起,流泪哀呼:“勿使众生饥饿,勿使佛教灭亡,勿使我雪域之人灭亡。”

洛本天津仁波切说:“我的上师曾经在文革时遭受到迫害,和另外两个有坚定信仰人被派去扫粪沟;当他们在扫的时候,粪便就从他们头上流下来。监狱中也不能闭上眼睛,说你一闭眼就是打坐,就是牛鬼蛇神,而且关在寺庙当中,不给粪桶,逼迫他们向着壁画上的佛像排泄。结果其中一位受不了自杀了,另外一位发疯了。我问过我的上师:你当时的心境如何?你是怎么撑过来的?他说他一开始没办法接受,但是转念一想,这些粪便也是人所制造的啊。所以唯有忍耐才能保存佛法。”

洛本天津仁波切沉重的说:“所以人在权力驱使下,也会做出违背良知的事。”他引述达赖喇嘛的话:“牵涉到政治时,我也会倾听自己良知的声音。”他强调:“良知其实是高于政治的。政治如果不是服务人群,而仅仅是管理的话,就会沦为可怕的工具!”



首位台籍活佛洛本天津仁波切接受记者访问(摄影/陈柏年)

洛本天津仁波切是首位经过印证的台籍转世活佛的经历,也是一段非常有趣的故事。

洛本天津仁波切的家世既简单又平凡,他俗名魏呈祥,童年及少年都在台南乡下度过,生活十分清苦。由于小时候就住在寺庙附近,所以对寺庙一直有特殊的感情,每当他听到喇嘛唱诵密咒时内心就觉得十分欢喜。在他七、八岁时有一个梦境一直不断浮现,就是他经常会梦见自己对着一处光秃无毛的岩石及一栋小屋嚎啕大哭。

三十二岁那一年,他被告知生前是位活佛,自己是转世的仁波切。他去问他的上师蒋扬钦智依喜︰“说我是仁波切,我可不可以不承认、不接受?”上师的回答是︰ “已讲出来,若不接受会很快死掉,一定要接受。”他为这件事整整考虑了两个月,终于决定接受。他经过多次灌顶,学习如何成为一位合格的仁波切,每一年都到印度、尼泊尔去学习。学习到告一段落,一九九一年九月在夏玛巴仁波切的主持下,在印度锡金隆德寺举行陞座大典。

大典后,洛本天津仁波切被带到他圆寂前所住的房子,那是他童年里所梦见的房子,梦境中他在这幢小小的石砌房门前大叫:“这是那里啊!”梦境的内容解开后,他阅读到自己生前的传记,明白第一世仁波切晚年曾在西藏祖菩寺后山闭生死关,直到六十八岁圆寂时都未出关。这个关房就是石山中的一幢石砌小屋,也就是他梦中一再哭泣的地方。

谈到神奇的转世经历,洛本天津仁波切说:“我与秋宁仁波切的因缘不是这一世,他第一世是我的前两世,一百年之内我们会投胎一到两次。几百年前你帮我、我帮你,一直到现在。”

“那一世他是很出名的扶藏师、岩藏者,我是十五世大宝法王的一位金刚上师,他把他的取得的延长贡献给大宝法王。那一世我的姊姊嫁给大宝法王,这世转为明定法王的女儿。”他说:“也许别人会很怀疑转世这件事是不是真的,但是我们就是知道,而且主要还是要经过法王的认证。我和我的姊姊这一世见面都在台湾,彼此都听闻过,因缘际会下见面,我讲的第一句话是:‘你还是这么凶。’,她说:‘你还是没有变!’”◇

转载自新纪元周刊116期“电影‧人生”栏目(2009.04.09~04.15)

原文连结:http://mag.epochtimes.com/118/6207.htm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