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新年祝願:開拓眼前路,不忘身後身

香港民意研究所社會政策名譽總監。曾經於香港理工大學從事社會政策、公共行政及社會教育達三十年。2021年退休后加入香港民意研究擔任副行政總裁。鍾博士一直關心公共事務,積極投入社會。長期以公共知識分子的身份評價社會,倡議公義及變革。

人氣: 23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3年02月02日訊】移民外地是一個艱難的決定,也是一個代價高昂的決定。在一個原本生活開的地方連根拔起,放棄原有的工作及社會聯繫,告別親朋戚友,去到一個自己本來無根的地方重新開始,會面對很大的不確定性,而且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去重新建立自己的人生與生活。用經濟學的術語來說,機會成本十分高,也是對個人適應能力的嚴峻考驗。但在香港情況持續惡劣的情況下,有移民念頭的,最終會把意念轉化成為行動的可能性,顯然也會比一般情況高。因此,這一波移民潮看來還會延續幾年。

我在2022年2月中之前,都沒有移民的打算,最終不得不離開香港,其實不盡然是個人的意願與優先選擇,主要還是因為客觀形勢變得實在太惡劣,太難承受、太難容忍;也衡量到自己面對的風險,考慮到要保存自己的個人意志自由,要保留自己的聲音,才不得不作出離開香港的決定。

對於移民這個課程題,我以前在學院研究過,寫過一些文章,教學上也有講到人口政策及移民問題。但當這個問題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產生的震撼、疑慮及掙扎,仍然是刻骨銘心的。

由決定離開香港到正式起行,其實大概只有兩個月的時間。來到英國之後在哪裏落腳,可以做些什麼,如何維持自己的生計,只得自己一人又可以如何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這些問題直至起行之前都沒有時間詳細考慮,因為我直到上飛機前的兩天,還在香港民意研究所上班,還在主持當天的最新民調結果新聞發布會。幸好有不少已經在英國的朋友,知道我要過來,都主動伸出支援的手,提供各種利便,令我就算在毫無仔細準備或詳細規劃之下根拔基移,也能很快便在英國安頓下來。而且,只要自己能夠放開懷抱,不拘泥於小節,願意作出適應,在到埗至暫且安頓下來這個過程中,雖然煩擾及瑣碎的事很多,還是可以應付的,過程也不會孤單。

無奈要成為避秦男女的一員,當然可以選擇頭也不回,過不知魏晉的生活。這個世界沒有桃源,去到哪裏,都要落地生根,都要為自己的生活張羅,要適應不同的文化及生活方式,要投入社區,要在一個陌生的社會及社群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對於一個已屆退休年齡的人來說,我知道這些一點都不容易,但我也肯定,只要用一個開放的心態與無懼挑戰的意志來面對,這些都不會難到人。

直到起行前的一天,我告訴自己,去到哪裏都好,無論如何都要不失本色,要繼續自己的人生職志,要繼續追求令香港成為一個更好的社會。這是我在上大學的年代已經確立的志願,也是我的人生及我的事業的主要內容。我不能因為要無奈離開香港而否定過往的足跡,還要繼續把那段路走下去。

來英行程剛開始,我在機場寫的文章講得很清楚,我會繼續以一種「離土不離鄉」的心態,在英國建立我的正常生活,同時延續我在香港的人生職志,繼續為香港保留一種聲音。我不敢肯定這種聲音能代表幾多人,但我知道很多如我般地地道道在香港土生土長,在香港接受教育,得到發展機會,受惠於過去幾十年香港從難民社會發展到一個國際社會的香港人來說,我們作為一個社群的共通性,在於這個歷史過程奠基下來的,再向未來延伸投射的願景,仍然常留在我們的心。這個願景曾經被承諾過,很多人仍然堅持;我們都有責任為自己尋求一個公道,也要為香港的下一代及再下一代的香港尋求一個出路。我知道吾道不孤。

