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資協會 中國公然進行政治指導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2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高嘉和╱台北報導〕「既然是寄人籬下,就只能逆來順受、謹言慎行」,這是大多數台商共同的心聲。

 曾推動某地區台資協會成立的工總一名理事就說,過去中國國台辦對台資協會的「指導」是暗著來,在今年四月實施「台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管理暫行辦法」後,就明著來,舉凡接待台灣人士來訪、舉辦會議、慶典等活動,都得事先向主管機關報備、取得批准,台資協會現在宛如是國台辦的下級單位。

 這名台商說,台資協會最早是台商的自發性組織,中國法令並未明文規定台資協會的性質、宗旨及主管機關等,台商可依「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第十條規定,籌組台資協會,主要目的是在作為中國地方政府與台商溝通的管道,保護台商投資權益。

 但台資協會管理辦法實施後,中國對台資協會在政治層面上的指導、宣示更為直接,例如成立台資協會時,必須先送交省市台辦或地方政府台辦審查同意並進行登記,還得報請國台辦備案,已成立的台資協會也得補交資料備案。

 此外,管理辦法明文要求台資協會負責人資格,會長、副會長必須明白宣示遵守「一個中國」原則、擁護國家「統一」立場,政治宣示意味十分濃厚。

 一位台資協會副會長就說,到現在沒人清楚中國對實施該規定的施力度如何,但中國一向以政治領導經濟,台商寄人籬下,絕對不敢挑戰這項規定,謹言慎行是台商在中國求生存的首要法則。

 目前在中國,共有二十三個省、自治區或直轄市成立七十餘個台資協會,會員家數超過兩萬家,約佔中國台商的三分之一。

 其實台商在兩岸間就如同夾心餅乾,他以「一有二不搞」來形容台商的自處之道。

 「一有」是先搞好自己的企業,有餘力再去從事協會事務;「二不搞」是不搞政治、不搞違法,絕大多數台商都不會公開談論政治立場,萬一被歸門劃派,在台海兩邊都不會討好。

 除將政治觸角明著伸往台資協會,中國近幾年來也積極吸納台商在中國出任公職,作為「樣板台商」,例如北京台資協會前任副會長黃紫玉,就是台商中第一位全國政協委員,還有不少台商甚至出任地方政府的招商辦主任,成為國台辦拉攏台商到中國投資的觸角。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