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传美术

理性、明晰的新古典主义(七)

新古典主义的代表艺术家
谢春华
font print 人气: 91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7月22日讯】雕塑

古迹挖掘中出土的大量古物残片和希腊、罗马雕像,提供了古典艺术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因此雕塑也是最能表现新古典艺术的媒材。温克尔曼在一七五五年出版的册子里提到,古代雕塑对于描写古代艺术的艺术家而言,可说是主要的知识来源。

罗马因为拥有许多古代雕塑的杰作可供艺术家研究,吸引了大批艺术家、学者和爱好者慕名而来,罗马便成为新古典主义的雕刻中心。在罗马,雕塑家的工作室通常都对观光客开放,让顾客可以看到一些正在进行的作品,和助手们制作的著名雕像复制品。著名的雕塑家有班克斯(Thomas Banks,一七三五~一八○五年,英国)、乌东(Jean-Antoine Houdon,一七四一~一八二八年,法国)、弗拉克斯曼(John Flaxman,一七五五~一八二六年,英国)、卡诺瓦 (Canova Antonio,一七五七~一八二二年,意大利) 、托瓦尔森(Bertel Thorvaldsen,一七七○~一八四四年,丹麦)等人,以卡诺瓦最具代表。



图41 《博士胸像》(Portrait bust of Dr. Dorothea von Rodde-Schlözer)局部,1806年,乌东,大理石,巴黎,法国


图42 《肖像浮雕》,1800年,弗拉克斯曼,大理石,预言博物馆(Bode-Museum Berlinn),柏林,德国

卡诺瓦 (Canova Antonio,一七五七~一八二二年,意大利)

十八世纪末期随着绘画的演变,以希腊、罗马雕刻作为基础的新古典主义的风格不久就成为雕刻的主要趋势。卡诺瓦是来自意大利北方的石匠,一七六八年搬到威尼斯,一七八○年抵达罗马开始研究关于希腊罗马的艺术。借着研究古物,卡诺瓦短期内便发展出新古典主义中最能表现雕塑内涵的风格。如《邱比特和赛姬》这件雕刻作品是卡诺瓦的代表作之一,描述神话中丘比特的吻使垂危的爱人赛姬苏醒的情节,作品表现出韵律的造形和优雅气氛,大理石材显现光滑纯净的效果。



图43 《邱比特和赛姬》(Cupid and Psyche),1787~1793年,卡诺瓦,大理石,155×168 x 101公分,罗浮宫博物馆,巴黎,法国

卡诺瓦有意将作品的细节及质感表现在高度匀净的表面上,光滑、饱满的轮廓线在精雕细琢下,和谐的将源自古物的原则呈现为新古典主义的风格。卡诺瓦在罗马有一间大工作室、雇用很多助手,但是大理石雕塑通常是卡诺瓦自己完成。这些大理石的工程和增大的模型在初步的设计上,往往要依赖机器来制作很多成品,以销售到国际市场上。

卡诺瓦曾替奥地利法兰西斯二世、苏俄的凯萨琳一世、威兹顿公爵和拿破仑等人工作过。拿破仑曾邀请卡诺瓦在巴黎定居和工作,但他还是留在罗马替教宗服务,并于一八一五年代表教宗到巴黎收回因战役而被取走的意大利艺术品。
卡诺瓦有名的肖像《 斜倚的宝琳・波拿巴》作品中,拿破仑的妹妹宝琳手里拿着苹果,斜倚宛如维纳斯。此外还有一件身挂披肩、左手拿权仗、右手掌心托着镀金的胜利女神的《拿破仑》雕像,原本是拿破仑请求卡诺瓦在一八○二年到巴黎来为当时的第一领事塑造胸像,结果卡诺瓦雕刻六年、完成巨大的雕像。(注十八)



图44《斜倚的宝琳・波拿巴》(The reclining Pauline Bonaparte),1804 ~ 1808年,卡诺瓦,大理石,博盖赛画廊博物馆(Borghese Gallery and Museum),罗马,意大利

托瓦尔森(Bertel Thorvaldsen,一七七○~一八四四年,丹麦)

丹麦新古典主义的雕刻家托瓦尔森早期在哥本哈根王家学院学习,一七九七年抵达罗马,住进弗拉克斯曼以前所使用过的工作室,结识许多艺术家;一八一九年抵达丹麦接受褒扬,并接下为丹麦王族雕像的任务;一八二二年搬到罗马的一间大工作室,从此以后一直留在罗马,直到一八三八年。
托瓦尔森的雕刻风格严肃而且意味深远,他的人物姿势更为正规,形像更趋向古希腊模式,和卡诺瓦的意大利罗马模式有所区别。
托瓦尔森主要作品有:《慈善的基督徒》、《杰森取得金羊毛》、《希比》、《布鲁赛伊被带离阿奇里斯》、《狮子纪念碑》、…等。



图45《慈善的基督徒》(Christian charity),年代不详,托瓦尔森,大理石 ,66×46公分,罗浮宫博物馆,巴黎,法国



图46《杰森取得金羊毛》(Jason with Golden Fleece),1803~28年,托瓦尔森,大理石 , 242 cm,托瓦尔森博物馆,哥本哈根,丹麦

