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
历代茶具演变
茶叶和茶具总是相得益彰、珠联璧合,北宋范仲淹:“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这是赞誉宋代点饮末茶时,茶器的优美来烘托新茶的鲜嫩、怡人;茶案上选用一套白如玉的景德瓷茶具,或置上宜兴紫砂壶配上明式瓷瓯,冲泡香高味醇、泡水细长的上等茗茶,此时才能同时表现茶汤的色泽,山林的芳香和清雅的味韵,大大提升品茶的意境和生活艺术的内涵。
宋代饮茶风行 高丽引进汝窑茶器形
北宋汝窑天青碗藏于英国伦敦大学大卫德基金会的碗形器,为满釉支烧的撇口(即口缘处微开展)碗,圈足亦微外撇,碗底可见5个清晰的支钉痕,并可从中看见灰黄色胎土...
吃茶趣
据说世界的茶和中国都有关系....
茶铺里高高的橱柜置放着铝罐,罐上的红纸写着“乌龙”、“冻顶”的毛笔字,映在赭色桧木长桌上,拉长了的笔划显出文字的朴拙...
进入上环源吉林的铺头,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一切都很传统。源氏兄弟一直坚守祖训,知足常乐,既守住祖业,也守住香港的传统之一──凉茶。
都知道“西湖龙井”是茶中名品,而“明前龙井”更是这龙井之中少有的精品,人称“女儿红”..
杯水馨暖,人情纯好,复有院中轶闻,浅啜间恍忆昔时茶人诗句:“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都会茶馆是一种私人的小美术馆,小书院、一种人文空间。茶馆的风格与主人的生命情境息息相关,有自在闲适的“东坡居”...
上下五千年以来,中国茶文化独成一体,古人的一杯茶包含中国文人哲人深爱的天、地、山、水,仁、智。众多的文人雅士不仅酷爱饮茶,而且留下众多古今茶事,茶人雅韵,芬芳而甘醇。
品茶三十年,我体认到,无论古代高度茶文明或现代蓬勃的茶文化、乃至未来的走向,永远贯穿、环绕着“天、地、人”三才的大学问,三才是阐扬、检验并融合茶事的重要尺标。
茶韵千年 台湾茶人展新颜(上)
台湾的茶馆文化多元,从南到北、从都市到乡村、从文人到市井小民,每一族群都有爱茶、玩茶、赏茶人。台湾茶人也遍及世界各大都会,每到一个城市就打听有没有好茶馆,已成为我多年旅行的习惯,而且屡有惊艳。
品茶三十年,我体认到,无论古代高度茶文明或现代蓬勃的茶文化、乃至未来的走向,永远贯穿、环绕着“天、地、人”三才的大学问,三才是阐扬、检验并融合茶事的重要尺标。
茶会由台湾著名的藏色天目大师江有庭提供天目碗,茶席行进间人手一碗天目,大口过瘾地啜饮蒙顶或龙井,与会茶友不但大开眼界、品茗之兴激越高昂,部分茶友从此对龙井或蒙顶改观,留下深刻难忘美好的一夜...
茶的身世往往能触动到中国人遥远的记忆,品啜一杯新鲜粉嫩的明前龙井,汤里不但隐约展现江南的秀丽风光,那澹远深刻的人文历史厚度,或寺宇几百年来禅修的功德,透过茶中香韵一一沁人心识。
中国饮茶距今有大约五六千年的历史。据“茶圣”陆羽的《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早在神农时期,茶及其药用价值就已被发现。
普洱茶与毛峰、龙井等绿茶不同,上等绿茶一般都讲究在清明前的新茶,而普洱茶却是越陈越香。所以,上好的普洱则更需时间的积淀和岁月的熔炼,才会产生“香于九畹芳兰气,圆如三秋皓月轮”的效果。
80年代,台湾经济起飞、工资上涨,茶叶从外销转内销,加上产业政策的改变、交通的进步,传统茶行面临经营上的冲击与改变,能顺利跨越百年,适应新时代消费形式的老店所剩不多,整个茶产业正面临着重新洗牌的激烈变化...
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着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有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读万卷书,品千种茶,更须行万里茶山路。茶艺旅行作家吴德亮也以亲身履历的方式,投入茶山、探访茶人,“拨开两岸的夜色前进”,唤醒两岸茶界对这古老行业的重视与省思。
喝茶醒神,读书清心,伴着雨打树叶的声音,此刻万虑俱释,心宁神谧……
中国是礼义之邦、文明古国,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渗透在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国作为茶的原产地,饮茶在中国的历史与民众中,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茶与中华传统和礼仪已是紧紧相连,密不可分。
“你用鼻子、用心去听,手工浪菁的过程,香气的韵律就好比我们在跳舞、唱歌,是有高、有低;有浪菁的茶叶,香气的韵律时而摇滚、时而抒情。就像小婴儿一样,你哄他、逗他,他会笑,茶叶也一样,它也会回报你笑,就是笑在茶汤里。”郑添福说。
古时并无“茶”字,而是以“荼”为“茶”。在明末张自烈所撰的《正字通》中,引南宋魏了翁集曰:“茶之始其字为荼。”不过,当时饮茶之事尚未进入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所以古时的“荼”字,并不专指“茶”,有时也指野茅、野菜等。
上冻顶山寻访耆老, 能全面讲清冻顶茶史者已 如凤毛麟角!凤凰村81岁的陈芳烈, 素有茶界之尊的称号,第一泡有兰花香带“糯米气” 的冻顶茶,就令人惊艳不已……
六十年前勤俭、朴质的台湾社会,饮茶文化早已形成“北包种,南乌龙”的局面,分别代表着清香包种和红水乌龙两大半发酵乌龙茶的成熟工艺。
茶,是神农尝百草时所发现,但如何发现则有两种传说....
华夏茶文化根植台湾
历史上的源流和分隔,让茶文化在台湾的土地上深耕发芽,在制茶人追求茶汤“香、醇、厚”的境界中,爱茶品茗人士的心灵也获得了淬炼和提升。台湾茶重质不重量,让陆客也风闻,如何发扬台茶的人文内涵成为下一个重要课题。
茶道美学贯穿着传统文化,茶中的学问意涵深远。品茶,将是另一种心灵之旅......
古人饮茶,向来都很看重煮茶之水,称“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清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可见,饮茶中择水、辨水很为重要。在古人辨水中,至今仍然流传着数段佳话。
茶文化︰岩茶之王
虽说岩茶遍布武夷山地区,而最正宗的“大红袍”目前只有六株,年产茶叶八两,使其更显弥足珍贵。几年前曾有二十克“大红袍”拍出了十八万元的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