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大學生尋古蹟 成手機時鐘桌面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8月2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25日電)古蹟就像通往過去的時光走廊。為介紹古蹟之美,一群大學生遍訪全台古蹟,並結合手機時鐘程式,讓古蹟搖身成為最美的桌面。

升學壓力常使青少年忙於功課而無暇關心生活周遭;為抓住青春的尾巴,蘇彥霖、林長盟、白惟仁、蘇咸通等一群熱血大學生,選定代表台灣內涵和特色的古蹟為題,希望在台灣各地留下足跡,並藉此宣傳台灣古蹟。

蘇彥霖表示,全台共有超過700個古蹟,成員先到文化資產局網站蒐尋相關資料,考量地理位置後,選定台灣西部近80個古蹟,花了一年時間,利用課餘時間進行訪視,拍下數百張照片,記錄台灣各地古蹟的特色。

為遍訪各地古蹟,成員們除了舟車勞頓外,還得面臨天氣和找路的考驗。

蘇彥霖說,夏季前後太陽特別強烈,常得頂著太陽進行拍攝,而許多古蹟位置偏僻,找路更是艱辛,曾有一次拜訪位於苗栗的賴氏節孝坊,連當地人都不曉得路怎麼走,因此在當地開車花了一個多小時才找到;找路的同時,大家都忍不住搥胸吶喊「為何當初會選這裡?」

雖然走訪艱辛,但成員們收穫也不少。林長盟說,看到這些古蹟,就好像回到從前;而他最喜歡的就是台南,因為古蹟四處散布,就像在生活中,讓他感覺和羅馬十分相似,生活中遍布古蹟。

白惟仁則表示,過去多忙於功課,除了偶爾校外教學,根本沒接觸過什麼古蹟,透過這次走訪,讓他接觸到深具台灣特色的古蹟,尤其是各式各樣的建築,令他印象深刻。蘇彥霖則對古蹟的古色古香特別有感,尤其是許多傳統農具,更令他們這些都市小孩大開眼界。

在走訪過程中,成員們發現僅約兩成古蹟有規劃觀光或導覽。蘇彥霖表示,部分古蹟由縣市規劃觀光或整修,因此維護的情形比較好,少數古蹟則是因為少人到訪,保存原始模樣,但仍有不少是破損嚴重。

成員們除了拍下數百張古蹟照片外,也蒐集古蹟的相關資料,並將古蹟照片和明新科技大學學生研發的手機桌面時鐘APP程式結合,讓古蹟照片變成手機時鐘的桌面。

蘇彥霖說,這款APP程式可設定多久切換背景,也可收縮時鐘,放大古蹟照片,若點選程式按鈕,還會跳出古蹟資料,如簡介、地點、位置等,讓大家進一步認識古蹟;未來希望APP程式能上架,供民眾下載,也希望能加入英文名稱和簡介,讓更多外國人認識台灣古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