一八一九年,托瓦尔森为瑞士创作的《狮子纪念碑》表现一只负伤的狮子,躺在破裂的法国王室徽章上,是为了纪念法国大革命期间,为保卫杜勒丽宫护卫王室而牺牲的瑞士英勇卫兵。石像的上方刻有拉丁文“HELVETIORUM FIDEI AC VIRTUTI”,意为“献给忠诚和勇敢的瑞士”。(注十九) @*



图47 《狮子纪念碑》(Lion of Lucerne),1819年,托瓦尔森,琉森(Luzern),瑞士


(注十八)这个左手抬高、站立的雕像有三百四十五公分高,一度设置在罗浮宫,一八一六年路易十八提供英国政府,英政府为威灵顿买下,之后放置于伦敦阿普斯里威兹顿博物馆的亚当楼梯井(Adam’s Stairwell)。
(注十九)这些瑞士卫兵是最资深的瑞士雇佣兵,分别从十七世纪以来服务在王家军队的十三个军团。法国与瑞士雇佣兵建立合同组建卫队,这支军队在意大利战争中,也在十七、十八世纪中担任了护卫王室的任务,以其纪律和忠诚出名。法国大革命时期,雇佣兵制度被取消,但拿破仑和复辟王朝军队中均保留瑞士籍贯的士兵,可视作卫队制度的延续。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历史上著名的《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所画,以长卷形式来描绘当时的汴梁(今河南开封)承平时期,京都街市与汴河漕运的繁盛景象。“清明”这绘画主题有什么特殊意义?“上河”的内涵是什么?展开画轴,从城郊沿汴河到虹桥再进到城区,河道两岸的自然与人文风光,以及市井生活、水陆交通经济发展,种种描写细致而生动…
  • 时代更替、文化兴衰,历史朝朝代代承传着。张择端笔墨精熟、呈给宋徽宗的作品“清明上河图”,呈现出来当时社会的人物百态、经济活络的景象,繁华、复杂的活动场面有如上演的一幕戏。
  • “古典”(classic,classism)一词,含有传统的、典范的意涵,通常是指来源于古代希腊、罗马艺术美的价值或风格。最早用于文学,十七世纪以后才运用在美术上,当时的学院普遍认为古代希腊罗马的艺术已为未来立下典范,如文艺复兴也是受到古艺术的启发,才从中世纪的不成熟走向艺术的鼎盛。所以“古典主义”或“新古典主义”,都是指受古希腊、罗马文学、美术、建筑等艺术影响的思潮和美的风格,其特征在追求完美与永恒的价值,强调理性、秩序、明晰,形式上偏好结构的单纯、平衡与比例的整体和谐;精神上则崇尚尊严、高贵、平和等内敛性质。
  • 传统中最早的艺术学校是一五六二年时,乔治‧瓦萨里(Giorgio Vasari,一五一一~一五七四年)在佛罗伦斯所创建的艺术学院(Accademia dell' Arte del Disegno),学生们在学院里学习绘画技巧,包括解剖学和几何学。十年后另外一间学院:圣路卡学院(Accademia di San Luca)在罗马创立。和佛罗伦斯的艺术绘画学院相较,圣路卡学院较偏重教育和艺术理论。
  • 罗浮宫博物馆内收藏丰富,包罗广泛,堪称为艺术的宝库,不仅激发人们对艺术的向往,也为其它艺术馆树立典范,在艺术和社会教育方面影响巨大。
  • 新古典主义的绘画是以文艺复兴时期的素描为基础,在表现形式上模仿希腊、罗马的古典规则,强调理性的表现,作品单纯而明晰。其构图多呈静态,均衡严谨,画面细腻精密;题材多以古代神话、传说,或表现历史和现实的重要事件为主,借古代英雄的事迹表达勇敢、光辉等高尚品德和历史的大场面。
  • 画家将《拿破仑越过阿尔卑斯山》原作复制多次,从一八○一~一八○四年的这五幅画里,可以清楚看到大卫的画风素描精确、色彩炫丽透明,丝毫不因复制作品而略减其严谨的态度,可作为绘画史上珍贵的典范。
  • 一八三五年安格尔再度回到罗马,成为罗马法兰西学院的院长。一八四一年回到巴黎以后,他站在学院艺术的立场,以学院的影响力毫不妥协的反对浪漫主义。他从事艺术教学,因而更重视美学,强调素描形态甚于色彩。但是在革命时代激烈质疑过去的气氛影响下,安格尔有意将人体变形,却遭受批评。
  • 文徵明以“白描法”钩出娉婷玉立的莲花,用极婉约匀称的细线来钩勒。为了显现花瓣的精气有神,画瓣尖,下笔时先以书法中的“顿笔”为之,再提笔上来,一上来就见真章了。我们看到文徵明的花瓣线条是那么细致温和,好像随手不经意地就画出来似的,柔中带刚,刚中有柔。显得韵味无穷。
  • 奥斯陆大教堂(Oslo Cathedral)原名“救世主教堂”(Our Savior’s Church),这座于市中心、弧形一层楼高的荷兰巴洛克风格建筑,以石材与红砖混合而成。大教堂东边是教堂前侧圣坛或称礼拜堂(chancel),钟楼有铜制的圆屋顶,搭配文艺复兴风格的尖塔。大教堂几世纪以来不断在整修与翻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