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感遇”,即有感于心而寓于言。遇人遇事,有感而发,用诗词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诗言志”是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唐诗”作为中华文学宝库中的瑰宝穿越时空,经过千年的历史,依然散发着耀眼的智慧光芒。唐诗中尤以清代蘅塘退士编撰的《唐诗三百首》最为著名,广为流传。从五万首唐诗中凝练摘选出三百余首脍炙人口之作,没有宏大的心胸和气魄实难完成。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寓心身体中,寓性方寸内。此身是外物,何足苦忧爱。况有假饰者,华簪及高盖。 此又疏于身,复在外物外。操之多惴栗,失之又悲悔。乃知名与利,得丧俱为害。颓然环堵客,萝蕙为巾带。自得此道来,身穷心甚泰。
亦莫恋此身,亦莫厌此身。 此身何足恋,万劫烦恼根。 此身何足厌,一聚虚空尘。 无恋亦无厌,始是逍遥人。
寓心身体中,寓性方寸内。此身是外物,何足苦忧爱。况有假饰者,华簪及高盖。此又疏于身,复在外物外。
铁柔不为剑,木曲不为辕。 今我亦如此,愚蒙不及门。 甘心谢名利,灭迹归丘园。 坐卧茅茨中,但对琴与樽。
言外之意是称赞张氏乃世外高人,自己在张氏的影响下也溶入了大自然之中,忘却了自我的存在了…
当然诗的意境与人的心境是相关的,没有那么博大的胸怀,也写不出这样的诗…
〈留别王侍御维〉是孟浩然对自己到长安求官过程中心态的一个描述及反省。
(shown)乍一看,好像是在描写一个世外的桃源,是古代文人所追求的理想的社会生活。其实,这首诗呈现的正是大唐的记忆…
人生于世,光怪陆离,“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王维写出了自己的真实心境。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这一联受到古代诗评家的交口称赞,都说王维叠字运用巧妙…
经历两年多的战乱,京都失而复得,朝廷百官能够与各国使者聚在一起重新到大明宫朝觐天子……
王维的这种写作手法就是先声夺人,人未至而声先到。这也说明了作者善于捕捉场景来表现自己所要表达的意境……
描绘了辋川如诗如画的秋暝之景,并且展现了一位修佛之人的境界和襟怀。
没有必要去为更改李白原作的人辩解他们更改后诗有多好;知道原因了再争论是对李白的不敬..
五言律诗四十个字,要写情写景,要有内涵,能给人启发的哲理,太难了;但诗仙却做到了..
泰山自古以来是很有灵气的山脉,李白在泰山上遇到仙童,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冬日将阑,夜长未晓,清心打坐披衣早。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天宝十二载,晁衡五十六岁,以唐朝使者身份,随同日本第十一次遣唐使团乘船返回日本,途中遇大风,不幸溺毙。李白知道了死讯之后,非常悲痛,写下这首〈哭晁卿衡〉。很显然的,阿倍仲麻吕在唐朝与日本的学术交流上,是一个重要人物。
李白通过修道,悟到了宇宙中的理,在这首诗阐述出来,并指出了古代一些传说的错误之处......
按唐玄宗追求边功,自天宝改元以后,连年和吐蕃、突厥、回纥、奚、契丹等进行战争,特别是天宝八载(公元749)哥舒翰攻取吐蕃所据石堡城(今青海西宁市西南),唐兵战死者数万人;十载(公元751)因石堡依附吐蕃,派高仙芝率兵三万人往讨,石国又乞援于大食,仙芝军与大食军相遇于坦逻斯(今苏俄奥里阿塔附近),大败,士卒死亡殆尽。
将竹马写在诗中,最早的作品可能就是李白(公元701→762年)的乐府〈长干行〉。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典故,就是出自这首诗中的名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秋风起函谷,劲气动河山。偃松千岭上,杂雨二陵间。低云愁广隰,落日惨重关。此时飘紫气,应验真人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