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
立春:天人合一 展开一年元气
“立春”的起源已久,映现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成分之一。我们的古人怎样在“天人合一”的指导下迎接立春,怎样开展新春新希望呢?从天子到万民、从国家到个人实践的立春节俗对当代后人有什么要义与作用吗?
元宵节俗:春风夜放花千树 花灯起源与胜景
元宵花灯诗情画意,人间与天上相系:“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般殊胜出尘的元宵花灯的节俗,起于何时呢?在中华文化中象征什么精神内涵呢?
传统年俗代代传  只为守护天人相系的纽带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过年”是从除夕前就展开一连串的年节风俗和仪式,带来除旧布新的洗礼,展开一元复始的新气象,其中更展现着历代相传的一种亘古的美德,守护天人相系的纽带。
【爱丽话五千】五千年前的腊八和今天有什么不一样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传统的中国新年是从腊八节开始的,家家户户是从这天起,就开始置办年货,准备过年了。
冬至一阳生  一阳之气真能实测吗?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的开端、领头的节气。“冬至”有什么具体表现呢?“冬至一阳生”只是一个阴阳五行的玄虚概念吗?还是一种可以实际观察到的、甚至“捕捉到”的节气现象呢?
贺冬至节俗  展现天人合一的内涵
“冬至阳生春又来”!度过年中最长的一夜——冬至夜之后,白昼将渐长,预告着春天就在不远处了。历代冬至节传承下来不少的节俗,表现天人合一的精彩传统。
吃了冬至汤圆长一岁 或是过了年长一岁?
俗谚说“吃过冬至圆长一岁”;然而,一般公认吃过年夜饭过了年才长一岁。到底是吃过冬至汤圆长一岁,或是过了年长一岁呢?“吃过冬至圆长一岁”有什么根据吗?为什么在民间流传得这么久远呢?
品味节气:立冬养生 掌握一原则不负好人生
立冬拉开冬天的序幕,不管在传统文化或是中医五行养生上,这节气都富含很重要的生命精神与意义。立冬赏菊诗情花意浓、立冬节气特色、立冬食俗、立冬养生,不要错过立冬启动的良好时机。
九九重阳节有哪些风俗?
“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此诗是因九九“重阳节”而作的。黄历九月九日从汉到魏晋已有重九登高的风俗。九九重阳为何被称颂为嘉节?又为何有登高避疫的风俗?历代又有哪些重阳节的风俗呢?
9月23日来了!你想到什么呢?“秋分”报到!“秋分”有一层意思就是秋天到了中点,不过中华文明看秋分的内涵不仅仅如此简单。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极为重视秋分这个节气,而且在生活中落实了“秋分”的精神。为什么秋分这么受重视呢?“秋分”的精神又是什么呢?
你可能不清楚的中秋节民俗和故事起源
中秋节又到了!祭月赏月,登高玩月,月饼处处飘香。中秋节起源于何时?中华文化的中秋节文化传统,还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𢭏药的故事到底传承多久了呢?探索古书中的记载,它们的起源有的甚至相距二千多年……
纪实摄影的魅力 朱健炫的矿工讴歌
80年代的台湾,经济正在起飞,煤矿就是原动力,没有它一切都动不了。朱健炫当年带着他个人独到的敏锐与观察力,穿梭在矿区里,用胶卷摄影记录下生活在煤乡的男人女人与他们的孩子们……为台湾留下了这段珍贵的历史。 看过不少展览,能记住的不多。 ...
白露:反映节气的诗词展现哪般生命情怀?
白露不露身!“白露”是以天候特征命名的节气,夜间白露凝结,天地的暑热退了寒气萌生。古人诗词中有不少对应的描写,展现了怎样的心境呢?
“艺术家时装”首款印花连衣裙
绿茵之上,树荫之下,小溪淙淙,鸟飞鹂鸣,几位女子身着素雅碎花裙,沿石阶浅笑细语而过,翩跹步态盈轻,莞尔一笑娉婷…… 她们穿的便是“艺术家时装”新推出的首款印花连衣裙 。这款裙装犹如一阵清风,又像一股冰泉,带来了凉爽与甘甜。看似平凡无奇,而这款连衣裙正是神韵艺术总监兼设计师D.F先生为“艺术家时装”(Artist Fashion)设计的首款连衣裙。
立秋节气民俗与诗情 七月戒流火七夕相思
立秋有“一叶知秋”、“七月流火”让人警惕阴阳变化消长,睹始知终。从古以来,牛郎织女的七夕故事,更让立秋充满浓浓的人间情味。立秋还有一些民俗防病防疫的古老智慧。
雅俗共赏的艺术 手绢舞秧歌舞赶走你的乡愁
一方土地养一方人, 如果你想回顾真正的民族风情,那么欣赏一只传统民族舞,听一首美妙的神韵交响乐就可以了。小提琴搭配二胡,阵阵锣鼓、声声唢呐、鲜艳的手帕,那东西方乐器的完美和声,呈现热闹欢腾、 幽默欢快的民族风情, 一定会赶走你的乡愁,让你陶醉在雅俗共赏的艺术享受之中。
从先秦到明清各代粽子 多味多姿一一道来
粽子的文化传统已经传承了二千多年,粽子的外表和内馅也是形形色色:甜粽、咸粽、果粽、杂粽、果仁粽、凉糕粽、养生粽,缤纷多彩。从先秦到明清各朝代的特色粽子,一文说分明。
不知“道”已在道中:端午节俗对应的养生之道
端午节俗中反映了天人合一观,以及古来的五行养生之道。人们迎节过节俗,吃粽子、吃“五红”、吃“五黄”、挂艾草菖蒲、用午时水,可以说不知道已在道中。当我们深入知道时,更能发现节俗中蕴藏的文化智慧。
夏天第二个节气 为何称为“小满”?
