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相
【文史】两次东山再起的“中华商圣”范蠡
越国,齐海,陶地;谋士,相国,富贾。三种角色,三重人生,却在春秋时期一位叫范蠡的人身上,呈现出神奇的统一。“重农抑商”历来是古代中国的治国传统,故而历史上能征善战者有之,辅国效君者有之,但以商人身份名扬天下的却屈指可数。范蠡以布衣之身,不仅官至将相,位极人臣,更能果断转型,投身商海,确立好善行德的商人形象,丰富了商人文化。他的才学与经历已教人惊叹,他所奠定的“中华商道”更为后世传颂。
周公责子 教以尊上卑己之道
伯禽、康叔两人一听,恍然明白了长幼有序,幼辈应该尊敬长辈的道理,于是,便满怀信心地再去见父亲周公。一进门,他们毕恭毕敬地走路。到了堂上,又恭敬地行跪拜、参见之礼。周公见两个儿子完全改变了,异常高兴,摸着他们的头,抚慰他们,让他们吃饭,又问是哪位贤人教他们的。
【文史】你不了解的曹操 才兼乐舞超世之杰
“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这是《三国志》对魏武帝曹操的评价。作为“超世之杰”的曹操不仅是中华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一位上马能杀敌,下马能赋诗,且精通音律、能歌善舞、善弈围棋的博学之士,其书法造诣十分深厚,有“金花细落,遍地玲珑;荆玉分辉,瑶若璀粲”、“笔墨雄浑,雄逸绝论”之大美。
在统一的过程中,曹操“外定武功,内兴文学”,一方面广纳文士,形成了“彬彬之盛”的建安文学局面;一方面自己身体力行,创作了不少流传后世的诗作。正如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所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尤其是曹操,其诗悲壮慷慨,震烁古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种充满激情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爽朗刚健的风格,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曹操无疑是其最为重要的代表。
【文史】六尺巷外的“流芳”宰相张英
一首脍炙人口的打油诗,开出一条名闻遐迩的巷子,连“清道夫”王岐山也去朝拜。诗曰:
煌煌一部《康熙字典》,影响后世几百年,康熙皇帝亲为撰序,赞其“开卷了然,无一义之不详,无一音之不备”,至今还是文字工作者的参考书。它的总纂官叫张玉书。
【故国神游】昂昂宰辅器 可以济大川
茫茫大海上,风浪渐高,大宋出使高丽的官船在风浪中摇来荡去,如一苇败叶,似乎下一个浪头过来,就会被埋没浪底,船上的人惊恐万状。而此时吕端却独坐舱中,手捧一卷,凭案展读,如坐书斋。多年以后,这位于倾危之际端坐读书、毫无惧色的吕端成为太宗的当朝宰相、托孤重臣。而他果然不负厚望,辅佐真宗顺利登基。
【故国神游】好去上天辞富贵 却来平地作神仙
人生如酒,初酿寡味,久渐醇厚,至若醇极至清者,非有陈年之酿而不可得。只是不是每一种人生都可抵此境界,而欲抵此境界,必要有一把年纪,且要有一场经历。
【隋唐英雄传记之八】开国良相房与杜(下)
武德初,大江南北尽归李唐,宇内重现隋朝统一盛世。而在萧墙之内,一场夺嫡之战再次悄然发生。历史惊人的相似,却又咏叹着别样的回声。晋王杨广有心谋篡,隋太子横遭易储之祸;到了初唐,却是太子畏惧秦王之功,几次三番欲置亲兄弟于死地。晋王纵赢得帝位,却随着国祚的衰败英年早逝;而大唐开国便同样面临继承者的抉择,初唐君臣的一思一念,无不牵动历史的走向和国运的兴衰。
业十三年五月,一年光景走到荼蘼开尽、花期将残的春夏之交,一场战事的谋划更加速了历史改朝换代的进程。这就是唐国公李渊与其子女、谋臣策划的晋阳起兵。其次子,敦煌郡公李世民,背负着相士神秘的预言,带领将士西入长安,从此踏上浴血沙场、定国安邦的征程。
【故国神游】功居将相等闲事 还向樽前醉笙歌
景德元年秋(公元1004年),辽人南侵,大战在即。
【文史】三救秦王解危境 忠武将军功为首
美人歌歇,铁骑扬尘,问天下谁是王者?隋末唐初是一个尚武的时代,在区区二十载的光阴里,呈现了一部英雄辈出的战争史诗。数支装备精良的军队沙场相逢,各为其主,生死相见,给这段历史涂抹上铁与血的主色调。有一支王者之师,皆皂衣玄甲,每战便似乌云盖雪冲锋陷阵,似一杆金刚不破的巨笔,在中原大地铁画银钩,勾勒出一个力透山河的“唐”字。
【文史】济世救民刚正敢言的耶律楚材
