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清明引(85) 天衣局-生死一線1

作者:云簡
中國畫 戰爭

圖為清 張廷彥《平定烏什戰圖》。(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409
【字號】    
   標籤: tags: , ,

第七章 生死一線(1)

董伏卿對白門柳道:「看來我所思不錯,朝軍果然無兵矣。」

管離子退至董伏卿身邊,道:「大師兄,為何如此說?」

董伏卿道:「北平王身死,邊疆大亂。伍鎮聰身負平亂之責,必不可久戰。目前交涉之時,我等便發現納蘭庭芳有拖延之意,果不其然。師弟你所思不錯,亦派出探馬求證,只不過追錯了方向。」

白門柳道:「現下該當如何?」

董伏卿道:「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納蘭庭芳兵馬有限,以大霧為掩,以求速勝,此次正是擒捉其人的絕妙機會,不可再失。」便在此時,朝軍忽聞鳴金之聲,盡數撤退。

「是。」白門柳即刻與獨孤唯吾分道而出,追擊納蘭庭芳而去。

日輪自東而升,雲霧漸散,天地清朗。

董伏卿叫住寒鋒、劍器、鄭笑笑、管離子,統率各部人馬與眾位武林俠士,分兵三路:刀器前往光明頂;董伏卿親征蓮花峰;寒鋒、管離子直取荷城。

****************************

再說納蘭一方,原打算借今晨山霧之機,一舉拿下天都峰,徹底剿滅叛軍,誰想終究天時不與,棋差一招,想不到那無上火焰令餘威猶存,竟在一夜之間召喚眾多武林俠士前來相助。

納蘭對哈爾奇道:「既是天時不與,我也不便強攻,且待叛軍殘喘幾日。你且速速歸去,與永延同守荷城。」

「王爺不可!」哈爾奇跪地道:「請王爺與末將同去。」

納蘭道:「我自有主張,你莫多言。」

帶領近全數兵馬撤退,只留五千與納蘭應敵,哈爾奇自然知道其中凶險,道:「王爺千金貴體,豈能親身犯險,不若以末將……」

「誒」,納蘭斷道:「叛軍的目標不在你。」

哈爾奇道:「既如此,五萬兵馬悉數留下,保護王爺。」

「唉」,納蘭嘆道:「令你帶五萬兵馬回城,是為保住吾軍戰力。」

哈爾奇賭氣道:「若老王爺還在世,必不許你如此胡鬧。」

納蘭嘆了口氣,道:「現下父親已逝,你又該聽誰之軍令?」納蘭不怒自威,哈爾奇只得聽令,拱手道:「王爺保重!」

納蘭點了點頭,哈爾奇翻身上馬,引五萬兵馬而去。

納蘭引五千兵馬回返蓮花峰。

董伏卿與鄭笑笑同取蓮花峰,行至半山腰。鄭笑笑忽道:「軍師小心,納蘭庭芳此人心高氣傲。雖說只有數萬之眾,卻極有可能尚未撤退荷城,仍在峰頂,恐有埋伏。」

董伏卿笑道:「鄭三堂主倒是很了解此人。」

笑笑道:「我屢次三番為其所騙,倒也有些了解。」

董伏卿道:「三堂主所言不錯,不如你我分兵兩處。我親上峰頂,你在此地接應,如何?」鄭笑笑想了一想,道:「也好。」

董伏卿行至蓮花峰頂,穿過幾處營寨,直入大殿天井,一路暢通無阻。正在心思:「莫非納蘭庭芳已棄守此地?」思畢推開大殿之門,卻見納蘭庭芳一人,端坐中堂,見他來了,道:「咱們又見面了,董伏卿。」

