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赵紫阳自传图片 访鲍朴回应出书风波

人气 52
标签: ,

【大纪元5月29日讯】(大纪元记者李真香港报导)根据已故中共总书记赵紫阳独白口述录音整理的新书中文版《改革历程》将于香港时间29日正式上架发行,据知新书非常抢手,首版一万四千本已经基本订购一空,有消息称中共当局派了很多内线来香港抢购。大纪元在新书发行前夕,独家专访新书出版人,鲍彤的儿子鲍朴,谈到出书的秘辛以及最近的有关出书风波,并率先向外界披露新书中文版本图片。


赵紫阳秘密录音整理的自传英文本《Prisoner of the State》(左)和中文版《改革历程》(右)(摄影:文翰林)

鲍朴带着刚刚印刷好的中文版封面书套接受访问,书则要等到29日当天才能得到,他笑称大纪元是最早拍到中文版封面的媒体。中文版正面是以赵紫阳的黑白微笑的大头照作为封面,封底设计是赵紫阳的书房背景加上白兰花,鲍朴解释说:“这个是赵家灵堂上的花,也象征了赵的高洁品质。”

鲍朴表示,早在05年一月赵紫阳逝世后不久,他就得到了赵秘密录音带的消息,之后他在香港注册新世纪出版社,就是为了“最终就是要出这本书”。整个过程持续了四年,过程非常复杂,有很多人参与其中,终于令赵的自传大白于天下。鲍朴形容过程非常低调,非常保密,直到正式出书前公布给媒体知道后,出书的消息才透露出去,他也“感觉”到被人跟踪,直到书出后跟踪的人才消失。鲍朴还透露说,最近收到很多冒名记者的人打来的电话,问“电脑如何保密”?他的电脑也频频受到人的攻击。

鲍朴表示,自己对该书非常有信心,他指出该书以第一人称撰写的特色,“很多不是第一人称写的,只要有一点点当时内幕材料,就非常吸引人,何况赵紫阳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

鲍朴明确的表示,杜导正等四人的确对当时说服和帮助赵紫阳录音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就是这些人把这套录音带在历史上保存下来,他们做了很好的事情。”对于最近《明报周刊》声称拿到杜导正的文章,认为现在出书“不是时候”,他质疑有关文章和杜写序言支持出书的本意相违背,质疑对方为何不找杜本人证实有关言论后就贸然发表有关文章﹖他还对有关最近中共喉舌媒体对英文版和中文版有出入问题进行了回应。


负责赵紫阳秘密录音翻译和中文版出版的新世纪出版社出版人鲍朴(摄影:文翰林)

以下是访谈整理:

问:能不能谈谈新书发行的情况?

鲍朴:发行的情况,据我所知,一万四千基本上全部定满了。第二版已经开始运作了。

这个热烈程度我没有估计到,第一版我原本打算是八千本,在书籍没有曝光之前,不知道书名之前,经销商说香港没有一个印刷商第一次印刷就是八千本,我是有信心,发行应该没有问题。但是媒体爆光之后,他(印刷商)24个小时之内就打来两次电话,说要加印。

问:为什么这么有信心?

鲍朴:我认为这是政治回忆录里面用第一人称写的,对当时历史做了填补,很多不是第一人称写的,只要有一点点当时内幕材料,就非常吸引人,何况赵紫阳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

问:当初成立出版社和出书有没有关系?

鲍朴:不能说完全没有关系。我开始出书的时候,最早我是出了两本赵紫阳的纪念文集,我认为香港是一个很好的出版环境,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出版。我的出版社没有一个办公室,也不用租房子,我的设计都是全部用电脑来编辑。

我出了14本书,前面13本书没有引起人的任何注意。当时就知道会出这样一本书,当时就非常有信心这个出版社会继续运作下去。



鲍朴表示,他四年前创立新世纪出版社,就是为了今天出赵紫阳的书。(摄影:文翰林)

问:当时设立出版社就是为了今天出赵的书?

鲍朴:当时设立出版社,就是有这个想法,最终就是要出这本书。

问:什么时候得到秘密录音﹖

鲍朴:2005年1月,赵紫阳去世的时候,以后不久就出现这个(录音)存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一共花了两年半的时间,然后开始翻译,做编辑,然后再出书,时间非常紧。搜集材料是非常复杂,很多人参加,包括把录音带集中起来,也包括变成其他形式,包括现在上网的有些片段的内容,大家媒体上可以听到的mp3,也包括文字,文字要核对,翻译一稿二稿之后,还要和英文、中文对照,主要是枯燥的文字翻译工作。

问:过程非常低调?

鲍朴:非常低调,也非常枯燥,每天就是纯文字的工作。没有迹象表明走露了风声,包括英文版去年12月上网,上网的时候只是未命名,作者是未知这样一本书。实际上该做的都做了。只是书名和作者没有公开,这个事情对英文出版社这样保密的一本书不太常见,从上网到后来出书过程中没有被人发现。

问:出书最困难的是什么?

