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茶鄉 吳德亮始得普洱真味

作者:文、攝影╱ 朱孝貞
font print 人氣: 135
【字號】    
   標籤: tags:

〈夜飲百年普洱〉這首茶詩道盡與百年普洱茶湯邂逅的心滿意足,詩中一段「紅濃明亮的茶湯,在舌尖舞動輕轉,喚醒油膩滿覆的味蕾」正是品茗普洱茶的最佳寫照。這首詩出自《德亮詩選》,作者吳德亮。

詩風抒情婉約而不失霸氣,花蓮好山好水孕育才情早發的吳德亮,高中時期即開始寫詩並創立詩社,大學時代與同好創辦的「主流詩社」為70年代詩壇注入了新活水;80年代與管管、羅青等發起「詩人畫會」,打開詩畫交融的藝術新局。

吳德亮手中是一顆團茶叫人頭茶。

不僅愛好文學,寫詩、作畫、著書,吳德亮也愛茶成癡。他以包普洱茶的茶紙作畫,以普洱茶汁染畫。從走進吳德亮工作室,看到牆上掛滿他創作的茶畫與各種普洱茶葉的標本,櫃子擺放著刻有他寫的茶詩的茶壺、茶盤,還有種巖茶的土、茶葉壓成的茶甕、茶匾額,以及已失傳的客家人早期捻茶用的板凳,這兒簡直是個小型茶博館。

詩畫才子找「茶」二十年

吳德亮展示於武夷山帶回種植巖茶的岩石。

吳德亮說,外來的咖啡竟然征服中國人三、四千年的喝茶習慣。他為了一口氣,找「茶」20年,無論烏龍茶、東方美人茶或普洱茶無所不探討。

生活處處與茶相依,但不喜歡被稱為茶達人,接受採訪當天,吳德亮爽朗的笑稱自己只是一個茶藝文學家,不買賣茶,稱不上達人。他喜歡品茶、研究茶,但他不做只收藏好茶而捨不得喝茶的「茶奴」。

不當「茶奴」,吳德亮卻為了普洱茶跑到大陸遍訪雲南六大茶山,與當地人一起生活,娶了雲南溫柔美姑娘為妻;也與3200年普洱古茶樹對話深入探討普洱茶,還曾摔傷了膝蓋、摔斷了好幾萬元的鏡頭,陸續寫就《普洱找茶》系列茶書。

明辨真偽茶票。(吳德亮提供)

開朗好客的吳德亮,說話爽直,談起茶來欲罷不能,他指出,人類自有茶歷史以來,從來沒有一種茶如普洱般,可以緊壓成形、或散裝沖煮、或研磨成膏,充滿豐富多樣的型制、品項與典故。

他形容普洱茶的滋味,具有「厚、醇、稠、甜、甘、香」六大特色。然而,普洱茶這般美妙的滋味,絕非來自於吳德亮與普洱的第一次接觸。他回憶說,曾被同學請客,到廣東茶樓飲茶,第一口喝到普洱茶竟然急噴而出,「怎麼這麼『臭曝』(霉味很重)!」從此與普洱茶拒絕往來,再也不喝普洱茶。

直到90年代,朋友泡了一壺收藏的老普洱茶請他喝,告訴他,普洱茶會臭曝是因為受潮。嚐到了甘醇茶韻,從此一改他對普洱茶的觀點。

吳德亮於雲南帶回最原始的普洱古茶葉。

他在《普洱藏茶》一書中這般描繪品陳年普洱的感動——沖泡後的茶湯則呈褐黃色,與其他古茶常見的棗紅色明顯有別,表面且泛起明鏡般的濃亮油光。入喉後口舌生津,餘韻更可以「蕩氣迴腸」來比擬,且衝至第十泡後仍不減茶性,抒揚的茶氣與甘醇依然洋溢,彷彿滲透至靈魂深處的精靈,令人難以忘懷。

普洱優劣之分

在天然環境下,茶是少數民族生活的一部分,他們抱著感恩的心製茶,老婦人在太陽底下跪著揉捻茶葉。對茶樹非常尊敬,每年舉行茶祖祭,景脈山的茶農祭巴巖冷,西雙版那的茶農祭孔明。敬天愛茶的茶農生產的茶,每個環節都很用心。加上喬木茶樹不需農藥化肥,與自然共生,品質當然好。

相較於企業化經營、一眼望去看不到地平線的一大片噴灑農藥施用化肥的茶園,消費者自然喜歡喬木的茶,但是森林大量砍伐後喬木茶樹少了,不法商人開始被利益所趨,而以灌木茶冠上喬木茶魚目混珠。

吳德亮說,喬木的千年古茶樹的茶湯微苦但茶氣強,灌木的茶湯較澀。甚至喬木茶打滿足嗝透的香氣,也不是灌木可比。

探訪普洱茶前世今生

吳德亮收藏的藏茶。

「雲南的瀾滄縣景脈山是現今唯一完整的萬畝古茶園。」這是吳德亮深入探討之後的發現。相傳一千多年前有位叫張巖冷的布朗族酋長,他告訴後輩,留下金銀財寶會花掉,留任何東西都會被用掉,留下臘種(布朗族茶的意思)子孫生生世世享用不盡。

雲南哈尼族祖先在一次篝火會狂歡時在茶樹下煮水,茶葉飄進煮水的鍋裡,煮出的水湯既香又甘,從此哈尼族人開始懂得將茶葉用日曬並以溫火炒茶煮水喝。到今日雲南當地人都喝這種沒經過擠壓的普洱生茶。