小满节气,小得盈满,“映水黄梅多半老,邻家蚕熟麦秋天”,四月天暖好流连。小满和我们两件生计大事息息相关,在民俗中也能看到悠久的历史源流。
听《顶碗舞》品蒙古奶茶 体验千年不变的热情
在那长城以北的塞外之地,深蓝的天空下,广阔的草原上,近处风吹草动,远处雄鹰飞翔。蒙古草原上,一位身着皮草的年轻女子款款走出帐篷,她头顶一碗热腾腾的奶茶,递给远道而来的宾客,这是神韵作品中发布的一首经典交响乐《顶碗舞》描述的优美画面,相信如果你去大草原,途径蒙古包前,也一定会停下脚步。
立夏养生怎么食补 怎么吃出美颜色?
五月薰风迎暑来,立夏到了,在热天里怎么养生?看传统中医的智慧。中医说夏天进补美颜正是时候,要怎么作呢?立夏又有什么民俗呢?
春日的传统活动
2022年北美洲的春天乍暖还寒,春雪时而洒落在初发的嫩芽之上,万物在蛰伏一冬之后重现生机。虽然气候变化正在为整个生态圈带来焦虑不安,人们仍然对春的到来充满期盼,这是五千年来不变的习惯。中国古人对于每年如约而至的节气充满了感恩,倚赖着被春风春雨滋润的大地诞育的繁盛物种而生存,所以,他们以各种亲近自然的仪式表达他们内心虔诚的礼赞。
清明扫墓祭祖习俗的起源为何?你可能想不到
清明节扫墓祭祖的起源为何呢?古代的扫墓,早先和寒食有关系;“人家插柳记清明”。相传这些习俗有一个共同的起源,来自久远的春秋时代。
为何说“春分”一刻值千金?
“春分”是一年四季的重大节气。中国古来有春分一刻值千金的俗谚。什么道理呢?“春分”反映了大自然的节气,落实到中华文化中,有哪些阐扬天人合一精神的表现吗?
【二十四节气】最是美丽的季节  错过了惊蛰将错过什么呢?
“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惊蛰是仲春的第一个节气,为何叫惊蛰呢?惊蛰雷惊醒地下的生物,你知道什么花也受到感应了?惊蛰收集了天地间的诗情画意,你可别错过了。
元宵节俗传承 汤圆为何叫“元宵”?
元宵节浮圆子、供圆子、吃圆子,团团圆圆。看着沸水中的圆子浮水面了,变得更大更饱满(发福)的圆子,食指大动,心中喜乐,人们对圆子寄情:“元宵”并百福!那么元宵节的圆子为何叫“元宵”?是巧合吗?元宵节庆食俗的传承历史从何而来呢?
“人日”是人类共同的生日 古传一粥助养生
黄历新年收假了,元宵节还未来到,这期间还有什么庆祝日吗?有“人日”。古人在这一天,祝贺人人生日快乐,青春喜乐像过年。我们现代人可以从中吸取哪些养分呢? 
立春养生吃什么?古来重视这一盘
天地四时迢递,冬去春来——立春这一节气,无论如何,都是令人身神振奋欢畅的一刻。这时也有一盘应时的养生餐,从古来就在中华文化中享有盛名,也被中医推荐。到底这一盘是什么菜呢?
春联的由来和奇趣 明太祖妙绝一御联
“春联”这个中华民族过年的特色文化,丰富的内涵和奇趣轶事实在绵绵不绝。可知明太祖和春联的普及有什么关系呢?可听过他在民间流传的一副奇趣御联?盛名的“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堂”一联, 是怎样产生的呢?赏玩妙趣联,和疫情中传福音的春联,迎新接福。
过大年七大年俗 源流底蕴知多少?
腊月最后一天,旧岁至此日而除,旧年至此夕而尽。这一日夜汇聚了许多传统年俗,展现十足的年味儿。七大年俗有哪些,追根究底,可知道它们的源流底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