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年女士一旦遇到月經遲來,都會第一時間疑問自己是不是已經步入更年期。早於古時,中醫的經典《黃帝內經》已提過女子到七七之年(即49歲),就會天癸竭,月事也不會再來。現代的醫學則指出,更年期大約於45~55歲之間發生,這個看法與古時的中醫看法不謀而合。
45~55歲其實只是一個常見的範圍,有少數人會早於45歲就開始步入更年期,但亦有少數人會遲於55歲才開始更年期,這與飲食、遺傳、生活習慣等有關,因人而異。
40歲前月經遲來 注意卵巢早衰
不過,如果年齡少於40歲而出現閉經或月經遲來,就應要注意自己會否患上多囊卵巢綜合症或卵巢早衰。
不論是多囊卵巢綜合症或卵巢早衰,中醫都稱為「月經後期」(即月經週期延後7天以上,甚至2~3個月)或「閉經」。多囊卵巢綜合症的患者,除了月經過時不來,還伴有肥胖、多毛或不孕等症狀。至於卵巢早衰,則沒有上述的明顯症狀,反而有部分人會出現更年期的諸症,當中包括潮熱、盜汗和心煩等。
月經後期、閉經原因有3種
中醫治療「月經後期」和「閉經」已有多年的歷史,可運用中藥及針灸進行施治。依據臨床經驗,現代女性所患上的「月經後期」和「閉經」可概括分為3個類別:瘀阻胞宮、濕阻沖任、肝腎不足。
● 瘀阻胞宮(子宮):油膩食物吃太多、運動不足
現代女性經常進食油膩的食物,加上運動量不足。氣不行則血不行,久而久之形成了瘀血,令胞宮失卻濡養。患者過往的月經亦見月經量少和血塊。
治療時需要運用活血散瘀的中藥,常用藥包括丹參、紅花、五靈脂。
● 濕阻沖任:油膩食物吃太多
進食油膩食物除了會導致瘀血生成外,亦會生濕。濕邪阻滯沖任會令月經不暢,患者多會肥胖、常常感到怠倦、舌有齒痕等症狀。
治療時需要使用袪濕化濁的中藥,當中包括蒼朮、半夏、陳皮。
● 肝腎不足:經常熬夜、操勞
經常捱夜和操勞的女士,最易形成肝腎不足的體質。肝腎不足則無血可生化,月經也失去了物質基礎。症見頭髮早白、腰膝酸軟無力等。
治療時應要補益肝腎,常用藥包括菟絲子、巴戟天和桑寄生等。
假如服藥後效果未見理想,則可針藥兼施,於腰背及肚腹上進行施針,亦有助於疾病加快康復。@
· 3/4女性有「經前症候群」 妳中招了嗎?
· 每天3分鐘「吹風機暖宮法」不讓子宮變冷宮
· 月經期間「缺乏保養」 易留下不孕病根
責任編輯:李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