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納斯達克換“帥”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8月1日訊】當中國第二大門戶网站网易在納斯達克命運多舛之際,納斯達克也在經歷變動,它將失去一個著名人物:弗蘭克‧查博。弗蘭克自1997年以來就擔任Nasdaq主席一職,他宣布在今年9月他四年任期到期之日离職。

Nasdaq的查博時代

网易報道﹐美國官方消息稱,66歲的查博是于上周三宣布自己將不再連任美國國家交易商協會主席一職的。美國國家交易商協會英語縮寫“NASD”,這家公司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全球二板市場Nasdaq的母公司。

由于子母公司的管理結构,弗蘭克不僅是NASD的主席,而且也在納斯達克擔任要職。外界預計,弗蘭克在Nasdaq的職位會由現在的CEO,有名的哈德威克接任,而在NASD的相應職責也會交給母公司的CEO羅伯特。兩項交接儀式會在本周二舉行,在9月份時正式生效。

查博的离去宣告了Nasdaq一個時代的終結。在他四年的任期中,市場經歷了輝煌和險阻。輝煌者莫如查博帶領以科技成分股為首的納斯達克,進入美國頂尖資本市場,二板市場得到了包括紐約證交所在內的主板市場的肯定;險阻的時刻也有不少,比如1998年,有投資者起訴Nasdaq部分上市公司涉嫌違規交易,美國司法部介入調查的那段時間。

查博在任時的巨大貢獻之一是規范了上市企業的“首次公開募股”的流程,即IPO——每個上市公司融資都要經過的重要步驟。此外,查博還積極推行Nasdaq海外拓展市場,盡管風險巨大,但成績有目共睹。最后查博還希望Nasdaq成為一家每天24小時,每周7天不停頓的資本市場。

“弗蘭克對我說他要去管理納斯達克,我嚇了一跳。因為据我所知,那時的Nasdaq簡直一團糟。”“但是弗蘭克成功了,他帶領市場向健康的方向發展。Nasdaq發展到今天,弗蘭克功不可沒。”花旗集團的總裁兼CEO圣福德說。

60年代查博剛剛出道時,威爾慧眼識才,在華爾街一家小型咨詢公司給查博安排了第一份工作,這家公司就是今天業界著名的雷曼兄弟公司的前身。70年代時,查博在各屆美國政府中任職,曾為福特政府支持過能源緊縮計划,后來查博又回到了華爾街。

查博重塑Nasdaq

1997年,查博赴NASD上任時,美國司法部正在對資本市場內坐庄的炒家進行調查。這些炒家聯合串通,控制股价,以牟取巨額利潤。1996~1997財年,有20多個二板市場的炒家被司法部嚴令整頓,司法部專門為此事發布的調查報告嚴重打擊了納斯達克,投資者集體訴訟要求索賠10億美元,整個市場几乎崩潰。

危難之際,查博被母公司NASD推到前台,出任Nasdaq的負責人。他大刀闊斧重塑市場形象,把一個資本市場的管理机构改造為一家贏利的公司,他的才干和能力可以從2000年高達800万美元的年薪上得到驗證。

毫無疑問,查博是納斯達克的“福帥”。他來了,納斯達克的好運也來了。九十年代末2000年初,科技股成為市場熱門,納斯達克相關交易費和信息費也隨著交易量的放大而水漲船高。1999年Nasdaq收入由前一年的4.51億美元飆升41%達6.34億美元,一年以后,該數字再度被改寫為8.68億美元,增長37%。

“股票指數到達了歷史的高點,我是戰戰兢兢,所幸市場沒有受到太多的傷害。”“當你目睹市場中發生的一切時,你會意識到,個人英雄主義其實沒有什么用處。”查博事后回憶道。

1998年冬天,查博領導NASD与美國股票交易所合并,從而創造了一個“資本市場的資本市場”,任何上市公司既可以選擇Nasdaq的交易系統,也可以使用美國股票交易所專用的交易系統。

市場合并包含了查博宏偉的設想:把Nasdaq從子母公司結构中剝离出來,市場經營者和市場規范者兩個角色相對分离。果然在与美國股票交易所合并半年之后,1999年查博建議拆离Nasdaq,獲得董事會同意,NASD從此不具有對Nasdaq市場的所有權。

經過多次股權稀釋,NASD現在掌握27%的Nasdaq公司的股票,查博的繼任者羅伯特說,這個比例會在2002年之前降低為近似于零——因為Nasdaq正在等待美國全國股票交易中心批准它為“自律型”交易市場,NASD決不能單獨控制Nasdaq,而是要把Nasdaq交給市場,由各個股東博弈控制。

資本市場之間的競爭

如上市公司的競爭一樣,資本市場也不平靜。网絡股和科技股的泡沫挑戰著美國第二大資本市場的公信力。納斯達克不進則退,要么是成為交易市場的領先者,要么就退化為一個小額的零星交易的“碎片”資本市場。

駐扎在紐約的德國銀行證券交易部的專家認為,在過去6個月中,Nasdaq資本經歷了巨大的震蕩,市場中的投資者難免有些懮慮。事實上,自1971年納斯達克創建以來,已經受多次危難,可謂是久經沙場的老將。

