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典故
清 徐天序 山水画〈坐禅〉国立故宫博物院 藏。(公有领域)
诗人杜甫却描绘了一个完全支离破碎的春天;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触目所见居然是一片荒芜,杂草蔓生,连花朵都滴下了眼泪;唯一残存的,大概就是那一丝始终不肯放弃的希望吧。
%e6%98%a5%e6%b1%9f1
惠崇是苏轼的好友,是个能诗善画的和尚,尤其擅于小景;他所描绘的鹅、雁、鸳、鹭等禽鸟栩栩如生,毛羽膨松,神态生动。
元 钱选〈梨花图〉。(公有领域)
梨花开放在春天,洁白如雪,纯净无瑕,她从不与群芳争艳。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以梨花形容杨贵妃居于仙宫的模样。
辛弃疾。(大纪元制图)
山河破碎,复土难收的悲哀;英雄无用武之地,壮志成空的悲哀:种种悲哀累结在胸中;诗人借《破阵子》抒发自己多么渴望重回沙场,驰骋敌阵,横扫金兵,为君王收复河山,为朝廷建功立业的宏大抱负!
(shutterstock)
卢渥是唐宣宗时的一名中书舍人,有一年,他到京城参加考试,趁著闲暇四处逛逛,不觉漫步到了宫廷外的御沟上。秋凉时节,御沟的水面飘流着片片红叶,好不美丽。卢渥忽然发现其中一片红叶上头似乎有字,于是将它捞起一看,叶面竟题了一首诗: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清 李培雨〈牡丹〉。(公有领域)
欧阳修词云:“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东风容易别!”唐朝时,洛阳被称为牡丹花都,城内栽满了牡丹。牡丹到底有多美呢?竟能将春天包涵在其中,令诗人不忍作别。
清 任熊〈大梅诗意图〉。(公有领域)
南北迁移,本是雁群为了躲避季候寒冷的自然反应,不料却使它们成了传信的象征;忠于伴侣的天性,更使雁儿平添许多诗情画意。 雁足传书,来自于一个动人的故事。
清 陈字 文房集锦〈山茶野菊〉(国立故宫博物院 藏)
山茶 似牡丹一般鲜艳,却微小而不愿以名花自居;没有富贵之气,又不似幽兰娇柔。 山茶的花期甚长,总在春天时领先群芳出现,又在冬季里不畏严寒伸展。
清 改琦〈仕女图〉。(公有领域)
当春风吹起时,开了满山遍野,带来大地一片明媚风光的花朵,其实是桃花。“两岸桃花夹古今”,“春来遍是桃花水”,“春风桃李花开日”,“桃李殷殷柳絮飞”,这些全都是歌颂桃花的诗句。灿烂嫣红的桃花才是民间真正最常见到的景象。
南宋 夏圭〈雪堂客话图〉。(公有领域)
柳宗元自小被称为神童,他“精敏绝伦”,二十一岁进士及第,妻子是礼部、兵部郎中杨凭的女儿;二十四岁任秘书省校书郎,三十一岁时,就已是京城的监察御史了。
〈王翚仿诸家山水.仿王维雪图〉(国立故宫博物院)
科举落第后,孟浩然还不死心,继续在京城里徘徊;挚友王维邀请他去官署参观,孟浩然很高兴地前往了。两人正聊得愉快,突然皇帝驾到,孟浩然一下慌了手脚,无官无职的他,临时没处回避,只好藏进了一张大床底下。玄宗皇帝走进屋来,只觉王维神色有些异样,便问发生了什么事?
东汉 袁耀〈绿野堂图〉。(公有领域)
清代文学家张潮曾于其《幽梦影》中说道:“在月光下,要欣赏箫声;在山林间,聆听松涛声;在水际,该听渔人的欸乃声;如此,才算不虚此生。”(1)那么,在客游他乡的孤独夜晚,又该听什么声音,才最感触良深呢?
清 萧晨〈踏雪寻梅〉。(公有领域)
相传,宋朝时候有一位比丘尼,为了求道,踏遍了千山万水,想寻找佛法在何方。她不辞艰辛,吃了无数苦头,以为终会找到一个使自己开悟的答案,明白道如何成?如何打开佛性,体悟生命的真相。
明.陈裸〈王维诗意图〉。(公有领域)
开元年间,年轻的王维漫游若耶,借住友人皇甫岳的云溪别墅中。这里青山绿水,飞涧幽泉,还有朴实的农户,采莲的少女,生活其中每每令人忘俗。在一个春暖空山的夜里,如常禅坐的他,突然听到了桂花的声音。
清 沈宗骞〈竹林听泉图〉。(公有领域)
邵雍是北宋的理学家,更是知名的象数大师和预言家。相传邵雍师承仙人陈抟,作了《周易先天图说》流传于世。他曾信手写了一首有趣的数字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清 华嵒〈隔水吟窗图〉轴局部。(公有领域)
一个春天的早晨,孟浩然从甜梦中苏醒,脑中仍萦绕着缤纷花朵,清脆鸟鸣。他准备好要迎接春光了;推开窗,却见满园落花,春色狼籍。究竟梦里的春天是实?还是梦外的春天为真?孟浩然吃了一惊,他提起笔: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李太白文集》之《将进酒》。(公有领域)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这是杜甫对李白充满倾慕的歌颂,清新飘逸卓然不群,正是李白最传神的写照,也是他作品的风格。虽然出生在格律诗的全盛的年代,但李白还是最喜欢写那不拘字数、不拘长短,自在又痛快的古诗或者乐府。
宋 (传马远绘)〈雕台望云图〉。(公有领域)
在浩瀚的时间长河中,人类的生命如此短暂。悠悠万代,世间的辉煌,不过如一粒粒瞬间碎裂的沙尘,甚至留不下一片涟漪!生命究竟为何而来?又将归往何方?在无尽的苍穹里,如此微渺的自我,却总苦苦追寻着一个或许永远也得不到的答案!
