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入比懸殊 專家:房價至少應降50%

人氣 2

【大紀元2011年11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金靖報導)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0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價平均環比指數年內首次出現負增長,平均環比下降0.14%。今年三季度以來,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一線城市多個昔日「地王」樓盤「割肉」降價。

四季度以來,全國大中城市房價環比下跌趨勢更加明顯。部份樓盤顯著降價之後,購房者的心理預期發生分化,有樓盤出現了久違的開盤即售罄的盛況;也有一些購房者認為,房價下降尚不明顯,而且多數集中在遠郊地區。

「中國房價即使跌50% 普通人仍買不起」

中國一線城市市場伴隨著萬科、龍湖、中海等標桿房企的降價,大多數房企加入了降價行列,降幅普遍在20%左右,部份樓盤降幅超過30%,業界普遍認為樓市拐點正式到來。

公益財經評論人吳其倫在其博文中表示,房價下跌多少是合理呢?應以民眾能夠接受為標準。他認為,按國際通行的1:6的房價收入比,結合中國民眾收入構成、近年通貨膨脹、民眾對於房屋消費習慣等因素進行推算,中國房價至少下跌50%才顯合理,民眾才能接受。

《公益中國》主編徐先生對《大紀元》記者表示,對工薪階層而言,以目前的樓市價格,即使再降低50%仍然買不起房。房價降一半,五環內的房價也得20,000左右,一套50平米的住房就得需要100萬。大陸的工資即使是北京的白領階,一個月就算有七、八千的工資收入,除去高昂的生活成本,他們也需要花費30年的積蓄才有可能買下這套房。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大陸必須在土地所有權上做出一個根本的改變,把70年使用權這個怪胎給去掉,擁有真正意義上的產權,然後再開放市場,這時才能談甚麼是合理的購房價格。

中國房價收入比例與美國等成熟市場的差別

在美國,個人的年收入平均在3萬~4萬之間,家庭的年收入在4萬~5萬左右,而美國平均的房價一套在15萬~20萬之間,也就是說,一戶普通的美國家庭房價收入比在1:3或1:4,美國銀行給美國公民的購房貸款是根據家庭收入的三倍來計算,比如家庭收入有年薪五萬,大概可發放15萬的購房貸款,而且貸款利息很低,只有3.85%。

謝田認為,中國大陸的一般民眾所需要的商品房面積與台灣、日本、韓國差不多少,房價為年薪的5倍至10倍應該是一個可以接受的價格。現在大陸一般民眾的年薪也就是兩萬左右,一套50平米的房價最多應該不超過20萬,才是一個比較正常的價位。

謝田分析,中國大陸民眾買房要把土地、房屋的所有權買下來,真正在中國擁有房地產。

他說,大陸的房價如果能夠降到平均家庭收入的5~10倍,才是一個正常的房價。按目前大陸的房價來計算,房價是人均年收入的30倍,房價至少應該下降70%才合理。如果按美國的房價收入比來衡量的話,大陸的房價應該下降90%才算與美國持平。

「大陸房地産暴利驚人」

謝田教授說,1月11日,前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表示,假設最壞情況發生,即當中國房價下跌50%,銀行的貸款覆蓋仍能達到100%,雖然利息不能收回,但本金沒有問題。這其中就透露出在房價未跌之前,房地産的暴利是驚人的。

「中國大陸的房地產價格沒有理由比其它國家貴,材料成本沒有美國貴,人工成本更沒有美國貴,那房價有甚麼理由比美國貴呢?」謝田認為,這些年中共政權在土地出讓金和稅收上賺取了驚人的暴利。

(責任編輯:謝東延)

相關新聞
大陸樓市遭遇寒流  重拳調控迫成交量減
中國經濟嚴冬將至
綦彥臣:中國房價政治化始末
北京律師團揭批房地產業欺詐危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