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學者稱中國大陸媒體改革勢在必行

標籤:

【大紀元7月7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七日電)北京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所長喻國明在大陸「新聞與傳播」雜誌撰文指出,制約大陸傳媒業發展的體制性障礙仍嚴重存在,大陸傳媒領域的宏觀改革滯後於微觀改革,傳媒發展正經歷十多年來最大衰退,並處於失速的嚴重狀態,改革傳媒體制已勢在必行。

香港大公報報導,喻國明在題為「中國傳媒業發展的關鍵與﹃問題單﹄|兼論傳媒體制改革的現實性與迫切性」的文章指出,中國大陸傳媒業計劃體制是造成傳媒領域資源配置效率低下、傳播服務脫離群眾要求的制度根源。大陸傳媒體制改革已成為當前大陸傳媒發展上必須接受和順應的潮流與要求。

文章說,大陸現行傳媒體制的「官本位」色彩濃厚,大陸傳播資源配置以長官意志和個人的主觀判斷,代替傳媒產業社會運作、經濟運作的客觀規律,並採用集中統一領導,傳媒業的巨大資源在這種錯誤領導下,在毫無效率的空轉中被虛擲和浪費,良好的發展機遇被擱置,傳媒實踐中的首創精神被壓抑和挫傷,傳媒人的專業精神及智慧才幹被窒息,傳媒產業的內在動力被扼殺。

喻國明認為,相對於大陸傳媒業微觀領域發生的重大變革和市場運行機制的變化,傳媒業宏觀領域的改革依然滯後且極不對稱,中國大陸對傳媒業的宏觀調控處於失控狀態。

喻國明指出,試圖泯滅一切可能「失誤」的「守土有責」管理觀念,導致大陸傳媒管理微觀化,削弱甚至剝奪傳媒的自主權,阻礙傳媒業創新發展,其中最大的受害者是以機關報為代表的「存量」傳媒(有別於改革開放後新辦媒體的傳統媒體),這些媒體在媒體市場競爭中日益衰敗,並逐漸邊緣化。

喻國明還說,大陸傳媒業在資本實力、經營理念、管理體制及人才素質上,都與世界同行存在相當差距,而近年來媒體集團化嚴格限制在行政主導框架內,導致傳媒資源未按照市場化、產業化要求有效配置,反而泯滅傳媒市場原有的競爭力,形成新的壟斷和發展惰性,大陸傳媒業正在為此付出巨大代價。

相關新聞
民進黨邀國民黨 進行媒體改革
中國對全國報章雜誌進行新一輪審查
中共緊抓新聞媒體改革之路遙遙無期
歐盟官員清華講話:歐中關係處於十字路口
最熱視頻
【中國禁聞】上海疫情升溫 醫院爆滿 小區出入受限
【全球新聞】習近平或訪韓 首爾正與北京協商
【環球直擊】杭州亞運開幕直播假「煙花」
【馬克時空】B-21發布新照片 轟20何時亮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