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及水资源 第二代生质燃料急待研发

标签:

【大纪元7月4日讯】(大纪元记者蔡明尚综合编译)生质燃料(biofuel)原本是许多人寄予厚望的抗暖化救星,许多人相信种植玉米、小麦等作物的过程中,会藉由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加上燃烧这类燃料不会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净增加,有利于抗暖化,因而被称为干净能源。 然而,随着需求日益攀升,其负面效应也逐渐显露。 面对燃料短绌,科学家们正在研拟第二代生质燃料。

生质燃料消耗过多水资源

据四月分《环境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报告指出,以种植农作物制造生质乙醇的过程中,需要消耗的水是先前估算的三倍。当时的估算,从农场栽培作物到成品生质乙醇, 估计由玉米产生的生质乙醇每加仑约需使用263到784加仑的水。然而,实际的情形发现有的玉米田生产一加仑的乙醇,约需消耗2100加仑的水。水资源消耗量之大,形成另一个水资源耗竭的问题。

位于圣保罗的明尼苏达大学苏山旺和他的研究团队特别针对生质乙醇对水源更精确的估计方法,引用四十一州的详细数据进行评估。研究发现2007年,从农场种植玉米,到成品生质乙醇全年共消耗8610亿加仑的水。

另外,栽种过程中, 部分化学肥料也可能排放到河流,最终对海洋造成污染。

目前,美国每年约生产九十亿加仑生质乙醇,很多专家希望增加这个数字,引发关切作物生长过程,水源使用的话题,特别是水源短缺的地区。

生质燃料释放氧化亚氮助长暖化

种植生质燃料作物会释放大量的氧化亚氮,氧化亚氮又名“一氧化二氮”,俗称“笑气”。在全球暖化问题上,氧化亚氮的名声虽远不如二氧化碳,但其温室效应是同质量后者的二九六倍。氧化亚氮是自然界氮循环(nitrogen cycle)必然产物,但现代农业大量使用富含氮肥料,导致氧化亚氮排放量步步高升。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教授汤森德正在研究人类对氮循环的影响,初步结果显示氮循环变化的速度、幅度更高于众所瞩目的碳循环。

研发第二代生质燃料

以粮食作物为原料的第一代生质燃料除了助长温室效应,还会影响粮食市场供需,造成部分地区粮食短缺。研究指出,只有利用废弃农地种植多年生的生质作物,或以回收的植物制造生质燃料,避免破坏生态系或干扰土壤的栽种方式,才能达到真正的“零排放”。

现在学界与业界正全力研发第二代生质燃料,改用废弃木材或稻、麦、玉米秆、回收乳品等农业废弃物,期望开创真正具有环保与商业价值的替代性能源。例如,日本静冈大学教授中崎清彦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高效率的技术由竹子炼取生物乙醇,既不用担心和人类竞争粮食,对生态环境也不会造成影响,是极具魅力的生物燃料。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日航完成生质燃料试飞 亚洲首创
美研究:生质燃料可能加速而非减缓全球暖化
联国专家警告  暖化恶化超出预期
原油价格暴跌  亚洲生质燃料致富梦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