他是一位契丹贵族奇才,从小博览群书,天文、历法、术数、医卜、释儒之道无一不精。身为辽国开国之君的九世孙,显赫身世若锦上之花,为他传奇的一生再添精彩。他秉性刚烈,直言进谏敢触龙颜,言语刚正又不亚于魏徵。他以“治天下之匠”的胸襟,力济苍生,使上百万百姓躲过屠戮得以保全。他就是蒙古帝国的宰相——耶律楚材。
【文史】隋唐英雄传记之二 尉迟敬德归唐
乱世烽火路,是百姓的苦难,也是英雄猛将书写传说的画卷。那出生入死、横刀跃马的壮怀岁月,那替天行道、济世安民的英发雄姿,创造了千古风流人物,谱写了万世正气长歌。李唐起于隋末天下大乱之机,创三百年繁华盛世,开国武将功不可没。这些功绩如山的将领中,有一位特殊的将军,他三次解救秦王于危难,在凌烟阁功臣中排名第七,为初唐武将第一人。
【文史】国之凤麟 深沉宽恕的贤相
精通汉文经典,涉猎诸子百家,其心犹如凤麟,展振元廷,辅佐两代国君;其身犹如龙象,深沉大度、融洽一方。他就是元朝著名的平章(副宰相)全才——阿鲁浑萨理。
【文史】统帅二十万众如一人的名将伯颜
“剑指青山山欲裂,马饮长江江欲竭。 精兵百万下江南,干戈不染生灵血。” 时光转眼飞逝七百多年,迎着光河的倒影,看他的诗心犹如戛玉鸣珠,万壑松涛;剑心犹如嵯峨险峻,矗立巍巍,直冲汉霄。他就是元朝的名将、名相——伯颜。
【史海】大唐“开元盛世”的“穷”宰相
相者,原为辅助之义,后引申为辅助国君,管理国家政事者称为相。何谓贤相?或曰,在相位之治世名臣者;或据《荀子‧富国》云:“若天兼而覆之,兼而爱之,兼 而制之,岁虽凶败水旱,使百姓无冻喂之患,则是圣君贤相之事也。”中国数千年来,朝代更迭,贤相辈出。
【史海】清正廉洁敢于直谏的“四知宰相”杨震
相者,原为辅助之义,后引申为辅助国君,管理国家政事者称为相。何谓贤相?或曰,在相位之治世名臣者;或据《荀子‧富国》云:“若天兼而覆之,兼而爱之,兼而制之,岁虽凶败水旱,使百姓无冻喂之患,则是圣君贤相之事也。”中国数千年来,朝代更迭,贤相辈出。
桓公之贤,在于能将治国大任交付贤臣管仲,而从管仲的立场看来,桓公的确需要他煞费苦心,才能由平庸之君,摇身一变为天下之霸主。他曾经用尽方法来开导桓公,使他具备霸者的风范与能力。
【史海】历经四朝 中唐“神仙宰相”李泌
唐代名相李泌,博涉经史,善文,尤工诗,以王佐之才自负。他身经安史之乱,竭尽心力,辅佐四代唐朝皇帝,立下扭转乾坤的盖世功业。他还精研《易》学,半生为道,遍访名山,寻得道高士,后人又称之为“神仙宰相”。
英雄已逝,浩气长存,中华的精神命脉不会因先贤的离去而断绝,直至今日,仍有无数炎黄儿女,不计生死,无畏强暴,续写着华夏正气歌。
太监有点不高兴了,就写了“劳苦功高德望重,日夜辛劳劲不松。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情不通。”四句话,叫管家送给于谦。于谦见了,在下面添了四句:“为国办事心应忠,做官最怕常贪功。辛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
于谦生平札记(一)
这下王振算看明白了,于谦是个好人,可不是个好欺负的人。
商鞅第一次去见秦孝公,他试探性地从三皇五帝讲起,还没说完,秦孝公已经打起了瞌睡。
王旦生平不置田宅产业,告诫子孙不要依靠祖辈留下的家产过日子,要自立。仅仅为了钱财而争就是不义,要注意道德修养。
中国历代贤相录:唐朝名相房玄龄
以知人见称的吏部侍郎高孝基曾经见到房玄龄的举止言谈,对当时的尚书左丞裴矩说:“仆观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当为国器,但恨不见其耸壑昂霄云。”
明神宗时,内阁首辅张居正,是一位“工于治国、拙于谋身”的人。他认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宗旨,在于使黎民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多才多艺的伊尹
除军事才能外,伊尹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他研究美食烹调技巧,同时,也是中医汤剂的创始人。
富弼,字彦国,河南人。起初,母亲韩氏有妊娠,梦见天上旌旗蔽日、鹤雁成群的降于庭中,说是刚有“天赦”,醒来之后就生了富弼。
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寿人。父祺,荣登政和进士第,仕官至太常博士、潼川路转运判官。允文六岁即诵读《九经》,七岁能属文。承继父亲之任而入官。
    共有约 125 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