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打擊進口奶粉 本土品牌失地難收

人氣 17
標籤: ,

【大紀元2013年07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古春秋綜合報導)日前,中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涉嫌價格操縱為由對美讚臣(Mead Johnson Nutrition)、達能(Danone)和雀巢(Nestle)三家外資奶粉企業,依據中共《反壟斷法》展開調查。據陸媒觀察,短短一個月內,中共管理部門政策頻出,奶粉行業內部兼併洶湧,加上對進口奶粉的反壟斷調查,著名品牌相繼降價,中國奶粉行業正在醞釀一場風暴。

2008年三鹿奶粉事故至今,已經5年過去了,中國民眾對奶粉尤其嬰幼兒奶粉的安全陰影仍然沒有散去,對中國本土製造的奶粉一直保持高度的警惕,由此演化出一場競相出境購買洋奶粉的風潮,而在中國大陸一向佔有一定市場比重的外資奶粉,也成為大陸消費者青睞的對象,將這類奶粉的價格推向高位。

《華爾街日報》7月4日刊登署名文章,文章表示,中共官方欲解決這場因本土產品信譽危機而衍生的外資奶粉價格高企的問題,必須著手解決三方面的問題。

奶粉信心危機的延續:中共官方將火力瞄準外資奶粉企業

相當多的中國大陸消費者為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考慮,不惜出境購買洋奶粉,全球甚至出現了這樣的景觀:中國遊客或留學生,大量購買奶粉寄往中國,不少國家超市甚至出現斷貨,有些國家甚至限購嬰兒奶粉。

據陸媒《新金融觀察》報導,中共工信部推出多個涉及奶粉行業的政策。

大陸行業內部兼併也緊密進行,6月18日,蒙牛114億港元收購雅士利,為中國奶粉行業最大的一筆收購案,接著,品牌價值百億的完達山傳出被收購消息,伊利則與美國最大牛奶公司,成為合作夥伴。

自7月1日起,中共國家發改委對多個奶粉品牌展開反壟斷調查,惠氏宣佈降價11%,單品最高降價幅度達20%,其他品牌相繼跟進。

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奶類分析師宋亮接受陸媒新金融記者採訪時稱,洋奶粉進入中國市場是利用了中國消費者不信任國產奶粉的消費心理。

宋亮還說,除了中高端奶粉,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近兩年還出現了超高端嬰幼兒奶粉。超高端嬰兒奶粉是指在大陸零售渠道內,每900克的平均零售價格在300元以上的產品。

一組數據顯示,相比於高端嬰兒奶粉(在大陸零售渠道內,每900克的平均零售價格在160元-300元的產品)2012年銷售量以20.7%的速度增長,超高端嬰兒奶粉的增長速度達到了129.8%。

進口奶粉在中國大陸的增長速度引起了各方不同的關注。今年7月開始,中共發改委啟動對外資企業的反壟斷調查,進口奶粉四大品牌美讚臣、多美滋、惠氏、雅培相繼被查。

作為在超高端領域佔有一定支配地位並且表現突出的乳企,惠氏乳業在合生元之前,率先做出了降價反應。

進口奶粉價格恐怕還會反彈

中共針對奶製品尤其嬰幼兒奶粉的這些政策最終會導致怎樣的結果,陸媒稱,難有定論。

乳業分析師宋亮向陸媒記者表示,進口奶粉對市場佔有率短期還會呈現強勢。至於此次反壟斷調查,短期內可能會使進口奶粉價格下降,並且有可能會使進口奶粉減少對大陸供貨量,但是長期來看,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的信心很難恢復,所以對進口奶粉的依賴還會持續,而到時受此番打擊的進口奶粉可能會出現供需矛盾,最終將導致新一輪的漲價,甚至可能比現在還要高。

宋亮公開表示:「經過此役,市場格局依舊,崇洋情緒依舊,唯價格恐將有變,短期靜默,長期必漲。」

有一部份行業人士認為,進口奶粉降價會引發消費者更加強烈的購買慾望,對國產奶粉的打擊會更大。

中國大陸本土品牌失地難收

從三聚氰胺事件開始,大陸本土奶粉的市場份額逐漸減少,進口奶粉進口量多次創出新高。在2008年之前,大陸本土奶粉佔據著60%以上的市場份額,2年後,進口與大陸本土實現了雙分天下,此後,大陸本土品牌逐漸走弱。三鹿事件給中國奶粉行業造成的負面影響仍然沒有完全解除。

與其說是進口打敗了大陸本土,毋寧說是大陸品牌自身的脆弱和不堪一擊,導致進口奶粉的大行其道,中國市場為進口奶粉的崛起提供了平台。

事實上,業內人士介紹,面對反壟斷調查,進口品牌雖然採取了降價措施,但更多是一種姿勢和態度,挑選市場銷售不好的產品進行試探。目前降價都是銷售份額占比較小的品項,主力品項未動,這樣的降價不會傷筋動骨。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聯合國數據顯示,目前中國五歲以下兒童數量為8,200萬,而6個月以下嬰兒採用母乳餵養的只有28%,奶粉需求量高達125億美元。世界權威市場調查機構歐睿 (Euromonitor)預計,至2017年,中國對嬰兒奶粉的需求量將增長一倍,達到250億美元,佔全球奶粉銷售總量的二分之一。由此可見,中國大陸市場對嬰幼兒奶粉需求極其強勁。因此,奶粉企業無論是外資還是大陸本土,都不想坐失良機。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7月5日刊登文章稱,在這場奶粉風暴中,價格不再是簡單的數字,而是衡量商品好壞和安全性的一把尺子。具體到進口嬰兒配方奶粉,差異化的定價雖然是外資在中國市場確立品牌形象的一種策略,但中國消費者感到物有所值,其安全性具有可靠保障,其價格的合理性已經從強大的消費需求中得到印證。

文章還說,在「三聚氰胺事件」曝光五年後,仍看不到中國消費者對政府有效應對食品和質量問題的信心得到恢復,對社會穩定是個長期威脅。

三鹿毒奶事件中,很多受害孩子至今還沒有得到有效治療和補償,而時任中共國家藥監局食品安全協調司司長,曾因三鹿毒奶粉事件被記過處分的孫鹹澤,2012年9月又被任命為該局副局長。報導三鹿的記者簡光洲離職了,問題官員卻陞遷了,這種怪現象令中國民眾普遍感到憤怒。

(責任編輯:劉毅)

相關新聞
毒奶效應  茶舖業者亮出奶精來源自清
毒奶粉效應  花蓮縣府推無毒農業產品
中國大陸民眾對大陸奶製品失去信心
據報三鹿集團宣布破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