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3日晚,迴響樂集團長藝術總監 蔡玉眞觀賞神韻交響樂團在台灣嘉義市文化局音樂廳的演出(王嘉益/大紀元)

藝術總監:神韻走出自己的路給我啟發

2017年09月24日 | 08:39 AM

【大紀元2017年09月24日訊】(大紀元台灣嘉義記者站報導)神韻交響樂團緊湊的台灣巡迴演出行程,2017年9月23日晚上來到了嘉義文化局音樂廳,首次聆聽神韻樂曲的迴響樂集藝術總監蔡玉眞表示,神韻原創音樂讓中西方樂器各自找到自己的定位,整體「融合」、「聲響平衡」,放眼樂壇,神韻「走出了自己的路」,給她許多啟發。

本身拉二胡的蔡玉眞最直接的感受是,神韻使用的二胡音色非常特殊,她並多次使用「融合」一詞形容神韻在結合東西方樂器方面的成就。

神韻的原創作品演繹中華傳統文化,以中國樂器領奏、西方管弦樂為烘托,驚人的表現力與內涵,獲得了「開啟西方交響樂新篇章」的美譽。

那麼神韻在配器、編曲上,究竟有什麼祕訣呢?蔡玉眞觀察到:「為了凸顯一些傳統樂器,包括二胡或琵琶,所以在樂團的配置上,弦樂、管樂在這個地方就會減量,或者是讓它的音響效果稍微收斂一下,讓這些比較特殊的樂器可以比較凸顯。」

樂團的銅管則讓蔡玉眞眼睛為之一亮,「銅管非常棒,我非常喜歡小喇叭,我覺得非常的出色,因為就東方音樂而言,一般銅管都沒那麼出色。」她說。

另外,「整個弦樂都很整齊」,蔡玉眞還說,一般交響樂團,可能是曲目的關係,弦樂比較突出,然而神韻的弦樂「比較融合也比較柔和」。

她進一步解釋,就像社會中的「主從關係」 ,不同的樂器在一個樂團裡勢必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西方管弦樂團比較大的氛圍底下,東方的樂器點綴在裡面,但你又要讓他有一個適當的位置,我覺得其實蠻難的。所以,神韻在這方面非常有特色」。

舉例來說:「二胡出現的時間不多,但是出來,基本上都在主角的位置;琵琶也是,因為交響樂團裡彈撥樂器較少,除了豎琴之外,那豎琴其實是比較襯底的,所以相對於西方交響樂團來講,琵琶又更為凸顯。」

總的來說,「中西樂器各自找到自己的定位,這是融合;和西方交響樂相較,神韻又更祥和。」 蔡玉眞說,神韻的一些安排處理了傳統音樂跟交響樂合作時,聲響平衡等問題,「她走出自己的路,融合東方與西方,給我一些想法和啟發。」

當女高音歌唱家耿皓藍在管弦樂團的伴奏下唱出台灣觀眾耳熟能詳的《梅花》時,高亢嘹亮的歌聲贏得滿堂采。蔡玉眞感動表示,「就是在一個比較特殊的場域唱屬於我們自己這塊土地的歌曲,我覺得別具意義。」也讓她在選曲上有所收獲。

神韻帶動古典樂風氣

這場音樂會坐無虛席,最後一曲《敦煌》氣勢磅礴,將現場氣氛帶到高潮,在觀眾的掌聲及歡呼下,樂團又演奏了兩首安可曲,指揮及所有音樂家多次謝幕。

「古典領域的音樂會在嘉義這個地方有這麼多的聽眾,讓我有點訝異。」蔡玉眞說

「我覺得一場音樂會能夠成就,就我們來講都是很不簡單的。而且在嘉義有這麼多觀眾,我覺得很難得。」「值得再來看!」蔡玉眞不僅推薦神韻交響樂,也更期待明年看到神韻藝術團結合舞蹈、音樂的神韻演出呈現。

責任編輯:于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