普洱市有4萬5000平方公里,比臺灣大的普洱市原本只有兩家茶廠。到了2005年激增到5000家茶場。吳德亮笑著自首:「臺灣茶人是幫兇,自己是共犯。」不少茶迷往往為搶購陳年普洱而「一擲萬金」;甚至還當成理財投資工具,這種奇特的現象,至今沒有任何一種茶品能超越。

普洱茶的價格於2007年被炒到每件人民幣兩萬元。當時普洱茶的大葉種的茶青價格一日三市,商人以部分小葉種濫竽充數,加上急趕貨省去嚴謹的製茶工序,導致茶餅無法長久保存,一堆普洱茶賣不出去導致普洱茶市崩盤。到2008年初普洱新茶的價格下跌約七成。

吳德亮樂觀看待普洱茶崩盤這件事,普洱茶崩盤後反而打破大茶廠的迷思,讓製茶回歸到茶品質的基本面。茶廠又再回頭做好製茶基本功,注重原料與製作工序。◇

普洱茶的挑選與保存

買普洱茶要如何選茶?吳德亮建議:「買茶還是找認識的茶商買,不追高,不追老,第一泡茶倒掉。」20年的老普洱茶保存得好不會有臭曝味,茶湯泛著一層油光的湯韻,不管多老的普洱茶湯是透亮清澈的,湯色混濁的肯定是山寨版。吳德亮叮嚀,聞到臭曝味要丟掉,表示有黴菌,喝了對身體不好。

普洱茶製程中需用「渥堆」方法把普洱生茶堆高,灑上適量水分,蓋上布帛,茶葉在濕漉的環境與特定溫度下發酵而成普洱熟茶。吳德亮提出忠告,熟茶渥堆數月之久,建議煮開後喝較衛生安全。

普洱茶宜存放於通風無異味的地方,溫度約攝氏25度最佳,相對濕度大約80%,濕度太高,茶葉會發霉。普洱能否愈老愈值錢,就看存放是否恰當。

本文轉自第302期【新紀元週刊】「人物特寫」欄目
http://mag.epochtimes.com/b5/288/11065.htm

新紀元雜誌PDF版訂閱(52期10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打造出「開喜烏龍茶」的傳奇後,葉兩傳還代理歐洲多項時尚品牌,然而歷經商場百戰,葉兩傳最不能忘情的,仍舊是推廣中華茶文化,他深知要讓中華茶文化融入歐洲社會,還有很多事情要去做……打造出「開喜烏龍茶」的傳奇後,葉兩傳還代理歐洲多項時尚品牌,然而歷經商場百戰,葉兩傳最不能忘情的,仍舊是推廣中華茶文化,他深知要讓中華茶文化融入歐洲社會,還有很多事情要去做……
  • (大紀元記者彭瑞蘭台灣新竹報導)峨眉鄉是東方美人茶的故鄉,峨眉國中校長曾美玲為增進學生對「茶文化」的了解,結合地方茶產業發展「茶道文化的課程」,讓學生學習泡茶技巧和禮儀,並透過實際參與茶葉採收、製造的過程,認識更多荅葉相關知識。新竹縣議會副議長林為洲看到峨眉國中傳承產業文化的用心,捐贈35萬元挹注這個活動。峨眉國中3日特別舉辦茶席品茗的展演,縣長夫人古素珍、副議長林為洲、北埔鄉長江寧增、縣議員陳正順、鄉代會主席彭增男等,品嚐「小茶人」沖泡的好茶後,都讚不絕口。
  • 茶道是一種為客人奉茶以及接待貴客的特有禮儀。除了飲食之外,茶道的形式還延伸到茶室內外…
  • (大紀元記者李真韓國大邱報導)神韻在大邱演出連創熱潮,吸引大批名流紛至沓來,2011年1月24日晚上,茶道藝術家朴善宇(Pak seon woo)觀看了美國神韻國際藝術團在韓國大邱第五場演出後,喜悅地表示:「演出在傳遞一種求真向善的訊息。」她還從神韻演出體會到:「順應正道回歸的話,那天門就不遠了。」
  • 幻身坐蒲團 空性茶中傳 客散喧嘩去 淨吾素茶盤
  • (大紀元記者蘇泰安嘉義新港報導)日本茶道與台灣茶文化交流,嘉義新港奉天宮國際媽祖文化節,國曆2月25日(星期五)上午9時在新港奉天宮舉行「祀茶」茶道文化交流活動,以國際交流的方式讓更多民眾能夠接觸夠多不同層面的傳統、宗教與藝術。
  • (大紀元記者孫幗英台南採訪報導)來自日本京都產業大學的茶道研究社師生一行7人,3月12日下午3點至5點,將與國立台南大學國語文學系師生,在延平郡王祠進行傳統書道與茶道交流。台日兩所大學皆設於歷史古都,第一次交流,更是深具文化意義。
  • (大紀元記者金靖報導)中國的茶道文化源遠流長,以儒家思想為主導,關於中國茶道精神的本質,可以用「和、靜、怡、真」四字來歸納。不過時代發展到了今天,人心不古,茶葉界亂象紛呈,日前大陸媒體有爆出「翻新茶」,中國茶道為適應這種變化,新增一道:「鑒別道」。茶業作假同時也引發網民熱議。
  • 日前,影星許晴亮相福建泉州,出席某知名茶葉企業舉辦的「鐵觀音」全球巡迴品鑒會啟動儀式。深諳東方「茶道」的許晴還練就了一手好茶藝,她也是中國首位代言茶文化的女影星。在她的推動下,中國的茶葉文化已正式進駐法國巴黎的繁華街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