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發改委推「以工代賑」 網絡翻車

人氣 6707

【大紀元2023年02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報導)中共最高經濟決策機構將從3月1日開始實施「以工代賑」管理政策,引發民間熱議。

最大爭議是其中的第二十六條(項目可以不進行招標)以及第二十八條(能用人工儘量不用機械,能組織當地群眾務工儘量不用專業施工隊伍)的內容。

在官方微博下比較火的網民留言有,「第二十六條有點意思,『可以不招標』……到時候富的是包工頭。」「看到這四個字,有種在看歷史課本的恍惚感。」「我們現在的一切,似乎都在一點點向戰時經濟轉變。」

拍腦瓜想出來的政策?

在引發激烈批評後,中共國家發展改革委微信公眾號在週三(2月1日)出來解讀說,「以工代賑」是針對使用國家以工代賑專項資金實施的項目,且在不影響工程質量安全的前提下,旨在帶動當地就業增收。

紐約時事評論員王赫告訴大紀元,「能用人工儘量不用機械」的政策本身就偏離了項目合理性的範圍。既然用國家財政資金來做項目,自然得考慮科學,以及經濟上的合理性與可行性,「不能是拍腦袋想出來的或者是某些人出於利益編造出來」。

美國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中國課題組研究員牛犇(Neil Thomas)日前在「中參館」撰文說,習近平在二十大上選擇的中共政治局常委和政治局成員幾乎全是他的盟友,這讓原本預測習會保留一些高官和經濟溫和派的國外觀察家們震驚。

「跟他們的前任相比,習近平的屬下在國家甚至省級領導崗位上的經驗較少,尤其是由李強、丁薛祥和何立峰組成的最高經濟團隊。」牛犇寫道。何立峰現在負責國家發展改革委。

牛犇表示,這些被新提拔的官員清楚知道,他們的職業生涯取決於對習近平議程的支持。

「老百姓對中共不信任」

王赫認為,「以工代賑」政策本身沒問題,關鍵是中共如何操作。

「最大的問題是老百姓對中共的不信任,腐敗無所不在。」他說,「項目投資能不能落在老百姓頭上,還是被某些人從中收割和貪污去了。」

他分析說,按照發改委出台的管理辦法,符合村莊建設的以工代賑項目不需要招標,「一個村連村務都不能公開,村民對村幹部沒有有效監督,中共搞以工代賑是不是給村幹部提供腐敗的土壤?」

在農村,農民跟村幹部之間的矛盾非常激烈,普遍存在不滿情緒。

大陸網民也留言說,要推行「以工代賑」,請首先解決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問題。

有網民說:「有本事不要拖欠工程款,尤其是分包單位的工程款。每個建設單位名義上是給農民工發了工資,但是都是限額在5K以內,剩下的還是指望分包給,年底了又欠分包的款,讓不讓人活?」

還有網民質問說,這些工程款中,有多少是領導親戚掛職吃空餉拿走的?

「以工代賑」曝光中共面臨失業率高困境

中國大陸學者透露說,當局出台以工代賑政策的核心是為了解決低收入群體的經濟問題。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教授2月1日告訴「時代財經」,以工代賑的出台背景總體上與過去來說差不多,都是為了解決就業問題。

據國家統計局1月發布的數據,2022年1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5%,比2022年11月下降0.2個百分點;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1%。其中16—24歲、25—59歲人口調查失業率分別為16.7%、4.8%。

「以工代賑的出台主要是應對經濟下行、需求減弱,解決低端勞動力的就業問題。」蘇劍說,因為低端勞動力的就業空間不大,可選擇的範圍也比較小,工資較低,而且往往家庭裡就業人員少,困難較大。

網民用大白話解讀「以工代賑」政策說,「翻譯下:讓他們都有工作先,否則不太平。」「屬於給點錢讓你待著別影響社會穩定。評價是:不如直接發,還能減少尋租空間。」

甚至還有網民把「能用人工儘量不用機械」跟紅色電影《流浪地球2》扯在一起,「這跟《流浪地球2》裡面全部採用機器人形成了鮮明對比。正好對應了《流浪地球2》裡的一幕場景:在550W的高速運轉的前提下,不管是數字生命還是實體肉身都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失業。」

也有較真的網民算了下經濟帳,「中國有3億農民工,如果這次以工代賑投入500億,那麼每人可以分到166塊。」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周曉輝: 中共渲染他國「慘狀」 國人不買帳
外籍教授幾乎被「清零」 分析:學術也是政治
TikTok在美國將被禁 未來動向一次看
【思想領袖】勿讓制藥業控制公共衛生體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