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評級展望降至負面

人氣 117
標籤: , ,

【大紀元2016年03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梁珍、古春秋香港報導)中共人大政協兩會將於今天(3月3日)在北京召開,預料經濟將是關注的重點議題。國際信貸評級機構穆迪投資將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從「穩定」調整為「負面」,指中國面臨三大困局,凸顯出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面臨的挑戰。多間大陸企業亦面臨降級威脅,降級潮隨時出現。外界預料中共兩會將被諸多經濟難題所困擾,引起全球憂慮。

目前中國經濟不斷尋底,最新公佈的官方PMI和財新PMI雙雙下跌,顯示工業活動長期蕭條;股市半年多來遭遇三次股災,人民幣匯率也出現大幅波動,資金外流情況持續加重,加大了中國經濟的風險。

在兩會召開前夕,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投下不信任一票。國際信貸評級機構穆迪將中國的評級展望由「穩定」降至「負面」,凸顯中國經濟面臨的風險。國際傳媒包括《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均重點報道此議題。

下調評級展望響警報

穆迪解釋,作出如此下調,是因為中國經濟存在三大困局:政府債務不斷增加;資本外流導致外匯儲備持續減少;此外,中國實施改革並解決經濟失衡的能力,亦存在不確定性。

彭博報道,穆迪降低中國評級展望,凸顯了環球投資者關注中國在資金外流持續、國家債務水平攀升至國民生產總值(GDP)247%的史無前例水平之際,正艱難地設法改革這個亞洲最大經濟體。

與此同時,資本外流凸顯了中國的政策、匯率和經濟增長風險。在過去18個月,中國外匯儲備規模大幅下滑,今年1月份已降至3.2萬億美元,較2014年6月創出的高點減少7,620億美元。

惠譽維持評級 觀望人大會議

雖然穆迪同時確認了中國長期債務Aa3評級,理由是中國的財政實力和外匯儲備依然強勁。不過,穆迪表示,如果中國債務水準進一步上升,或有負債增加或國有企業改革停滯,以及資本持續外流或資本管制大幅收緊,而改革沒有明顯進展,也可能導致中國評級被下調。

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惠譽,則將中國的主權評級維持在「A+」,評級展望為「穩定」。但惠譽稱會觀察即將展開的中共人大會議,又明言,倘若有關中國中期經濟策略的透明度降低,又或者外界對於當局實施結構性改革的能力及意願的信心減少,都會對中國的評級造成負面影響。

一旦降級 國企破產機會增

經濟學者關焯照認為,穆迪調低中國評級展望,很明顯反映出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放緩的擔憂。一旦降評級,對中國經濟乃至香港經濟均有負面影響,日後該國企業要向其它國家、以其它貨幣舉債,要支付更高的息率。故不排除已經面臨財困或經營不善的部份大陸企業,因未能償還貸款,增加倒閉破產的機率。

對於中共新華社昨日發文反駁穆迪,關焯照認為這是中共官方慣常的做法,亦反映出對中國經濟的不自信。他指穆迪評級公信力無庸置疑。

傳國企裁員600萬 衝擊增長

彭博引述IG market分析師Angus Nicholson指,穆迪的評級正確,尤其是有報道引述中共官員指國企工業可能裁員500萬-600萬人,這一定會對經濟增長、對銀行信貸表現有極大影響,到某一階段,中國整個銀行體系有可能真的需要進行資本重組,那時中國的信用率就真正令人憂慮。本周舉行的兩會面對產能過剩的難題。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認為,中國經濟下行的風險,以及人民幣匯率波動,是中國經濟面臨的兩大難題,「評級與否,大家對中國經濟無信心,都是一個共識。」至於兩會關注熱點,他估計聚集在去庫存、去產能,以及刺激房地產方面,預料相關板塊會受益。