鲍朴:最困难的就是把文字当中有中国特色的,反映中国政治特有文化的材料,和英文大众读者去沟通,中间的鸿沟是很大的。你翻译要做什么样的处理才能原汁原味,这是要下很大功夫,我们开始也走了很多弯路,我们英文版有一个前时代版杂志主编,给我们很大帮助,这本书在最后处理阶段他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问:就您了解,赵紫阳为什么会留下秘密录音?

鲍朴:他没有直接的遗愿出来,从常理分析,他既然克服了这么大的困难完成这个录音,他就想把这段历史在历史上有所留存,这是毫无疑问的。

问:你知道当时赵录音的具体环境?

鲍朴:我确实不知道。据我所知,家里人不知道他在录音,直到去世都不知道录音的存在。如何克服这个困难,对我来说,还是个谜,我希望最终有一天能够发觉到其他的材料,知道最后的处境是怎样的。这个我也想知道。

问:书中对江泽民、李鹏、邓小平等人的评价?

鲍朴:他既不回避,也不刻意去渲染,这是和他性格有关。政治人物写传记,不实之词,过分渲染,赵先生在做这些回忆的时候,我认为他非常严谨。他很少回避,你们看到中文版的时候,你自然就明白了。

问: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

鲍朴:书中的材料是非常非常珍贵的,他最大的价值在于填补了这段历史的空缺,最有现实意义的就是今天我们对六四问题的看法,对六四问题官方的评价,为什么采用这个手段去镇压和平市民,官方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从历史上抹去,这是做不到的。

问:很多人参与这个出书过程?出书是否是一种奇迹?

鲍朴:这个早就应该出。赵的女儿王雁南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份东西不是出的太早而是太晚了,十几年前就应该出。因此这个书终于出来了,证明大家都认同这个东西有它的历史价值,应该出版。我还没有遇到一个人说这种东西不应该出版。

问:杜导正承认四人参与录音,是否就是这些人在做?

鲍朴:这四个人他们对录音,对说服赵进行录音,对最后录音的保存,一系列初期的工作,他们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这些人把这套录音带在历史上保存下来,他们做了很好的事情。以后出书的过程,有些事情因为通讯的障碍,我没有和他们有所沟通,有所接触,我希望有机会和他们有所了解,两边过程到底是这样。

问:最近出书有些争议?《明报月刊》称杜写了文章说该书出的不是时间?

鲍朴:如果明报报导是真实的,杜有任何的意见,我觉得都是正常的。我也是从明报才知道有这件事,文章中第一提到,杜导正给了一篇序,第二又说不希望这本书出版,如果我是记者的话,你不希望这本书出版的话,你为什么要写序呢?他没有去找杜求证,我觉得这个报导没有完善表达杜的意思。我和杜从来没有直接沟通过。我看到明报的报导后,我都糊涂了。

明报月刊所谓的杜导正的版本,和最终放在书里面的版本有什么区别?没有说从原作者出来就是最终的版本。我对杜导正提出的基本事实进行核对,我出书也是为了对读者负责,杜提到赵的家庭会议,我找到参加会议的当事人进行采访,第一是几月几号,到底是什么时间,我认为必须要有一个真实的版本,我对当事人进行了采访,明报月刊的版本和我的版本有什么区别,就在于这个。他没有对事实进行采访和核对,我进行了采访,第一有所修改,有些对不上的东西,比如有多少字数,杜说有12万字,我明明有15万字,我不肯定的东西,我就删掉了,这个东西一定要在历史上站得住脚。

我这个是准确的(注:明报称杜导正序言指赵召开家庭会议是六四之后,鲍朴的书的版本是五月十七日),我是亲自采访了赵开会的当事人,她亲口告诉我当时的情形,我认为杜导正当时不在现场,他也不太清楚。这个日期说明,六四之前,赵已经认识到危机。赵辞职,等于知道所有的权力都失去了,所谓六四的整个操作安排,他已经不参加了,那个时候就是五月十七日以后。

问:中通社发文称西方媒体在炒作?

鲍朴:如何评价,是别人的事情。作为我最重要的是,我认定这个东西是不是值得出版,我在香港出版是不是合法的?

英文版本有误,我不认为有什么误差﹖至少我的翻译是正确的表达他本人的意思,有人说他的英文版不合适,提英文版不合适的人,第一他不是编辑,因为作适当的修改这是编辑应该做的。举个例子,改革历程,到了英文,大部分英文读者不知道什么叫改革,就改了名字,非常简单。

问:听说有人跟踪您?

在这本书英文版出版前媒体曝光的前夕,我是感觉有人跟踪我。我在北京的时候,每年去看望父母的时候,我也被跟,在北京他们是肆无忌惮,在香港他们还保持距离。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外媒访鲍彤 中国下封口令
赵紫阳新书见证六四屠杀
【热点互动】从赵紫阳看中共与良心(2)
六四前夕 鲍彤被国安带离北京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