1974年Nasdaq出現歷史低點54.87點,后轉危為安;1984年,納斯達克為了刺激中小投資人,啟用小額交易系統。原來人們估計市場會排斥該系統,結果效果不錯;1994年,Nasdaq首次在年度交易額上超過紐約證交所,主板市場与二板市場孰輕孰重,在輿論上多次交鋒,眾專家各持觀點,不相上下;2000年,Nasdaq正式完成股份制改造,轉變為一個贏利性的公司。

現在市場遭遇了經濟衰退。有科技市場“風向標”之稱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因為科技股崩盤而一瀉千里,市場走入U型通道——雖然美國暫時不會爆發經濟大蕭條,但多數企業經濟現狀不會在短期內好轉,股市的回升還需要較長時間。同時進行IPO的企業數量銳減,Nasdaq主營收入之一的登錄費也受到不少影響。

納斯達克的財務困擾看來還有不少。据說美國眾議院下屬的委員會正考慮舉行听證會,權衡資本市場的管理机构是否有資格,利用手中排他性的特權,向公眾出售市場信息。如果有什么提案在听證會上通過,Nasdaq第二大收入來源“信息出售”也要面臨滅頂之災。不單是二板市場,全美國的資本市場,包括紐約證交所也會有重大損失。

世界的Nasdaq

在過去的兩年內,Nasdaq在全球三個主要的時區北美、亞洲和歐洲內籌划建立24小時聯合開放的市場,市場也將從單純的交易商市場,過渡到交易商与電子交易平台共存的全球資本市場,納斯達克的權威將受到全體海外投資人的檢驗。

1999年建立的日本Nasdaq,主要是吸引日本和亞洲其它地區的上市公司,軟銀公司為市場注入巨額啟動資金,但是日本納斯達克生不逢時,科技泡沫破滅,日本經濟又不景气,可謂步履艱難。歐洲Nasdaq先后兩次開市,均偃旗息鼓,后來在5月份的第三次嘗試中才獲得成功,開局也不是很順。究其原因,主要也是歐洲市場地區限制和經濟衰退。

查博在短期內還不可能徹底与Nasdaq“划清界線”,歐洲Nasdaq還不成熟,市場和投資者還需要查博的經驗和能力。但是不管怎樣,Nasdaq已經向全球化走出了重要的一步,無論查博存在与否,這都是市場的大趨勢。

評論家尖刻地說,Nasdaq海外的努力更多地只是考慮到一個大牛市哄抬起來的市場標記,而非實事求是地了解市場,實行策略。或許納斯達克全盛時期的一廂情愿已經傷害到了市場,指數從5000點跌倒2000點,4万億財富人間蒸發。

而不管什么形式的股市震蕩,損失最多的總是中小股民。据2000年的不完全統計,52%的美國家庭購買高科技股票,17%喜歡長線或組合投資高科技藍籌股。作為一种投資,購買科技公司股票的現象在美國的中產階層中已相當普遍。

Nasdaq股市的不振令很多投資人失望,他們集體起訴部分股票承銷商,認為他們操縱市場,以獲得高額佣金。建立市場,完善市場,保護市場和中小股民也是二板市場的宗旨,Nasdaq借股市下挫之際,再度整頓市場,從中不難看出東山再起的意味。(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評論:美國IT股惊魂500天 (7/30/2001)    
  • 网易暫离摘牌險境 假賬問題決定网易生死 (7/28/2001)    
  • 納斯達克董事長之位換人 (7/27/2001)    
  • 27日召開听証會 网易發言人稱停牌威脅已解除 (7/27/2001)    
  • 大陸業界﹕網易事件對全行業有負面影響 (7/25/2001)    
  • 傳大陸網易將面臨被美國停牌命運 (7/25/2001)    
  • 网易停牌事件及涉嫌財務作假內幕披露(1) (7/25/2001)    
  • 時評:全球IT業掙錢難,花錢更難? (7/16/2001)    
  • 張朝陽:互聯網衹有在挑戰中才能產生新模式 (7/16/2001)    
  • 美股漲勢喜人:道指勁揚兩百 納指大增5.3% (7/12/2001)    
  • 网絡廣告价格已經跌至十分之一 (7/12/2001)    
  • 綜述:解析全球PC市場大滑坡 (7/11/2001)    
  • 為免被納斯達克停牌 Webvan大幅合併股票 (7/7/2001)    
  • IBM:藍色巨人的复興 (7/2/2001)    
  • 華爾街哄抬IPO股票价格祕密曝光 (6/28/2001)    
  • 新經濟:謊言和希望 (6/28/2001)    
  • 新浪网董事會反擊 宣布終止王志東一切職務 (6/26/2001)    
  • 新浪网宣布終止王志東CEO、總裁及董事職務 (6/25/2001)    
  • 新聞分析:納指再失2000點的背后 (6/19/2001)    
  • “真實電視”:歐美電視文化新寵 (6/17/2001)
  • 相關新聞
    "真實電視":歐美電視文化新寵
    新聞分析:納指再失2000點的背后
    新浪网董事會反擊 宣布終止王志東一切職務
    新經濟:謊言和希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