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小傷口大麻煩 談慢性傷口治療(一)

(Fotolia)

人氣: 563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記者李郁玫報導】正常人體傷口會經由細胞的再生與修補逐漸地癒合,但是為什麼有些傷口癒合慢或是不易癒合呢?對於這些難癒合的困難傷口,民眾除了要建立照護觀念之外,同時在進行傷口護理時,也要有正確的護理步驟與方式。

什麼是困難傷口

萬芳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王先震說,具備下列任一種情況的傷口稱之為困難傷口:
(1)超過3個月未癒合的慢性傷口。
(2)慢性傷口合併罹患慢性疾病,包含:慢性阻塞性肺病、腎衰竭、營養不良、控制不良的糖尿病合併心臟血管疾病、慢性腦或脊椎病變等。
(3)對年長、失能、傷口照護經驗不足,需醫療團隊協助的個案或家庭。

王先震表示,近年來傷口照護除傳統外傷、挫傷等急性傷口處理外,由於老年人口逐日增加及慢性疾病的盛行,使原本的一般傷口照護逐漸演變成慢性傷口照護。

臺中榮總加護中心護理師邱美婷補充說明,慢性傷口是指長久未能癒合的傷口,常見的慢性傷口包括:糖尿病引起的皮膚慢性潰瘍、臥床太久引起的褥瘡,以及靜脈曲張造成的足部潰瘍等。

王先震表示,慢性疾病導致的困難傷口,由於照顧不易往往無法一次性解決病患的傷口問題,使傷口延遲癒合外,還有感染的風險存在,甚至引起死亡。

邱美婷提醒,當身體出現傷口時,一定要小心保持清潔與乾燥,在傷口弄髒、潮濕或沐浴後,都應立即更換紗布;若傷口局部呈現紅、腫、熱、痛及惡臭的現象且持續增加,或體溫超過攝氏37.5度,都應立刻就診。◇

傷口癒合過程的三個階段

1.發炎期

* 傷口呈現紅、腫、熱、痛的現象。

* 持續時間3天至1星期。

2.增生期

*在受傷後的4~5天,肉芽組織開始生長。

*新的血管長出,傷口開始縮小。

* 持續時間10天至2星期。

3.成熟期

* 傷口會變成疤痕,多餘的新血管退化、萎縮。

*持續時間2星期至6個月,但傷口完全癒合則需要二年。

哪些因素影響傷口癒合?

□年齡大小:如年長者傷口癒合較年輕人慢。

□營養狀況:營養補充較好者癒合得快。

□血流狀況:血流狀況不佳者癒合情況較差。

□疾病本身:如糖尿病、中風、長期臥床等,皆會影響身體復原。

□藥物使用:如類固醇、抗代謝藥物及抗凝血劑會抑制傷口癒合。

□免疫能力:免疫力低者傷口癒合慢。

□傷口因素:如有壞死組織,或是局部水腫、受壓迫等也會造成癒合不佳。

□照顧不佳:如雙氧水過度刺激、不當的使用中西藥物等。

促進傷口癒合 照顧新觀念

(1)不需要每天換藥。

(2)除非感染,否則不用抗生素。

(3)不用多塗藥水。

(4)不要包的密不透風。

(5)不要過於乾燥。

(6)不一定要馬上縫合。

清潔消毒傷口 正確11步驟

(1)洗手→(2)準備用物→(3)移去髒敷料。

(4)觀察傷口有無異狀,如紅腫熱痛或滲出液。

(5)用生理食鹽水將傷口分泌物擦拭乾淨。

(6)以棉籤沾優碘,以環狀(由傷口中心內往外消毒)或直線方式消毒。

(7)用生理食鹽水由內往外將優碘擦拭乾淨。

(8)將消毒過的紗布覆蓋傷口,注意手不可碰到接觸傷口的紗布面。

(9)用紙膠固定紗布→(10)整理用物→(11)洗手。

(資料邱美婷提供 記者|張芊君整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