外媒聚焦困局 學者歸咎中共體制

中共兩會開會之際被諸多經濟難題所困擾,這些難題與國際市場共振,引起全球憂慮。

市場普遍預期,兩會會將中國全年經濟增長目標下調至6.5%至7%。《華爾街日報》3月2日報道,中國經濟增長動能在年初進一步衰減,給決策者通過進一步放鬆信貸和增加政府支出遏制經濟放緩提供了更多理由。

2月29日,人行宣佈,自2016年3月1日起,普遍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向中國金融體系釋放約6,900億元人民幣。這一寬鬆舉措發生在中共剛剛向20國集團(G20)財長保證不會刻意推動人民幣貶值之後,外界對此感到吃驚。

人行降準令國際社會吃驚

《金融時報》3月1日援引牛津經濟的高路易(Louis Kuijs)觀點稱,「(降準)的目的顯然是支持經濟,目前增長面臨的下行壓力仍然很大,不確定性居高不下。」這似乎表明,增長對中共政策制定者來說仍是關鍵。

而近期,深圳、上海等一線城市房價暴漲,三四線去庫存艱難,市場對此深感憂慮。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撰文表示,與以前的危機不同,此次伴隨一線房地產暴漲的,是出現了兩個危險信號:貨幣過度寬鬆與資產價格泡沫。

危險信號:過度印鈔與泡沫

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2.51萬億元,社融3.42萬億元,M2增加14%,大超預期。這是明顯的信貸擴張和貨幣超發。超發的貨幣在沒有安全資產可以投資的情況下,再度流向房地產市場,這將導致人民幣購買力平價下降,對內是資產價格泡沫和滯漲風險,對外是匯率貶值壓力。

任澤平文章指,廣義貨幣供應和名義GDP增速的裂口不斷漲大,再次表明結構性和體制性問題只能通過改革來解決,否則經濟可能會被逼到懸崖邊上。

大陸經濟學者茅于軾對兩會能否救經濟不抱期望。他表示,中國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在於公有制和計劃經濟,「共產黨對市場的干預太大,公有制對中國經濟造成很大傷害。」比如中石油、中石化等企業爆發貪腐問題,以及房地產問題,根源都在於公有制。還有所謂產能過剩,「拿到的錢太多,拿去投資,消費太少,投資的結果就是產能過剩。」

茅于軾認為,中國經濟困境根源在於中共體制,唯有拋棄中共體制,才能救中國經濟。

中石油等央企面臨降級 多捲入江派貪腐案

國際信貸評級機構穆迪提及,多間大陸企業亦面臨降級威脅,降級潮隨時出現。穆迪上月稱,會就中石油、中石化及中海油的評級是否下調進行檢討,該評級機構之前亦已再度審視是否下調昆侖能源的評級。

此前,中航國際及上海華誼集團被降級,此外,穆迪還審視包括上海寶鋼集團在內的多間開採企業,以及從事城市設計及營運的北京首創集團,是否真正降級。

據本報整理,這些面臨被降級的企業大多捲入貪腐醜聞,涉及被習近平清理的江澤民派系。如「三桶油」屬前中共政治局常委周永康派系,其落馬後相關股票大跌;另外,上海寶鋼集團亦是去年落馬的「上海首虎」前副市長艾寶俊的窩點之一。

大紀元曾多次披露,中共前黨魁江澤民上台後,以腐敗為「治國方略」,中國的金融、石油、電力、鐵路、電信等系統一直被江派等利益集團壟斷掌控,盤踞壟斷了中國的經濟命脈,央企和國企幾乎成了江派利益集團的搖錢樹。國家資源和財富進了江派錢袋,而老百姓則被壓迫,貧富懸殊差距拉大,改革寸步難行,亦是造成中國經濟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

責任編輯:鄭樺

相關新聞
標普將香港長江實業集團評級展望定為負面
標普確認港信貸評級展望維持負面
標普確認台灣AA-債務評級 展望負面
惠譽下調日本主權評級 評級展望負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