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會員參展

【水彩行家】馬祖百景佳作欣賞(二)

馬祖百景展中的水彩佳作欣賞(二)
周嘉成等人
font print 人氣: 73
【字號】    
   標籤: tags: , , ,

周嘉成的「馬祖古調」

畫家以其插畫家獨特的表現手法來呈現馬祖在戰地色彩的逐漸淡去時,年輕族群因為無法在本地謀生,而紛紛搬離與外移。馬祖的容貌,在潮來潮往間,悄然的衰老與褪色。歷經戰火洗禮的長者,眼見歷史帶來的盛衰興替,無言地聽著潮聲,卻依舊懷抱著希望與夢想,傳唱屬於馬祖人的古調。對馬祖列嶼的人文風情與地理環境,進行解構與繪畫元素重組。西莒菜埔澳的軍事基地,東莒船老大餐廳的貓群,馬祖民俗文物館的月琴與南竿牛角聚落的大嬸,交織相融,譜就成一曲馬祖古調。圖12


12馬祖古調 /周嘉成

鄧詩展「藍色的夢」

表現畫家抵達國之北疆東引島的中柱港,馬祖特有的漁船立刻吸引了畫家的眼光。在微陰的天色下,逆光中天空與漁船的藍在波影中相互輝映,形成如夢一般的幻影。圖13


13藍色的夢 /鄧詩展

吳冠德 的「五彩山城」

畫家在黃昏時刻見到,五彩暮色渲染芹壁山城,趕緊爬上屋頂,畫下這令人感動的景致,直到天空的色彩漸漸消失,點點燈光漸漸亮起…筆者根據現場寫生創作了這幅作品。圖14


14 暮歸(芹壁) 水彩 /吳冠德


15 芹壁晨光 /王瀚賢

王瀚賢「北竿芹壁」

表現以當地特有的花崗岩搭建的石屋,獨特的人字砌與工字砌,形成外觀方正的建築,屋頂則以沉重的石塊「壓瓦」,方便隨時替換破碎瓦片。隨著歲月流逝,一對父子走過襯著微亮晨光中的芹壁聚落,斑駁的石屋卻早已不復當年的榮景。圖15

楊笙銘的「翠鳥」
表現常見於馬祖的四鄉五島內的水庫、水塘、岩塊、礁石間的翠鳥,平時安靜停棲在水邊的樹枝或石頭上,常以俯衝方式入水覓食,捕魚、蝦。雌鳥喙下方為紅色,雄鳥為黑色,為馬祖普遍過境鳥。圖16


16翠鳥 /楊笙銘


17藍 /曾己議

曾己議的「藍」

描寫東莒大浦海岸,海水的藍和岩石的奇特紋理在色彩及質感上相互襯托以及滿山坡綻放的野花豐富我們的視覺效果。讚嘆偉大的自然所創造的美景。圖17

林毓修的「迎曦」

取景自北竿離島的燕鷗自然保護區,表現出在馬祖列島的燕鷗自然保護區,奇石嶙峋、渾然天成。在鮮少人為的干擾下,吸引了無數的鷗群,在此棲息繁衍。
當晨光乍現,蒸散了海上的濃霧;牠們會一起迎著海風,開啟一整天的忙碌,來探索這處海角樂園。這充滿了希望與生命力的景象,是如此和諧與令人感動啊!圖18


18迎曦 /林毓修


19東莒西望 /梁丹卉

梁丹卉的「東莒西望」

描寫畫家在東莒福正村上方的燈塔山丘上,西向面海,在下午時分,海天一色呈現出一片耀眼的亮。此時西莒、犀牛嶼、永留嶼相映成列,狀似漂浮天空之中。
圖19

張明祺「東引街一隅」

東引陳舊的古鎮,淳樸寧靜又有人情味,特有的建築風貌,在夏日充滿著陽光的東引街頭,畫家享受著午後的悠閒雅逸也畫出對東引的關愛之情。圖20


20東引街一隅 /張明祺


21有煙囪的老屋 /鄧國強

鄧國強的「有煙囪的老屋」

描寫馬祖芹壁的一棟老屋,就座落在芹壁聚落的中心,在一大群古老的建築中,最吸引人的是老屋剝落的土牆與高聳突出的煙囪,它頓時讓人跌入歷史的時光隧道裡。再加上門前廢棄的兩個大水缸,更突顯了它的土味十足,畫家畫出讓人懹念和追思情懷。圖21

