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銀行每天賺25億 學者:放高利貸所得

人氣 9
標籤:

【大紀元2011年11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怡蓮報導)大陸媒體近日報導,利率上浮和中間業務增加,使大陸16家上市銀行前三季度實現淨利潤近7,000億元,同比增長三成以上,平均每天狂賺25億元。經濟學者指出,在一個金融壟斷特別嚴重的環境,這個收益不足為喜。目前銀行為了牟取暴利,把三分之一的信貸資金投向了中國高利貸市場。

經濟學家:三分之一銀行信貸流向高利貸市場

中國經濟網10月31日報導,三季報披露31日正式落幕,上市公司盈利水平普遍出現下滑,銀行卻旱澇保收,16家銀行共實現營業收入1.66萬億元,超過西部六省同期GDP總和。實現淨利潤近7,000億元,同比增長三成以上,平均每天狂賺25億元。

報導還說,上市銀行之所以能旱澇保收,主要是利率上浮的淨利息收入,以及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

經濟學家綦彥臣向大紀元表示,在一個金融高度壟斷的國家,官方說賺這麼多錢實際上是不足以為喜的。「而且我們經過一些個案調查和數據測算,發現流向高利貸市場有三分之一的是銀行信貸資金。雖然表面數據是非常規範合法的,但實際上是銀行工作人員通過高利貸在牟取暴利。」

他還表示,它這個所謂的銀行利率上升,是有一點上升,但不是真實的利率市場。它的利率形成機制是不透明的,所以說它這裡面很有問題。

「我們還看到,在一般的高利貸市場,銀行收緊的時候,為甚麼高利貸市場反應會比較強?而且首先從高利貸市場抽回來的是銀行信貸資金。銀行一緊收,信貸資金就抽回去了。真正形成違約的是純粹民間的資金。」

他還補充道,有時好像是打仗一樣,民間資金就處於戰場,陣營已經被暴露了,銀行的資金首先退出來保護自己。

中國金融的「反市場經濟的特徵」

報導中說,通過對比發現,幾家股份制銀行表現整體上好於國有巨頭們。如民生銀行雖然前三季度的淨利潤只有213.86億元,但業績增幅卻達到 64.42%。深發展A、華夏銀行同期淨利潤增幅也達到62.93%和44.42%。另外,光大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等增幅都在37%以上。

綦彥臣說,這裡沒有一個是真正的私營銀行。如四大銀行,中信、光大、興業都是壟斷的。中國金融壟斷特別嚴重的就是政府對市場過度干預,扭曲了市場定價機制,也叫「反市場經濟的特徵」。

他指出,為甚麼目前整個中國還沒有被國際、尤其是歐盟國家承認市場經濟地位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這個「壟斷性」。

綦彥臣:7,000億有三分之一是從存款人那裏剝奪的

報導中說,上市公司盈利水平普遍出現下滑,銀行卻旱澇保收。

綦彥臣表示,上市公司完全靠市場反應,甚至包括市場民眾的心裏反應,這就是完全市場化了。所以上市公司不可能靠國家壟斷來強制獲取利益。

他說,銀行則不然,是壟斷,外界的心理反應可以被無視。現在銀行還有一個問題,沒有把收入細化。現在銀行的收入,存貸利息差額的這種收入越來越小,中間業務的收入越來越多。各種手續費,是他們收入的重要一部份。

所以,這個近7,000億的盈利額度裡面強行收取的部份佔了很多,大約是三分之一。也就是說近7,000億有相當一部份是從存款人那裏剝奪來的。

(責任編輯:徐亦揚)

相關新聞
學者爆4萬億國企資金在海外沒有監督
組圖:網友熱傳中國最令人擔憂的15件事
外媒:中國金融危機兩大引爆點
外媒:當心走火入魔的中國經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