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艺术 文学 连载 教育 人物 生活 美食 旅游 保健 移民 职场 投稿

新闻 评论 社区 科技 网闻 体育 娱乐 突破封锁 关于我们

巴洛克时代(一六零零年至一七五零年)的欧洲正处在迈向“现代世界”的现代早期历史转变的潮流中,这包括在宗教上的信仰分裂、经济上的海外商业与殖民扩张,以及政治上走向专制君主政体。
艺术小百科

巴洛克音乐是绝对地、完全地展现声响之美,从这些由古乐器演出的音乐里,可以听到一种“被遗忘了的声音”——很遥远、很典雅,音色清澈,无负担。

尤其是色彩作品,作者在作画的时候就对色彩进行了严谨的考虑,并且反复修改颜色以达到最佳效果。在展览时,如果以人造的冷色或暖色灯光来作为展出时打到画面上的光线,就会在客观上起到一种改变色彩作品冷暖性的作用。

湿壁画的起源不可考,但早在米诺安文明时期以及古罗马人(如庞贝城)中就有出色的彩色壁画。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是湿壁画的辉煌时期, 13世纪到16世纪中,从契马布埃(Cimabue)、乔托(Giotto)、马萨其奥(Masaccio)、安吉利科(Fra Angelico)、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到柯勒乔(Correggio)等,都是创作湿壁画的能手。其中以米开朗基罗在西斯汀礼拜堂绘制的《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最为伟大、壮观,而拉斐尔在梵谛冈的诸室壁画如《雅典学院》等则最为精致典雅。然而由于油画等发明和运用成熟, 16世纪中期湿壁画逐渐式微,而被油画大量取代。到20世纪上半叶,这种技术由黎维拉(Diego Rivera)和其他墨西哥壁画画家短暂加以复兴。

没(音同“墨”)骨,是一种中国画技法。“没”可解释为“没有”,而“骨”字,一般中国画常以墨线勾边,当成描绘物像基础和骨架,所以“没骨”画法,就是指舍弃了墨线的骨架,而直接用彩色画出物像的画法。

蛋彩画特别流行于15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主要是将鸡蛋和绘画颜料相混合,油料和蛋黄的混合不挥发而会氧化,干后不溶于水、酒精或汽油,保证了画面的稳定持久。

前缩法(foreshortening),是自文艺复兴透视法建立以来,为了描写人体或物体的特定角度(如仰角、俯角或正对观众的角度),必需将人体或物体前后缩短,又使其符合自然效果的手法。

文艺复兴时期以前,艺术作品的技法表现的并不成熟,学习古文明的基础后...

壁画是绘画在岩壁、建筑物墙面或天棚上的图画的通称,可说是历史最悠久的绘画形式之一。

艺术史家们对用“矫饰主义”(Mannerism)这个词做为绘画风格的名称有过许多争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爆发前,德国艺术史家沃尔夫林(Heinrich Wolfflin)首先使用这名词来形容十六世纪时在意大利那些无法被归类的艺术作品。绘画风格上,“矫饰主义”既没有之前“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之古典、和谐、写实的特质,内容晦涩,也与后来的“巴洛克艺术”的华丽对比迥异。英国的艺术史家认为:“矫饰主义”的定义与特质不易分类,对艺术的影响性也不明确。

文艺复兴的表现,到意大利三杰达芬奇、米开兰基罗、拉斐尔的时候,几乎到了登峰造极,致使后来的艺术家只能被笼罩在其阴影底下,他们失去做画的信心,产生一种后世称为《矫饰主义》的风格

《节奏》(Rythme)一词原来专属于音乐、舞蹈或诗歌的范畴,也叫《韵律》或《律动》。美学家发现,《节奏》其实不只是音乐等艺术所特有的性质,它涉及到艺术的共同美学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