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話題】航運業總算盼到遲來的春天

人氣 685

【大紀元2017年08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綜合報導)全球航運業經過多年的供過於求,並於去年8月韓國韓進海運申請破產時達到了恐慌的高峰,然而今年航運業總算否極泰來,上半年獲利激增25%的全球最大船舶經紀商克拉克森(Clarksons)認為該行業的供需已根本轉變。

代表航運業景氣的波羅的海乾貨指數(BDI)較去年同期大漲75%,波羅的海海岬型指數(BCI)則大漲150%。由於BDI指數經常暴漲暴跌,因此預期漲多拉回者大有人在,但這一次可能不太一樣。主因是7月和8月都是航運業的淡季,而今年中國對鐵礦砂等原物料的需求卻異常旺盛,BDI指數在淡季大漲後,接下來的9月和10月將進入航運需求的旺季,按常理上漲的動能可能延續。

受到航運業景氣好轉的激勵,各大航商已開始搶進資產。據彭博社報導,亞洲最大航商中國遠洋運輸(Cosco)上個月宣布將斥資60億美元以上併購勁敵東方海外貨櫃航運公司。丹麥的馬士基集團(Moller-Maersk)也正在進行併購德國對手。

馬士基集團週三(16日)公布第二季虧損2.64億美元,遠遜於市場預期的獲利5.07億美元,但該集團執行長施索仁(Soren Skou)卻表示貨櫃航運業的供需基本面已為2010年以來最佳。該股週三下跌3.5%,但自2月以來卻飆漲80%,漲勢與BDI指數同步。

由於航運量能供需反轉,加上這些大航商的規模持續坐大(全球前五大航商掌握了60%的運能),他們對於製造業和零售業(如沃爾瑪和塔吉特)等客戶更具有議價能力,運價恐怕只會越來越貴,例如由亞洲發出的貨櫃船運價已較去年同期上漲了22%。

自去年韓進海運破產後,許多託運的大客戶只能向財力較雄厚的大航商靠攏,這種訂單集中大航商的現象也助長了運價易漲難跌的趨勢。

然而,隨著大型貨櫃船的供給數量持續的增加,長期恐將衝擊運價。研究公司Crucial Perspective估計,全球今年和明年的貨櫃船供給將分別增長3.4%和3.6%。但Jefferies集團駐香港分析師Andrew Lee則看好2017-2019年全球航運業將持續供不應求。

如果全球航運貨櫃運價持續攀高,這對美國各大零售商來說應該不是好消息,他們可以選擇轉嫁給消費者,也可以選擇讓組織運作更有效率來抵銷運價上漲壓力,否則其毛利率將因高運價而受到壓縮。#

責任編輯:葉紫微

相關新聞
船隻過剩打壓運價 BDI探底
大陸航運業持續「寒冬」 龍頭企業砸船賣鐵求生存
丹麥馬士基大裁員 併購或為出路
BDI指數預示中國經濟或將進入寒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