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年08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怡欣台灣台北報導)南科工程師小陳今年30歲,因長期工作忙碌,三餐外食,日常缺乏運動及不健康飲食習慣,體重在一年內迅速暴增10公斤,來到109公斤,BMI高達33.6。檢查發現,他有重度脂肪肝以及肝纖維化,再嚴重下去可能肝硬化、甚至有患肝癌風險。
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王品貽指出,現今社會,肥胖(尤其中央型肥胖)、糖尿病、血脂異常逐漸成為高危險群的標誌。即使有些人體重正常,仍可能因基因影響而罹患脂肪肝,不良飲食和生活習慣也都會造成風險增加。
杜絕不良生活型態及飲食
王品貽表示,肝臟被譽為「沉默的器官」,許多人對於肝臟健康往往不以為意,若長期忽視脂肪肝可能造成肝臟慢性發炎,進一步進展為肝臟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肝癌,恐失去治療先機。
一旦肝纖維化進展到肝硬化,病人可能會面臨疲倦、食慾不振、腹水、黃疸、下肢水腫、肝昏迷、胃食道靜脈曲張出血等併發症,再更嚴重者甚至可能出現肝癌,此時往往都為時已晚。因此及早發現和治療是防止肝臟病變惡化關鍵。
因此建議,有肥胖、糖尿病、高血壓、血脂肪異常、長期喝酒、B型肝炎帶原、C型肝炎病人,應定期檢查並搭配消除肝臟發炎原因的治療,以降低進展至肝硬化及肝癌的風險。
衛教團隊表示,這類高危險族群可透過藥物治療或生活型態調整,即時減重及運動,來減緩疾病進展,透過非侵入式肝臟纖維掃描(Fibroscan)工具,追蹤目前脂肪肝及肝纖維化嚴重程度。◇
責任編輯:陳玟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