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慕尼黑交鋒》影評:英德基層外交官 為和平做最後一搏!

文/蔡宜霖

《慕尼黑交鋒》劇照。(Netflix提供)
人氣: 2982
【字號】    

【大紀元2022年01月22日訊】1938年的《慕尼黑協定》被視為綏靖主義的代表,因而背負著歷史罵名,然而過程中英德兩國之間的交鋒,在藝術形式的加持下,仍可能具有良好的看點,電影《慕尼黑交鋒》(Munich–The Edge of War)便以此為基礎,在不脫離歷史框架的前提下,塑造出頗具觀賞性的故事。

故事背景為1938年的歐洲,此時納粹德國打算併吞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地區,戰爭一觸即發,英國首相張伯倫(Neville Chamberlain)、法國總理達拉蒂(Édouard Daladier)前往慕尼黑與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會商。兩位要角休斯‧雷加特(Hugh Legat)、保羅‧馮‧哈特曼(Paul Von Hartmann),正好是英德兩國的基層外交官,兩人在外交談判進行時也以檯面下的方式,試圖合作阻止英法對納粹政權妥協,過程中自然也暗藏了潛在風險與危機。

《慕尼黑交鋒》劇照。(Netflix提供)

電影首幕戲設定在1932年,離危機爆發尚有6年時間。這場戲的價值主要在於對於角色關係的鋪陳,透過一場歌舞昇平的歡慶戲碼,有效體現休斯與保羅這兩位故事主人翁曾經的友情關係,為往後兩人的冒險合作、嘗試阻止納粹野心的面向,奠定合理基礎。

故事視角 能兼顧英德兩國

時間推進到1938年後,《慕尼黑交鋒》的兩位要角分別是英國人與德國人的設定,也成為塑造故事的關鍵要素,能夠透過兩人各自的故事線,刻劃英德兩國的各自視角,使劇情的角度不會流於單一,能讓觀眾以更全面的方式看待曾經的歷史。

《慕尼黑交鋒》劇照。(Netflix提供)

本片能夠透過諸多戲碼的安排,有效營造戰爭一觸即發的危機感。部分戲碼為民眾在街頭表達訴求,讓基層民意、輿論的面向得到合理體現;部分戲碼則是透過主角的視角來體現時代氛圍,例如休斯與妻子的一場對手戲,言談之間便能勾勒出,這場國際危機與納粹、捷克斯洛伐克有關的面向;妻子一角送給兒子的禮物更相當特別,足以進一步渲染戰爭可能再度爆發的氛圍。

兩位要角雖然僅為英德兩國的基層外交人員,但他們的工作本身具有特殊性,保羅的職務正好能夠接觸到納粹德國的外交機密,休斯則是英國首相的祕書,能夠上達天聽。因此,故事的主角儘管並非張伯倫、希特勒這類國家高層,但絲毫不影響國際格局、國家戰略層級的面向,在故事中適時得到體現。能做到以基層的視角為出發點,兼顧更高格局的面向。

《慕尼黑交鋒》劇照。(Netflix提供)

談判開始前 英德面向各有看點

在外交談判開始前,英德兩國的故事線,也各自有不同的看點。就英國方面而言,《慕尼黑交鋒》能夠透過休斯與張伯倫的對手戲,讓後者的角色面向得到扎實詮釋,言談間能夠體現張伯倫受一戰的慘痛傷亡影響極深,因而把避免再度開戰擺第一。既能為日後綏靖行為的發生埋下伏筆,同時也不至於流於醜化張伯倫,能對其給予相對公道的刻劃。

就德國方面而言,保羅與幾位德國軍政高層的祕密會談,則能有效體現當時同樣有諸多德國人反對戰爭,甚至不排除為此反抗希特勒,德國軍方考慮在戰爭即將開打時逮捕希特勒,便是典型代表。此一計畫的風險以及是否可行,均在保羅與他人的言談間得到刻劃,能夠藉此營造戲劇張力。

《慕尼黑交鋒》劇照。(Netflix提供)

保羅與一位納粹黨衛軍要員法蘭茲的角色關係,亦成為塑造看點的面向。此時的保羅早已看透希特勒的負面本質,雖然對德國抱有強烈愛國心,但也十分反對納粹政權;而法蘭茲則是希特勒的親近侍衛軍官,親納粹的立場不言而喻。立場南轅北轍的兩人正好是昔日同窗,曾經有密切情誼,這也讓兩人的對手戲十分微妙,使保羅隱藏真實想法、提防昔日摯友的舉動,成為劇情看點。

電影也透過過往時間線的適時安插,進一步深化角色面向。相關戲碼能夠有力的體現,保羅如同許多德國人一般,曾對希特勒抱有幻想,能夠透過演員的演技表現、具體的對手戲安排,成功地渲染政治狂熱面向。其一度以為「支持希特勒不等於反對猶太人」,亦成為重要伏筆,除了側面刻劃角色曾經的天真,亦對於他日後的改變起到促進作用。

《慕尼黑交鋒》劇照。(Netflix提供)

檯面下的行動 觀賞性出色

就談判的正式進行而言,《慕尼黑交鋒》能夠在場面的安排上,營造關鍵歷史事件來臨的時代氛圍。不過,故事的兩位要角的官職不夠高,並未實際參與談判過程,因此電影的看點並非聚焦在檯面上的國家元首層級談判,而是以基層外交官在檯面下的努力為重頭戲。此類面向較難見諸歷史書籍,因此也給予藝術作品諸多發揮空間,能夠讓本片在不改變歷史的前提下,仍營造有觀賞性的內容。

本片對於檯面下行動的塑造,稱得上含金量出色,亦能體現一定的層次感。就保羅與休斯兩人設法私下接觸而言,能夠彰顯類似諜報片的緊張氛圍,即便當下的情節僅為一人設法暗中步行跟上對方之類的平凡戲碼,也能營造出一定的張力。重要情報由德方交給英方後,如何順利傳達到張伯倫手中,亦須歷經波折,休斯與保羅各自的行動、要角能否順利見到張伯倫、對手戲的具體詮釋,諸多面向的安排,均能讓電影的戲劇張力保持在出色水準。

《慕尼黑交鋒》劇照。(Netflix提供)

受限於真實歷史的走向,兩大要角其實無力改變英國對納粹妥協的大方向,但《慕尼黑交鋒》仍能透過其他面向塑造觀賞性。例如保羅一角為何對納粹、希特勒的態度改變,從支持蛻變為極力反對,便得到有說服的補充性詮釋。英國訪問團成員有一位女配角,原先她的角色定位與價值不夠明朗,如今則有較驚喜的發揮,能彰顯角色運用上的良好質感。

保羅的親納粹同窗法蘭茲,如今也成為塑造威脅與緊張感的來源,足以起到攪局者的作用,其採取的行動頗具威脅性,足以讓兩位要角的處境均變得十分牽動人心。而保羅的一項大膽想法,更讓他與希特勒的對手戲之看點得到昇華,戲劇張力得以有最大限度的提升,讓他個人的選擇與命運成為重大懸念。

《慕尼黑協定》為人所不齒早已舉世聞名,因此《慕尼黑交鋒》並未特別強調警世面向,而是選擇以真實事件為背景,讓檯面下的交鋒、運作成為主要看點,就實際質感而言,稱得上具有良好的含金量,足以成為歷史題材的出色之作。◇

《慕尼黑交鋒》劇照。(Netflix提供)
《慕尼黑交鋒》劇照。(Netflix提供)
《慕尼黑交鋒》劇照。(Netflix提供)

責任編輯:黃珊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