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大學生「被就業」黑幕 陸媒暗批教育部

人氣 3916

【大紀元2022年06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夏松報導)日前,多名應屆高校畢業生向陸媒表示,學校將畢業證、答辯、評優等與就業協議掛鉤,為求得順利畢業,他們只能提供假證明。此外,中共教育部近日重申高校要落實「四不准」,財新網暗批就業率作為高校業績指標。網友跟帖說,中共「強壓之下必有歪招」。

沒簽約不讓畢業 大學生「被就業」

財新網6月7日報導,畢業季進入尾聲,嚴峻就業形勢下,高校保就業率壓力巨大。今年3月初,河南某專科院校金融專業的學生表示,學校輔導員明確通知,「不交(就業協議)不給畢業證」,「靈活就業」也算就業。

還有學生表示,校方明確要求暫未簽約或未落實繼續升學的學生,不得參加畢業論文答辯,並會減少低就業率班級的優秀畢業生名額。

一名上海某高校電腦學院的學生則表示,他所屬學院輔導員曾在答辯前一天電話催促他簽訂就業協議,否則要跳過一辯,直接參加二辯、三辯,增加延長畢業的風險。

報導稱,高校的強硬措施令學生被迫假簽約、假就業,在校園裡早已不是祕密,很多簽約學生也只是在親朋好友的企業裡掛名,並非真正找到工作。

財新網記者發現,有淘寶賣家表示,只需100元(人民幣,下同)便可完成網上簽約流程,並收到回執蓋章掃描件。只需付200元,賣家承諾應對教育部門的核查回訪電話。多名畢業生證實,有少數同學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已經買了代簽服務。

此外,還有高校為協助學生所謂「就業」,使出各種招數,包括為學生提供掛名的校內科研助理工作,學生只需簽就業協議,實際並不上班。

教育部提「四不准」 財新網暗批其設置就業率指標

中共官媒人民網6月6日報導,教育部近日召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調度會,重申各地高校要嚴格落實「四不准」要求,包括不准將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發放與畢業生簽約掛鉤等等。

對此網友熱議,儘管當局刪帖封號,或博主開啟「評論精選」,也有零星存活的評論。有網友說,「有用嗎?教育部不是一直都是說的好聽,落實就是個笑話嗎?而且現在這就業環境,你要達標現實嗎?」

網友指,教育部落實「四不准」要求就是個笑話。(網絡截圖)

財新網報導說,就業率一直被視為衡量高等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指標。教育部早在2004年把就業率作為衡量高校辦學水準的重要指標之一。

2005年,當局提出將高校的招生計劃與畢業生就業狀況「適度硬性掛鉤」;2011年明確規定,就業率連續2年低於60%的專業,將調減招生計劃直至停招。報導說,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岳昌君此前接受採訪時說,就業率考評跟校長問責有關。

2021年,高校就業情況統計方式發生變化,將「就業率」改為「畢業去向落實率」,由協議和合同就業率、創業率、靈活就業率和升學率共同組成。其中,自由職業涵蓋範圍豐富,只需達到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即可納入統計。

報導稱,一高校就業處的工作人員表示,不管是畢業去向落實率還是就業率,上面部門都會要求學校在7月底前讓指標達到70%以上。重慶市政府還將「確保高校畢業生年底去向落實率達到90%以上」寫入了《重慶市就業促進「十四五」規劃》。

不少網友在財新網報導下留言說,「不稀奇,強壓之下必有歪招。」「教育部逼高校,高校逼學生,層層造假。」

網友「時乎時乎」說,「為什麼要造假,可見青年人實際失業率高企。也難怪,互聯網被整肅,製造業沒需求,消費行業受疫情打擊,連送外賣也要擔心被封控,就業不易。」

時評人黎宜明稍早向大紀元表示,本來中國經濟就在走下坡路,現在搞政治清零對經濟更是沉重的打擊,有很多外資企業都撤出中國,國內很多公司也都在裁員,大學生就業自然會困難。

財聯社5月21日報導稱,疫情下很多市場主體經營困難,部分重點群體求職難度加大。

此前多家中共媒體報導,2021年就有武漢大學畢業生當環衛工人,每天掃馬路。2022年又有北大物理女博士報考了城管,每天在街上巡邏,與小商小販周旋。2022年已經被稱為「史上最難的畢業季」。

今年大專院校畢業生首破千萬,達1,076萬人,比去年增加167萬人,規模和增量均創歷史新高。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為什麼中國年輕人要「擺爛」
封鎖致大陸企業不斷裁員倒閉 或現失業大潮
4000人搶30個編制 陸高校畢業生曝找工作難
降低失業率 南方科大建議准學生延期畢業惹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