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馮朝霖
。(攝影:陳柏州/大紀元)

哲學教授:最佳美感教育 啟發社會關注

2013年02月22日 | 03:37 AM

【大紀元2013年02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吳涔溪台灣台北報導)2013年2月21日,神韻巡迴藝術團在台北國父紀念館的第二場演出在如雷的掌聲中落下帷幕,專研教育哲學與美學的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馮朝霖讚揚神韻藝術,成功喚起了人們的感動和啟發,進而關懷受到壓迫和不公對待的公共議題,是非常值得推崇的藝術活動。

馮朝霖認為, 美感教育、審美教育和藝術教育不同,藝術教育側重專業的培養,但美感教育側重於培養一個人的人格和品德,美感教育的目的正是要讓人關懷社會、關懷公共問題,其中便包含正義、和平、人權等議題。

「一對外國父女在中國遇到的故事《奇緣》,是最打動我的一部分!」馮朝霖說。《奇緣》表現的是一對西方父女在北京天安門旅遊,無意邂逅修煉「真、善、忍」的法輪功學員,並與他們合影,沒想到卻遭到當局無端牽連,被抓入監獄,在獄中,瞭解了大法真相,從而與佛法結下奇緣的故事。

「《奇緣》故事裡的外國父親一開始沒修煉法輪大法,但是看到別人受到不公的對待和壓迫,便對暴力表示不贊同,這個故事在這裡,也就是我所說的,美感教育具有感性和知性兩面,在感性的一面,會引起人的感動,在知性的一面,會引發人類更深的思考和反省。看到不公的對待,進而關注此現象的公共議題, 這個藝術表現所引發的結果,非常值得推崇。」馮朝霖說。

品味歷史長河的多元與豐富

除了是啟發人們關注公共議題的絕佳美感教育之外,馮朝霖更讚揚神韻晚會表現了中華歷史長河中廣袤的多元性和豐富性,讓人細細品味之餘,更讓人看到中華傳統文化能成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造力的來源。

「透過節目讓我們具體地去體會歷史上各朝各代,中華文化在各朝代獨特的美和風格,就民族來說,不同的民族在空間上都有他們的美和文化特色,也就是多元性。而空間上的多元和時間的變遷,構成複雜的文化,讓人可以細細品味它的豐富性 。」

馮朝霖補充說,「就如同晚會主持人預告明年、甚至每年的節目都不一樣,這代表從傳統取材,用藝術方式呈現精采豐富的文化,可以永遠具有創造性,可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因為傳統與創造兩者是並存的,從傳統中取材,也透過持續的創造,賦予傳統新的生命。」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