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福水彩畫特展 傳達台灣文化生命力

台灣屏東知名畫家陳文福與其展出的畫作合影。(羅瑞勳/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571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9年01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曾晏均台灣報導)「一幅畫一個故事」。有著過人藝術天份的屏東畫家陳文福,堪稱畫壇奇葩,早期從事音樂教學,48歲時放下提琴改拿畫筆,遊走於水彩與樂器之間,一筆一畫充滿音樂的律動,也堆疊出豐彩的人生。

現年71歲的陳文福,學音樂也教音樂,讓他的作品筆畫間有如樂符般的律動,可謂「畫中有樂」。 1月18至3月10日止,於屏東美術館展出其人生中的第25次特展「一幅畫一個故事」,透過畫作,他將聲光影像所交匯合流的美感,綜合呈現在眾人面前,邀請民眾細細感受其創作故事。

屏東知名畫家陳文福「一幅畫一個故事」特展,與其畫作合影。(屏東縣政府提供)

由於崇尚自然與鄉土,陳文福的作品充滿濃厚人文情感,畫中主題多從生活體驗領悟而來,他將兒時記憶、屏東鄉村景物的磚瓦牆籬、幽幽古厝、樹木花草,人與物,透過多層次明暗的強烈對比,以純熟的技巧、細膩寫實的筆觸及光影的變化,精確的呈現形色、質感,同時更傳達出台灣本土文化的生命力與深刻的內涵。

走入他的繪畫世界,猶如跌入時光隧道一般,失落已久的記憶在光音交錯的律動中尋回,心靈也在歷史的影像中沉澱。

陳文福表示,這次特展有兩大主題:鄉土情系列,表現對台灣這塊土地的禮讚;心情系列則表現母愛的偉大。回想以前的婦女,要到田裡工作,還要帶小孩,回到家還得煮飯、洗衣,如今他以畫作禮讚女人的堅強與偉大。

提及創作靈感,陳文福說,其實很簡單,起源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因為「只要是對社會有正面意義的影像,我都想畫它。」

陳文福畫作《貓、魚、磚、圓鍬》代表著「年年有餘、蓋新厝」的寓意。(羅瑞勳/大紀元)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表示,在現今重視歷史與文化傳承的年代,陳文福以彩筆繪出昔日鄉土的記憶,為後代子孫留下歷史見證,以過來人的身分引領人們應當飲水思源,恢復中華文化遺產中勤樸堅韌的精神。

雖然沒有美術學院科班背景,但陳文福憑藉過人的藝術天份,以及對繪畫的熱情,短短六年時間內,獲得了美術界夢寐以求的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第一名、全省美展金牌獎、南瀛美展首獎、屏東美展首獎、台陽美展連續二屆金牌獎、南美展首獎,總共七面金牌及法國藝術家沙龍銅牌獎。@*

責任編輯:茉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每當落山風吹起,四重溪溫泉就進入泡湯旺季」,2018四重溪溫泉季開鑼,11月10日正式點燈,夜晚的溫泉公園披上了夢幻紫色燈海,伴隨著日本輕音樂,璀璨浪漫美翻天!吸引許多遊客打卡拍照。
  • 昔日,這裡曾住著許多曾經馳騁沙場的將軍。如今,將軍住處搖身一變成為親子書房,推開紗門造訪傳說中的「將軍之屋」,屋內格局仍能見到往昔眷舍風采。
  • 2019 台灣燈會在屏東
    2019台灣燈會,屏東縣政府發表《海與光(我們在屏東見吧!)》MV影片,網紅黃小玫將屏東美景、美食全部收錄在歌曲中,可愛清新風格大受網友歡迎。
  • 來到屏東萬巒豬腳街商圈,人潮聚集排著隊等著買豬腳,空氣中瀰漫著滷豬腳的濃郁醬香。
  • 一年四季,天道循環。從二十一歲那年起,我的四季循環中多了一季特別的存在——神韻季。第一次邂逅神韻是在渥太華,那天我遲到了。看到的第一個節目是精忠報國。大幕揭開,我的眼淚跟隨而下。
  • 歷史上的今天,徐悲鴻:生命本是天上來,卻撒彩墨在人間。得失去留只一念,重返畫中神仙卷。
  • 提起杜莎夫人,人們很自然地會想到蠟像館。的確,她的一生跟蠟像有著不解之緣,命運多舛,她的坎坷經歷又締造了她的傳奇。是什麼原因使她開始學習製作蠟像?她又是怎樣與法國王室結緣?她最恐怖的經歷是什麼?她又為何背井離鄉遠赴英國?第一個杜莎夫人蠟像館是什麼時候成立的?……
  • 2023年4月中旬,經好友推薦,喜歡藝術的我認識了旅居瑞典的中國畫家范一鳴先生。4月23日,受他和他夫人的邀請,我們到他家做客,觀賞他的畫作,聽他聊創作靈感和中國文化。我也順便採訪了他在中國時的遭遇。
  • 漆器珍貴與耐用之特性,發展出獨樹一幟的漆工藝,是東方文化的精髓之一。「台灣茶文化與漆工藝結合,是翻轉、是重生」,於是黃佳隆開設了「漆器茶道具製作教學」課程傳承這項古老技藝。
  • 對文藝復興藝術感興趣的人很快就會熟悉喬治‧瓦薩里(Giorgio Vasari)這個名字,他不但是佛羅倫斯的建築師、藝術家,還是藝術史學家。1568年瓦薩里彙編的《藝苑名人傳》(Lives of the Most Excellent Painters, Sculptors, and Architects)是文藝復興藝術史上最重要的著作。16世紀意大利許多頂尖的藝術家都是他的友人或熟識。朋友圈裡也有很多人認識15世紀的藝術前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