一個自由的社會,最大的優點是可以讓人人作出不同的選擇,走上不同的道路。來到英國八個多月,我發覺很多留在英國的香港人都很努力,去建立自己的新生活,也願意調適自己。在香港曾經擁有專業資格的專業人士,或者曾經是擔當機構中高層管理的,在英國這邊安頓下來之後,一般都沒有耽於對過去的緬懷。朋友中,有曾經做新聞工作的,在這邊轉行揸巴士,依然自得其樂;有在福利機構做到社會工作督導主任的,在這裏找到一份超級市場的收銀員工作,但樂得有機會可以與更多當地人接觸,還盼望可以練就好一套更地道的英文口語;有在學校做到科主任的,來到這邊之後只能擔當教學助理,但也享受這邊充滿啟發性及鼓勵創意的教學環境。也有傳媒工作者來到這邊之後,組成了新的媒體,繼續關心世界,關心香港;繼續為海內外的香港人,提供最大可能多元、客觀、公正的新聞資訊,填補香港今天的缺陷。也有人走在一起,組織公民教育網上平台,要保存真相,要與北京當局今天加諸香港人身上的洗腦教育及政治宣傳抗衡。在英國這邊,雖然千差萬別,也水遠山長,但仍然可以不時感受到那種似是抽象又像是具體的香港精神。

在英國的香港人,很多都離散而不離群。各人分布於英國的土地上,散居的平面空間可以拉得很闊,但心理空間卻不因此而變得疏遠。這幾年移民到英國的,都可算是避秦男女,不少人都仍然保留著一種共通的社群認同與精神。對於初來乍到的,大家都不吝嗇於主動伸手迎迓;安頓過程中遇到種種困難,總會有人願意幫忙;以前不相識的,在這邊都可以很容易建立新的交情;就算不是交往中的,總會有人願意為你提供各種生活上的資訊。只要不自我封閉,不自己躲起來,在這裏還是很容易交到新朋友的。有不少人仍然繼續關心香港,繼續為香港人及香港社會過去幾年面對過的不義,及今天仍然無處不在的邪惡作出各自能力所及的抗爭。無論作用幾微弱,都顯示出對香港的未來不失的盼望,也是對香港人持續的呼應。

在香港,有一些喉舌傳媒不斷說「移民海外會變成二等公民」,但這一波移民到海外的香港人都清楚,究竟是誰意圖令香港人變成二等公民。當代中國人其中一個最大的不幸,是無可選擇地要面對一個幾十年來不斷要令人民走上他鄉路上的政治集團。由立國之初到經濟改革開放之前,是掀起一連串的政治運動,是搞到國民經濟瀕臨崩潰,令很多人不得不大逃港。到改革開放之後,就連在經濟改革過程中分贓了國家資源的貪官污吏及革命二代,或者腰纏萬貫的富二代,也用盡一切方法遠走他鄉,好讓自己及其家族可以安心享用收割得來的國家財富。而曾經因為一段被視為恥辱的歷史而分割百多年,從而發展起現代文明的香港,最終也不得不在主權移交25年之間就由一個本來是庇蔭難民之地,變成一個難以再讓人安身立命的秦疆暴域。香港的未來會變成怎樣,不同人有不同的估計。有人悲觀,有人保持盼望,而想保存一點樂觀的人也好像越來越難找到繼續保持樂觀的理由。

一年已盡,新年又至。新年可以是對未來盼望的一個開始,也可以提醒我們要繼續努力去延續未竟的盼望。電影《一代宗師》中有一句對白說,「不能只有眼前路,沒有身後身」,我也記起另一部電影《未來戰士》完結前那一句「未來還未被定下來」(The future is not set)。仍然相信,香港的未來還未被定下來,香港的未來也不會這麼容易就讓那一個政治集團以如此的粗暴定下來。但願來自香港的避秦男女,在開拓眼前路的同時,不要忘記自己的身後身。去到哪裏都好,如果繼續視香港為家,或者起碼珍惜香港這個根,就繼續攜手,互相扶持,努力投入生活之外,也可以盡力而為,在海外鞏固香港人的社群,各盡所能,為香港發聲,呼應香港,讓香港人曾經有過的夢可以延續下去。

鍾劍華

2022年12月29日

責任編輯:陳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