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古塔:开宝寺塔

灵薇
font print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开宝寺塔位于开封东北隅铁塔公园内,因塔身全部以褐色琉璃瓦镶嵌,远看酷似铁色,故称为“铁塔”。建塔之人便是宋朝时候的都料(官名)预浩。

当他建好塔时,这座塔成为了宋朝年间开封最高的塔,塔高55.88米。当时有人观赏其塔,便问预浩:“这塔为什么是歪的啊?”

预浩说:“虽然京城这地方地势平坦,但是西北之风很大,只要这塔被大风吹至不到百年,此塔便会正啊!”过后没到百年,此塔真的正了,人们纷纷说能有如此精心建塔者只有预浩一人才能做到。

预浩还写了《木经》三卷,传于后世,此书则成了木工巧匠搞建造的参照之书。

(资料来源《归田录》)

(本文转载自正见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阿育王寺”位在浙江省鄞县宁波市宝幢镇,座落于阿育王岭墩、鄮山之麓,面对玉几山。翠岗蜿蜒,群陵起伏,左璎路,右宝幢。佛家称为“六殊胜八吉祥地”,是以珍藏佛国珍宝“释迦牟尼真身舍利”享誉中外的佛教胜地。
  • 汾阳“文峰塔”位于汾阳城东两公里的建昌村,俗称“碱场塔”,也称“几水塔”、“文笔塔”等。据传,古人建此塔的本意,是为匡正汾州文风、民风,与其正西向的大型建筑群“石盘山”玄天上帝庙(已不存)遥相呼应,成为明末清初时期汾阳的一大奇景。
  • 永济县城西北12公里的西厢村的“普救寺”,院内屹立着一座古朴秀雅的舍利塔,该塔是古人根据声学原理建造的,人立于塔侧击石,可听到“呱呱”的蛙叫声。它是在方志中称为“普救蟾声”的特色建筑。清乾隆乙亥重镌《蒲州府志》中有“普救蟾声”的记载。由此可知其蛙声效应,距今至少有200年以上。
  • 玲珑塔原名永安万寿塔,因为原属慈寿寺内建筑,又称“慈寿寺塔”。据《日下旧闻考》记:“慈寿寺去阜成八里,圣母慈圣皇太后所建,经始于万历四年,成于万历六年……慈圣皇太后为穆考荐冥祉,神宗祈嗣,寺成赐名慈寿寺……有永安寿塔,塔十三级,高耸入云。”由此可以确定此塔曾是慈寿寺建筑的一部分。另外,塔碑上“慈圣宣文肃皇太后之宝”几处印文,更指明了塔的主人就是李太后无疑。
  • 北京西郊皇家苑域香山旁,有一座皇家寺院碧云寺,该寺始建于元朝至顺二年(1331),元丞相耶律楚材之后裔耶律阿吉舍宅为寺,初名碧云庵,后改碧云寺。明清两代均有扩建。

  • 龙兴寺位于四川省彭州市市区北大门,是一座有1300多年历史的丛林古刹。始建于东晋咸康三年(33年),初名“大空寺”梁武帝永定二年(558年)志公禅师扩建寺院,武则天天授二年(619年)更名“大云寺”。唐玄宗开元六年(718年)诏号“龙兴寺”。
  • 北京天宁寺,位于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外护城河西岸。寺中有北京最高的密檐式砖塔,为辽代时所建。建筑学家梁思成曾经盛赞天宁寺塔的建筑设计,称它“富有音乐的韵律,是中国古代建筑设计中的杰作”。

  • 在中国的神话中,东海里有个不见底的“归墟”,大江大海的水都流到那里,中有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仙岛上住着神仙,秦始皇派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去仙岛求取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八仙过海也是去这仙岛。汉武帝仍然向往仙岛和长生不老,他下令在皇宫北面挖了一个大水池,命名为“太液池”。开创了中国皇家园林“一池三仙山”的构思布局,历代相传。
  • 五台山塔院寺内的大白塔,是除了北京妙应寺白塔之外,尼泊尔匠师阿尼哥的又一杰作...
  • 泸定桥是由清朝康熙皇帝御批建造的悬索桥,是四川通往西康 、 西藏的要道之一。在没有建桥之前,人们主要依靠竹索、藤索或附近的三个渡口渡过大渡河。由于水流湍急,无论官民,商旅,还是藩地使臣过河都很艰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