<--ads-->
(圖文由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1948出生的他在邁入中年後才開始創作,以一個非科班出身的繪畫的愛好者刻苦自學成功,進而成為專業性的畫家,近年來獲獎無數邀約不斷,經常受邀舉辦個展,並屢屢應邀參加聯展;他的鄉土主題繪畫是反應個人生活體驗的展現,一縷陽光投射在焦點上頗有受到荷蘭大師林布欄內光派的光影趣味影響,純臺灣味的內容感動了許多在南台灣成長的收藏家,層層疊染再洗出亮面的特殊技巧,讓它的畫面帶有柔和親切的特質,成為個人作品中的一大特色,這次在台南亞帝畫廊的個展,以他童年對台南的記憶,細細的描繪那陳舊的往事,讓古城沉澱已久的滄桑與美麗風華再現。
  • 2009年的六月二十六日兩團藝術家分別在東引和東莒和當地的學童一起寫生,寫生作品正一幅一幅的被畫家專注的創作出來,馬祖壯闊的海岸和樸質的村落激發出藝術家無盡的靈感,畫家之一的臺北藝術大學林章湖院長感動的說:「馬祖真是水墨創作的好地方!」
  • 馬祖的美,透過畫家的筆來告訴你...
  • 從「天下第一奇山」黃山的雲濤霧海、飛瀑奇松到池塘邊棲息覓食的禽鳥,從春意盎然的街景到鮮艷欲滴的牡丹……五月一日到三十一日,在位於市中心的公共圖書館中的二樓迴廊裡,人們可以欣賞到這些大自然精彩瞬間以中國繪畫藝術的獨特方式呈現。
  • 2010年5月2日下午,美國神韻巡迴藝術團在比利時新魯汶瑪格納劇院的第三場演出,在觀眾經久不息的掌聲中,三次謝幕後圓滿結束。原汁原味的中國古典舞、由中西樂器合璧演奏的優美音樂和動人的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體現的正統中華文化內涵,使得富有藝術欣賞品味的觀眾享受其中,久久不願離去。來自瑞士從事電子原材料製造工業的斯圖博先生(Mr. Stoop)是一位中國文化迷,看了神韻演出後,他由衷地發出感歎 :神韻晚會讓我明白了什麼才是真正的中華文明。
  • 文徵明以「白描法」鉤出娉婷玉立的蓮花,用極婉約勻稱的細線來鈎勒。為了顯現花瓣的精氣有神,畫瓣尖,下筆時先以書法中的「頓筆」為之,再提筆上來,一上來就見真章了。我們看到文徵明的花瓣線條是那麼細緻溫和,好像隨手不經意地就畫出來似的,柔中帶剛,剛中有柔。顯得韻味無窮。
  • 南梁 張僧繇《雪山紅樹圖》(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光凸凸的山,除了輪廓線以外,不添加任何線條也就是沒畫皴法。 這幅畫怎麼和常見的中國山水畫迥然不同呢?
  • 來自比利時的法蘭德斯風格畫家安東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西元1599年–1641年)是一名臻求完美的肖像畫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替英國國王查理一世所繪的肖像畫,優雅地呈現了查理一世和他的宮廷樣貌。范‧戴克也是一位色彩大師,他善於運用色彩和大膽的筆觸來表達光線、物體的移動和布料質地。這項特長也讓他得以在作品中描繪出高度精準卻仍具有繪畫特點的蕾絲質地。蕾絲這種非常精緻又複雜的布料是16至17世紀時富有的藝術贊助人流行配戴的服飾配件。
  • 華麗誇張的定型角色(stock characters)、簡單的情節、即興對白和戶外表演,是即興喜劇(Commedia dell’Arte,又譯藝術喜劇)的核心特徵。其幽默劇情常圍繞著年輕戀人的種種考驗。演員們不受台詞限制,可以根據觀眾的反應調整表演。這些喜劇常含有對時政的諷喻和接地氣的幽默,可以巧妙避開查禁。這種意大利民間戲劇形式也成了18世紀洛可可(Rococo)藝術運動的理想題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