董伏卿拱手道:「王爺貴體可還安康?」

納蘭庭芳道:「本王一向康健,倒是董先生,何如?」

董伏卿嘆了口氣,道:「上次荷城一戰,王爺你以替身示人,險些害得白大俠送命,此舉可是讓董某忝為軍師了。」說罷嘆了口氣。

納蘭庭芳笑道:「董先生何必自謙,若不是你派遣探馬求證,今晨叛軍已然伏誅……不過,若是如此,你我便無此一晤了。」

董伏卿心內詫異,身陷險境,此人還能與我談笑風生,莫不又是在拖延時間,忽地靈光一閃,觀視他左右,道:「不知哈爾奇與慕容玉林兩位將軍何在?」

納蘭笑道:「董先生神機妙算,何妨猜測。」

董伏卿捋了一下鬍子,道:「依董某愚見,此二人現下該當身處荷城了吧。大敵當前,卻丟下主帥在此,此事若傳回朝野,此二人怕是要殺頭的。」

聽聞此語,納蘭大笑不止。

董伏卿心底不解,遂問:「有何可笑之處?」

納蘭道:「你這是怕二人埋伏此地,方才說此話,想要激他二人出來。」

「英雄所見略同。」董伏卿道。

納蘭道:「董先生大可放心,他二人不在此地。」

「既是如此,就請王爺紆尊降貴,做義軍的階下之囚了。」董伏卿號令一聲,眾俠士皆入殿內,將納蘭庭芳團團圍住。

「想要擒拿本王,但看爾等有無本事了。」納蘭道畢,冷鋒出鞘,劍指生路。

****************************

話說義軍兵分三路。劍器一方,朝軍棄守光明頂,劍器不費吹灰之力,救出刀器與連雲飛,不在話下。

荷城城內。

話說日前永延身上兩處大穴為劍器所傷,將息兩日,耐不住性子,便不再臥床,忍痛起身,四處督導巡視。小兵來報:「報告將軍,祁連鎮押運的糧草到了,正在城門之外。」

「打開城門,放行。」永延道,忽地心思一轉,叫住小兵,道:「待我親去。」說罷,便來到城門之上,望著底下一行馬車,道:「城下何人?」

底下人道:「回稟將軍,屬下王林,乃是祁連鎮督辦糧草的副官,現押運糧草入城。」永延見其人面善,正欲放其入內,忽地遠遠駛來一匹快馬,風塵僕僕,臨至城門,喝道:「王爺有命,叛軍糾集武林叛黨,至數十萬眾,令永延堅守荷城,不得有失。」

「數十萬眾?」永延聞之,心內一驚,「王爺身邊只有五萬兵馬,如此豈不身陷險地?」轉念又思:「王爺離城不過三日,叛軍有何能耐,竟能在短時間內召集如此多兵馬相助,想來也是蹊蹺。」念及至此,便道:「王爺可有書信?」

傳信兵道:「王爺手書在此。」

永延不敢大意,令人以繩索吊上城門,打開觀視,確是納蘭庭芳筆跡,遂深信不疑,令城下人馬卸下糧草,速速離去。

眾人照辦。

原來那批送糧之人,乃是叛軍俘虜,被發配種田,以充軍餉,是以永延會如此小心。待人走後,永延令兵士推輛車入城後,又叫來傳信兵親自問話,言明戰場情勢。便在此時,忽地一輛糧車生起火來,眾人撲之不滅。永延便要前往觀視,卻不妨後心正中一掌,再一回頭,那傳信兵已然現出另一幅樣貌——「你是……」永延道。

「站不更名,坐不改姓,在下寒刀門掌門,寒鋒是也。」

永延大驚,內傷外傷迸發,吐出血來,心念納蘭安危,道:「你怎會有王爺手書?」

寒鋒道:「正是天助義軍,朝軍為我所擒,軍師方定此一計。」

未聞噩耗,永延心中稍安,卻又立時大驚:身後喊殺之聲不絕於耳,糧車內中竄出數個武林高手,擊退朝軍,大開城門,令管離子帶人衝入城中。

寒鋒立時出招,永延也不戀戰,只幾個交手,便回返軍府,令眾副將整軍迎敵。朝軍行整有素,將領亦臨變不驚,義軍雖出其不意,但也未輕易得勝,大戰半個時辰,仍被阻擊在城門附近。

寒鋒見狀,令數個高手聽令,不再同小兵周旋,直取將官,朝軍有兵無將,便如無頭蒼蠅亂撞。形勢凶險,永延身負重傷,不敢有負所託,拚死守住荷城。

便在此時,義軍後方陣型大亂,呼喝之間,只見一個熟悉身影。「哈爾奇!」永延大喝一聲。「哈爺爺來也!」哈爾奇率眾軍及援,與永延前後夾擊。管離子見勢不妙,遂鳴金收兵,駐紮城外。

朝軍悉數入城,哈爾奇關閉城門,回首之間,只見城內軍士傷亡不輕,登時怒髮衝冠,大喝一聲。忽聞眾人哭喊,定睛一看,永延竟倒身血泊之中,不省人事。哈爾奇奔上前去,喝開眾人,抓起永延,大叫無用,心底一顫,吼道:「快找郎中!」

****************************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納蘭庭芳為拖延時間,令哈爾奇回返荷城,一路引導追兵至蓮花峰山腳下,見身後無人跟來,遂輕笑一聲,「嗖忽」吹了個口哨,半天沒有反應,再吹一個,還是沒有反應,正自詫異之間,忽地看見前面樹林轉出個人來,手裡牽著一匹馬:「小王爺你再吹吹,看有沒有人應你?」

「原來是鄭三堂主。」納蘭道,「你不與慕容玉林同去,反而流連叛軍,實是有違婦德。」

聽聞此語,鄭笑笑登時怒道:「便是你二人串通一氣,狼狽為奸,強搶民女。」

「本王不與你做無謂之爭。」說罷,劍鞘一點,奪了鄭笑笑手中之馬,翻身而上。待要奔馳而去,卻聽身後數語:「你以五千兵馬,於青雲路、風亭、溪谷、桑林、舷坡,此五個必經之地設下五處埋伏,拖延義軍兵馬,以此想要脫身,卻不知這幾處兵馬早已讓我解決了。」