清.戴熙〈云岚烟翠图〉局部(网路图片)
王昌龄的好友辛渐准备北上洛阳,诗人特地陪伴着他,直送到润州,在芙蓉楼作别。〈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清 禹之鼎“幽篁坐啸图”(洛神艺术网络图片)
人称“诗佛”,在他的诗中常常看不到作者个人的形象,只是如画般描绘出自然的本来面目。由于长年修佛,王维的诗总表现出一种“无我之境”,没有过多的情感,只是静观万物纷陈而已。〈竹里馆〉一诗却打破了这个常例,诗中不但出现了主角清楚的自我,而且还是一个极度孤独的形象。
〈梅花翠雀〉(国立故宫博物院)
王维羁旅在外,好不容易遇上了一位刚从故乡来的客人,想打听家乡的近况;没想到满腹乡愁的他,千头万绪,不知从何问起,最后,却提起了梅花。
明 盛茂烨〈唐诗山水僧敲月下门〉。(公有领域)
贾岛对韩愈再三拜谢,两人变成了好朋友;韩愈骑上马,与贾岛一路讨论著诗文回去。一如月下划破寂静的声响,贾岛与韩愈的相逢,也敲开了他人生与仕途的大门。贾岛后来以韩愈为师,并正式还俗参加科举,只可惜内向孤静的性格,使他郁郁不能得志,一生在排挤、贬谪,与谤议间度过。
清 袁江〈观潮图〉局部。(公有领域)
离别,给人的印象似乎总是悲伤的,壮年时离别,是一种沉痛的割舍;暮年时离别,是一份对逝者的自伤;然而,离别发生在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却可能于殷殷相送中,寄托了更多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与祝福。
元.朱叔重〈春塘柳色〉(国立故宫博物院)
盛唐,是帝国领土最为扩张的时期;塞外辽阔的风光,英雄策马的景象,抛头颅、洒热血,建功立业,是每个好男儿心中都有过的梦想。在这个时期也产生了许多杰出的边塞诗人,他们的作品得到百姓的普遍共鸣,也被人们所广为传唱,而其中最杰出的当推王之涣。
力士脱靴,贵妃研墨。清代版画。(公有领域)
李白应是深具仙根的,据《李太白全集》里记载,他与东岩子在山中养了一千多只珍禽,并能召唤它们;这段时光想必也奠定了李白诗文中具有的“神仙气息”。
明 张路〈骑驴图〉。(公有领域)
孟浩然年长李白十二岁,当时已经是名满天下的诗人了,而年轻的李白才初出茅庐呢。他们一见如故,时相往来。李白仿佛像见到了一座高山,一心只想亲近与登攀;孟浩然的胸怀磊落,恬淡自然,让李白写下了“吾爱孟夫子”的满腹钦仰:
清 王翚〈云山竞秀图〉。(公有领域)
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一○七九年),御史何守正等上表弹劾,言苏轼诗句讥讽朝政,暗藏不轨;神宗大怒,将苏轼逮捕入狱待死,史称“乌台诗案”。这是苏轼政治生涯的重大转折,他在狱中历尽折磨,三不五时接受严刑拷打,“诟辱通宵不忍闻”,几度将要命绝;……所幸最终免死,改谪黄州团练副使。
重阳节登高是从古传今悠久的中国文化,内涵深厚。(图为清‧钱杜〈人物山水图〉/公有领域)
公元七二七年,年轻的李白来到湖北安陆,一脚踏进秀丽的碧山,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这里有山峦叠翠,花树如仙,甘泉清冽、鸟语低回,……
〈韩湘子、曹国舅二仙会乐〉(国立故宫博物院)
韩愈因为谏阻唐宪宗迎佛骨,惹得皇帝大怒,把韩愈贬去潮州(广东)当刺史,限日动身。潮州当时开化较晚,距离京城又遥远,一路都是穷山恶水。韩愈仓皇地前去赴任,途中却遇到一场大雪,凛冽寒风之中,大雪积累了数尺深,连马儿都无法前行了,前后看不见道路;韩愈困在荒野中,又饥又冷,不禁绝望:“难道我今日要死在此处。”就在进退两难之际,忽见远处有人冒着严寒扫雪而来,韩愈又惊又喜,一看竟然是韩湘子。
月亮  月夜 (摄影:王嘉益  / 大纪元)
然而,国境的安宁,四海的升平,是要以战士的风霜与离乡背景做为代价的。那塞外雄伟的风景,背后是刺骨的风沙,与深闺梦里的眼泪。边塞与闺怨,就成了唐诗题裁中互为表里的内容。
    共有约 50 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