納蘭回馬道:「你有董伏卿指點,知我在何處設伏,並不奇怪。」

「那你還不留命來。」說罷,雙刀齊出,直取納蘭。納蘭不以為意,劍不出鞘,只兩三下,撂其在地:「自不量力。」打馬奔馳而去。

笑笑好不氣惱,一掌拍在地上:「軍師怎還不來,如此豈不浪費了昭雪謀劃。」忽地身後馬蹄聲響,白門柳瞬間即至眼前,見人倒地,道:「笑笑,你無恙乎?」

「納蘭庭芳往那邊跑了。」笑笑急道。

白門柳帶眾人追擊而去。

董伏卿扶她而起:「我與白大寨主,途徑五處必經之地,但見所伏朝軍皆遭原地擒獲,遂一路通行至此。想不到三堂主如此神機妙算,真是令董某刮目。」

笑笑道:「士別三日,自當刮目相看。日前我屢次失策,若再不努力建功,豈不有失我畫風門的臉面。軍師,事不宜遲,你我也趕快追上。」

董伏卿攔下她道:「有白大寨主在此,納蘭庭芳此次插翅也難逃。你我不必跟去,倒是三峰復歸,急需人手打理,你隨我去吧。」

笑笑想了一想,道:「好吧。」遂與董伏卿上山去了。

納蘭庭芳孤身一人,一路狂奔,往荷城而去,行至中途,便為白門柳等人追上。原來鄭笑笑故意同他周旋片刻,便是要送這匹老馬給他,以此拖延。

奔馳片刻,那老馬早已氣虛,疲態盡顯,忽地雙膝一抖,向前栽蹌而去,將納蘭庭芳摔下馬來。塵土飛揚之間,納蘭在地上打了個滾,便一躍而起,立於陣中。前後二人,乃是白門柳與獨孤唯吾。

白門柳怒道:「好個納蘭庭芳,害死我義軍數萬兄弟,今日白某便替眾兄弟報仇。」

納蘭勃然大怒,道:「爾等叛逆冥頑不靈,糾集叛軍,對抗朝廷,累吾朝百姓。還不速速繳械,棄暗投明。」

白門柳待要反駁,卻聽身後一人道:「納蘭庭芳,為吾義軍兄弟償命來!」連雲飛手持青光劍,驅馬而來,不顧白門柳在此,便是出劍拼殺,納蘭持劍以應。

「連二堂主,且等我刀器來也!」說罷,刀器亦趕至此地,手中飛刀齊出,納蘭持劍左右抵擋。白門柳喝之不住,聽聞身後馬蹄聲響,便一回頭,劍器也至。

兩位當世高手,兩位名派掌門,一位義軍堂主:白門柳、獨孤唯吾、刀器、劍器、連雲飛合圍納蘭庭芳,其人此次絕難逃出生天矣。(待續)

點閱【天地清明引】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楊麗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不知中共對海外的統戰有多狡猾及多邪惡,竟被其成功統戰猶不自知,可見小利和偽感情的利害及心智不堅的可怕及可悲!
  • 可憐得老天爺垂憐,得以在東方之珠享受到自由及幸運。最後更在暮年能幸運地移民到真正的自由世界。
  • 等她再一次栽在被分為三六九等的魔咒裡,痛不欲生地被清算當年的「逃港壯舉」之罪時,才可能後知後覺徹底地覺醒
  • 我想那才剛開始,更糟糕的還在後頭呢!鐮刀斧頭是絕不可信的!那是會流血死人的!
  • 這些年好不容易在海外安家樂業,不要再跑到中國淌渾水了,不要指望兩頭通吃。否則一不小心,你可能會成為犧牲品,被中共抓起來當做人質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幾十年努力前功盡棄,還會弄得骨肉分離、家破人亡。
  • 在這個自由世界裡仍然不敢表達真正的感受,可想而知他們被洗腦地有多嚴重多徹底。
  • 那不是在謀殺一個病人,而是在謀殺一個不幸的家庭!什麼救死扶危、仁心仁術、醫者父母心……,在他們那裡統統不適用,他們關心的只是能從你的錢包裡搾取多少不義之財。
  • 得非常感謝澳洲政府的補貼,才賣6.50AUD,不然光吃葯就可以令人傾家蕩產,這是中共無論如何都辦不到的。
  • 老媽辭世已二十一年了,我想可能輪迴轉世了!但願她能選擇一個沒有共黨邪教的國度。
  • 我強制兒子到這裡留學,其後因為學業成績欠佳,經歷多次更改讀書模式,如文憑課程、大學基礎班等,但效果都強差人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